用饮食来管理情绪,往往适得其反。酒足饭饱之后,被吞下的情绪往往卷土重来,甚至变得更糟!
听书笔记|驾驭情绪的力量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珍妮弗·泰兹,是一名临床心理学博士,也是美国认知疗法研究院(AICT)认证治疗师,更是纽约市语境行为科学研究协会的发起会员之一。她具有丰富的临床心理治疗经验,并将辩证行为疗法(DBT)、接纳承诺疗法(ACT)、基于正念的认知疗法(MBCT)结合在一起,提供了一套情绪管理的完整方法。
关于本书
作者在临床治疗中注意到,很多人会在情绪不佳时,选择用饮食来改善心情。但是,用饮食来管理情绪,往往适得其反,让情绪变得更糟。于是,她在本书中,从情绪化饮食入手,引导读者重新认识情绪,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帮助读者管理情绪,应对压力,进而提升生命的意义。
本书的重点内容可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饮食跟情绪有什么关系?第二部分,正念是什么,如何用它来拆解情绪?第三部分,拆解情绪,究竟有什么用?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情绪和饮食有什么关系?
饮食是为了维持生存,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情绪是指心理上的各种感觉和状态。那么,饮食和情绪为什么能扯上关系?
这是因为饮食行为不但能满足我们的生理需求,还具有一些附带的心理效用,比如满足、愉快和安全感。我们每个人都曾体会过这些效用。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在饭桌上进行谈判、解决争端。因为“在一起吃饭”这个行为,有助于消除紧张和敌意;同样的,很多人也会用好好吃一顿的方式来庆祝,那是为了锦上添花,增强快乐的感觉。
在正常情况下,饮食带来的心理效用是正面的,但情绪就不一样了。有些情绪是正面的,比如喜悦、自豪;另一些情绪则是负面的,比如害怕、内疚、紧张、羞愧、愤怒等等。有句话叫:“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现在我请你列举正面和负面的情绪,我觉得你一下子能想到的负面情绪,恐怕要比正面情绪多得多。
人类有一种天性,叫作趋乐避苦。当我们感觉到负面情绪时,第一反应就是摆脱它们。摆脱某种情绪或者念头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是替换,用另一种情绪或感觉来替换。
这时,饮食和情绪就顺理成章地产生联系了,在情绪不佳的时候,我们尝试着用饮食带来的好心情去替换坏情绪。当这种替换长期、反复发生时,就表明你掉进了“情绪化饮食”的大坑。
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表述,“情绪化饮食”就是指一个人并非生理上的饥饿需要,而是受到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的驱使,而去进食,想在短期内为自己提供一种舒适的感觉。那些负面情绪可能是无聊、紧张、孤独、悲伤、焦虑、失落等等。
那么,我们怎么分辨情绪化饮食和正常的饮食呢?情绪化饮食通常会有下面几种典型的表现:
在没有饥饿感觉的时候,或者明明已经吃饱了时候,心里仍然感到不满足,还要继续进食或者吃零食;对某种特定的食物感到热切的渴望,频繁地大量的吃这种特定的食物;在经历压力事件的过程中或者之后吃东西。
如果你发现自己也有类似的表现,那真的要考虑自己是不是有情绪化饮食的倾向了。
话说回来,如果情绪化饮食真的能改善我们的情绪,也没有什么副作用,那情绪化饮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问题是,情绪化饮食并不能长期、有效地改善情绪,而且还存在恶劣的副作用。
这是因为,人对某种刺激带来的感受,存在着一种强度递减效应,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脱敏”现象。心理学上,常会利用这种“脱敏”现象来改善心理障碍。比如说,利用增强刺激源暴露来治疗恐惧症。举个例子,有个人特别怕狗,那么心理治疗师就会让这个人逐渐地多接触狗。一开始,可能让他远远地去看狗;等他习惯了这种刺激,就让他慢慢接近狗;等他再次习惯了刺激,就让他给狗喂食。这么一步步地进行下去,最终这个人就完全不怕狗了,也就是说,狗这种特定的刺激源,再也激不起恐惧感了。
同样的道理,情绪化饮食,也会让人对饮食的感觉脱敏。如果一个人反复的利用饮食来改善心情,那么,同样的食物带来的满足感就会越来越小。也就是说,饮食和情绪抚慰之间的关联逐渐变弱,直到几乎没有什么明显效果。
更糟糕的是,很多人会用增加饮食数量的方式,来维持情绪化饮食的效果。显然,这会导致过量进食,造成一系列健康问题,肥胖是其中最显而易见的。而过度摄取某些营养素也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比如过量摄取蛋白质会损害肾脏,引发口臭等。
长期的情绪化饮食,不但不能改善情绪,还会诱发心理疾病。当人感觉难过的时候,用食物来安慰自己,但他的理智会告诉他,这么做并不解决实际问题。大吃一顿之后,他往往会感到后悔,并且可能下决心严格限制自己的饮食,但是,一旦情绪再次失控,你又会掉进情绪化饮食的漩涡。这很有可能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最终演化成神经性厌食症和暴饮暴食症。到了这个地步,就不是单纯的肥胖问题了,它会危及一个人最基本的心理健康。那么,应该怎么解决呢?。
本书作者指出,情绪化饮食的根源,不在于饮食,而在于我们使用了错误的方式去对待情绪。情绪问题,才是最根本的问题。即使你没有情绪化饮食的问题,你还是可能用别的不良方式去处理情绪。因此,解决情绪问题,不受情绪的伤害,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那怎么解决情绪问题呢?我们要先学会拆解情绪。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第二部分内容,正念是什么,如何用它来拆解情绪?
“正念”这个词,原先是一个佛教修行术语,指的是修行者将思维固定在某个对象上,专注的观察它。佛家认为,正念能帮助修行者保持思虑的稳定,形成一种精进、专注的力量。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美国心理学家把“正念”引入了西方,形成了一套以正念为核心的心理疗法,统称正念疗法。现代的正念疗法强调三个要点:一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觉察;二是专注于当下,也就是当前这一时刻的情况;三是在觉察和专注当下的过程中,不做价值判断,也就是不去分辨“好坏”和“对错”。
我们就拿吃东西来说吧。如果在吃东西的时候保持正念,我们将主动感觉吃的过程,并留意吃的感受以及我们的身心反应,这就是有意识地觉察。我们还应该专注地吃饭,而不是同时看电视玩手机,一旦发现自己走神了,去思考和吃饭无关的事情了,就要马上把注意力带回到吃的过程,这就是专注于当下。在吃饭过程中,我们可能会产生各种情绪或者想法,可能会各种走神,但不要去批评自己,这就是不做价值判断。
那么,应该怎么利用正念去拆解情绪呢?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叫“抽离自我”。
有句诗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全身心地融合在情绪中,和情绪难解难分,那是谈不上拆解情绪的。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一旦发现自己产生了某些情绪时,就马上在想象中按一个暂停键,把自己从情绪的漩涡中抽离出来,努力进入正念的状态。这时,我们尝试从一个客观、外部的视角,跟情绪保持一定的距离,来观察和体验自己当下的真实情感,不走神,不评价,全然接纳当前状态。
抽离之后,我们就进入第二步,辨别和标识情绪。
在这一步里,我们的目的是搞清楚,究竟是哪种或哪些情绪在当下时刻笼罩了我们。我们将把这些情绪一一揪出来,精确地描述它们,给它们下定义,给它们贴标签。
比如,当你感觉心情不好时,不要笼统地说“我感觉不爽”“我感觉很糟”,而是精细和明确地指出自己实际感受到的,究竟是哪一种情绪?可能是焦虑,也许是羞愧,也许惊恐,也许是感觉被人冒犯。有时候,我们的情绪是混合的,那你就要进一步拆分这团混合的东西,找出它的具体成分。比如说,“绝望”就是一种混合情绪,它大多结合了悲伤和事情永远不会改变的信念。有时候,有些情绪特别强烈,也会掩盖当时的其他情绪。比如说,当你被人冒犯了,你觉得你的情绪是愤怒。但实际上,愤怒只是你当时最强烈的情绪,你的情绪里很可能还有无助感、挫败感这些成分,你潜意识里会感到是因为自己不够强大、不够成功,才引起别人的轻视。
本书作者给4列出了最常见的八种情绪,包括恐惧、焦虑、愤怒、愉悦、羞愧、内疚、恶心、兴趣。当然,这个列表还是有些粗略,为了精确的辨别和标识情绪,我们平常不妨多练习划分情绪,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建立自己专属的情绪列表。
在辨别和标识情绪之后,我们的工作还没结束,还需要进入第三步,刻画情绪流程。
在这一步里,我们研究每一种情绪的动态流程,找出它的来龙去脉。主要是搞清楚某种情绪怎么触发的,是什么人或者什么事情触发的;这种情绪会造成什么身体上的感受和反应;这种情绪又通常会引发什么冲动,导致什么行为;最后再分析一下,这种情绪,从短期来说,对我有帮助吗?从长期来说,对我有什么影响?
我们以“恐惧”为例子,来刻画一下它的流程。恐惧的触发可能是面临某种威胁,比如被持刀歹徒拦住了;也可能是突然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也可能是面对压力,比如业余人士上台演讲。恐惧会引起一系列身体反应,比如心跳加快,恶心想吐,呼吸不稳等等。体验到恐惧后,人们会有逃跑的冲动,行为上会哭泣、尖叫,或者呆若木鸡。
那么,最后分析一下,恐惧对我们有帮助吗?显然,在某些情况下是有帮助的。面对歹徒,逃跑和尖叫可能是有帮助的,让你迅速逃离危险现场,或者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但对于公开演讲、陌生环境这类情况,恐惧可能真的没什么帮助。从长期来讲,人的一生总要面临许多风险和不确定的情况,如果你总是被恐惧所控制,就很难成长。
在经过“抽离自我”“辨别和标识情绪”“刻画情绪流程”这三个步骤之后,你就基本上完成了一次情绪拆解。
在拆解情绪之后,有些简单的情绪问题就自然消失了。比如说,有一对小情侣,某天,不知道怎么回事,男孩对女孩爱答不理的,女孩感到特别焦虑,并且开始生闷气。这时候,女孩可能就要做出一些情绪化的举动了,可能是狂吃一顿不健康的零食,或者生闷气、发脾气。如果这个女孩能用咱们刚才说过的步骤,好好拆解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询问一下男朋友,到底今天是怎么回事。事情大概率就解决了,可能男朋友今天工作特别忙,或者他遇到了棘手的困难。
当然了,在生活中,我们的很多情绪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就能解决的。拆解情绪,只是控制情绪的前奏,要彻底改善情绪问题,我们就必须深挖情绪的心理和思维根源。
下面,我们就来看第三部分内容,拆解情绪有什么用?
拆解情绪最显著的作用,就是能帮助我们找到负面情绪的深层根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它们。这个事情因人而异,操作起来可能很费时间。今天,让我们走个捷径,看看本书作者在多年的研究和治疗中,归结出来的三大情绪根源,以及对应的解决建议。
情绪的第一个根源,是不能驾驭欲望。
欲望可能是生理上的,心理上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一些欲望是应该得到满足的,比如你真的饿了,就应该吃东西。但很多时候,你想要,并不代表你真的会这么做。比如,你本来打算看书学习的,结果忍不住看了好几个小时的美剧。
欲望的厉害之处在于,如果不能马上得到满足,常常会滋生出不良情绪。我们会感到很不爽,感到焦躁、委屈、生气。而这些不良情绪,又会反过来助长欲望,就好比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这就是我们常常纵容欲望,之后又后悔、内疚的原因。
要打破欲望和情绪的关联,我们先要打破对欲望的一个最大的误解,那就是欲望必须得到满足,否则欲望就会越来越强烈。本书作者指出,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满足欲望并不能消除欲望,反而会加强欲望。我们越是对欲望屈服,就越会有更强烈的欲望,而抗拒能力则会越来越低。
实际上,欲望更像是海浪,一个浪头汹涌而来,好像势不可挡,但接下来会怎样呢?这个浪头并不会永远向前推进,反而很快就后退了。举个生活中的小例子,比方说,你特别想吃一根某个牌子的雪糕,结果附近的小超市都没有卖这种雪糕的。当时,你可能失望而归,但也就算了,过一会儿,你再忙点别的事情,可能就把想吃雪糕的欲望完全抛在脑了。
所以说,对待某些欲望和随之而来的情绪,我们不妨冷眼旁观,利用正念的方法去体会,去拆解,去分析,但就是不去满足它们。一段时间之后,有的欲望也就没那么强烈了。
当你驾驭了自己的欲望,也就能控制住欲望所导致的一系列负面情绪。
我们再来说说情绪的第二个根源,思维陷阱。
很多情绪问题,其实是思维和观念的问题。人类有一种特殊的能力,那就是不管在任何情境里,都能把自己头脑中的想法、观念投射到现实中,给现实抹上某种色调。比如说,一个人努力了很久,也没能做成某件事,他就形成了一种的观念,认为自己一定不能成功。带着这种观念,他在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时,就自然产生了无奈、无助、悲伤、痛苦等负面情绪。
所以说,如果想控制好情绪,我们一定要经常检查自己的思维倾向和评价体系,避免思维陷阱。有句话叫“智者不惑”,困惑的惑,就是这个道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成为“智者”可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有些事情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比如说,在下某个论断之前,多搜索相关的知识,多了解相关的事实,努力运用逻辑思考,适当寻求他人的观点。这样,就能尽量建立起客观的思维方式,而不是用狭隘的观念给自己挖坑。
说完思维陷阱,我们再来看情绪的第三个根源,痛苦耐受力太低。
痛苦耐受力,指的是你能忍受多大的身心痛苦,而不会行为失控。本书作者指出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如果一个人的痛苦耐受力很低,那么,他在遭受某种痛苦时,反而会倾向于做一些更冒险的事情。有一项研究表明,当人们在赌博时,遭受了较大的损失,很多人反而会加大赌注,或者参与一些风险更高的赌局。
显然,为了逃避痛苦而冲动行事的做法,通常会雪上加霜。因为这种时候,我们会变得目光短浅,智商下线,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怎么从眼前的痛苦里脱身”,根本没有余力去考虑冲动的后果。这就又形成了一个怪圈,由于无法忍受某些负面情绪,导致更多的问题行为和负面情绪。
那么,要怎么斩断这个怪圈呢?作者建议我们先慢下来,在面对痛苦时,采取一种静观其变的态度,无论此时产生了怎样的情绪,都不采取任何企图逃脱痛苦的行动,练习与负面情绪共处。如果期间出现了挫折,就接受挫折,重新开始。但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已经“失去了控制”,不要过分责怪自己,那反而会导致你全盘放弃。
就拿戒烟来说吧,当你感到难受时,就任凭自己处在难受中,而不是用再抽一支来消除难受的感觉。如果实在忍不住抽了一支,那就重新开始练习,而不是接着抽下一支。
当你习惯了这种忍耐痛苦的练习时,就开始调用你的理性思维,去评估痛苦的价值,思考造成痛苦的真正原因,找出问题所在,看能不能从中找到把问题转化为机会的办法。还拿戒烟来说,戒烟的痛苦是有价值的,因为能增进你的健康;那一开始,你为何抽烟呢?是因为无聊,还是为了提神,还是为了社交需要?不管是因为什么,难道不能找到更好的方式来达成目的?
对于生活中遇到各种痛苦,我们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分析,有些难题可能一时无法解决,但起码我们会朝着更积极更有希望的方向去努力,而不是任凭各种负面情绪吞噬自我。
学会驾驭欲望,看穿思维陷阱,提高痛苦耐受力,我们就挖出了负面情绪的根源,也提升了控制情绪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