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评
一直夸“聪明”可能会毁了一个人的成长

一直夸“聪明”可能会毁了一个人的成长

作者: 豌豆儿的豆 | 来源:发表于2020-01-16 09:27 被阅读0次

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不喜欢塞浦路斯的凡间女子,就倾注心血雕刻了一个雕像,并每天爱抚、装扮向神乞求,终于爱神被感动,赐予雕像生命,塞浦路斯国王获得了一份圆满的婚姻。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由此诞生,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从一个学校做抽样研究,告诉校长和教师他们发现这些被抽到的人很聪明、有潜力,其实这份名单只是随机拟定,但是八个月后出现奇迹:名单上的人真的各方面表现优秀。罗森塔尔认为人心中怎么想、怎么相信就会得到什么。也由此我们大多数人都开始相信说你行你就行,说你聪明你就会聪明,无论是在育儿中还是我们成人社交中,我们都更倾向于一直夸一个人“聪明”,期望因此来得到一个正的反馈。但是现实真是如期待般上演吗?我发现我好像用错了这个效应。

我昨天突然发现我的夸赞可能让两岁的宝宝开始不敢试错,陪娃写字画画,由于他的握笔姿势总不正确我就给调整了几次,然后他就不想再拿笔了。在我一直的夸赞中,他相信自己是聪明的,所以现在他害怕出错,他会担心一旦他屡次出错,“聪明”的标签就会被撕掉。于是我对他“聪明”的赞美反倒成了牢笼,让他固不自封。

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一书中提到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相信智力,潜能是固定不变的。沉浸在认为他们“聪明”的环境里,久而久之他们会产生一种让自己表现的很聪明的欲望。他们会倾向于在自己擅长的能力区里展现自己,他们会从做的很好的事情里一次又一次重复的获取乐趣。但是同时他们遇到挑战会消极回避,不敢挑战,因为担心失败的经历破坏掉他们的“聪明”,对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他们必须一开始就完美无缺。就像我的夸赞让孩子自动贴上了“聪明”的标签,在里面找到了安全感,不愿改变,但不只小孩子,成年的我们也常常沉浸在自己的“聪明”标签中,你有没有发现你越来越喜欢做自己擅长的事,你不敢尝试新的工作,不敢触碰新的领域,甚至不敢离开熟悉的平台……所有这些情况的出现可能都是因为你陷入了固定思维模式。而大部分熠熠生辉的人生都是在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助力下闪光的。

通过《奇葩说》被熟知的才女詹青云,犀利、冷静、热情,辩论中无数知识点都是随手拈来,旁征博引,她活成了当代年轻人榜样,好多人感叹:“养女当如詹青云”,更有很多人好奇她的优秀是怎样练成的?是不是天生“聪明”?

怀着好奇,我特意关注了詹青云的成长之路,发现她最初并不“聪明”,从小学到高中,经历六次转学,每次都是班上的落后分子,有的老师甚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她“笨猪”,詹青云自己总结自己的成长之路说道:“好多营销号的文章写我怎么从贵州考到哈佛,完全没有写到重点,真相是我不停地在转学,不停的放下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让新的环境去重塑我,这才是我成长的捷径。”詹青云的成长之路正是一直在挑战的路,詹青云说:“我相信这个世上,没有什么一切,不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奋斗去得到的。”这就是典型的成长型思维的思考模式,他们相信智力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提高,遇到批评时,便反思批评获得进步;看到他人成功,便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汲取营养;遇见挑战便主动迎接挑战,在挑战中获得成长。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这本书中作者卡罗尔·德韦克的观点是: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而更多的是因为思维模式的不同,而获得了不同的结果。与其做一个“聪明”的人,不如做一个“努力”的人。对于怎么转换自己的思维模式,把自己塑造成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这本书的第八章做了分享:

首先,相信变化。这是基础,你只有相信变化才会有改变的信念,你的大脑才会随之更新,你才会获得新的思考和处理方式。我们大部分人都有两种思维模式,遇到事情的时候,多思考自己是处在哪种模式下。

其次,改变关注点。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喜欢贴标签,而成长型模式的人对待所遇到的事情更关注自己能从中获取什么样的养分。所以下一次遇到事情提醒自己不要轻易评判好坏贴标签,不妨多问问自己:我能从中学到什么?我怎么做才能有所提高?

最后,教育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方式人格,主动塑造成长型思维模式。可以主动接触一些你想了解的行业的优秀人士,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去比较一下同一件事自己与他们的思考模式有什么不同,然后分析利弊改善自己。

读完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我经常反思自己,对于孩子,我发现与其告诉孩子你很聪明不如多夸夸孩子你真努力,这样孩子不会沉浸在一个自认“聪明”的环境里不愿意出来,不会因为做不好而不愿意尝试;对于我们自己也不妨常常反思一下,是否在某件事上陷入了“聪明”的陷阱,只想做擅长的事,只想躲在舒适圈里不愿意出来,如果有及时调整自己,多些探索、多些拓展,用成长型思维去思索,用积极地行动去改善,愿我们的人生都能更加丰富多彩。

相关文章

  • 一直夸“聪明”可能会毁了一个人的成长

    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不喜欢塞浦路斯的凡间女子,就倾注心血雕刻了一个雕像,并每天爱抚、装扮向神乞求,终...

  • 自信心|成长性思维

    如果说“夸孩子聪明反倒会害了孩子”,你相信吗? 01夸“聪明”对孩子成长的危害 夸孩子聪明,孩子会把这个“聪明”当...

  • 读书笔记

    成长性心态是教育出来的,不是靠遗传来的。 不要夸孩子聪明,有天赋。举个例子,有朋友讲,他小时候一直被周围的人夸聪明...

  • 人民日报:鼓励孩子别只会说“你真聪明”,试试这16句话

    如果家长只夸孩子聪明,可能会让孩子认为能力只和天赋有关。 表扬孩子的多种素质,更利于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①表扬勇...

  • 不想毁了孩子,就别再夸孩子“聪明”

    现在,不管是教如何和孩子沟通的书籍,还是教父母如何和孩子建立完美关系的书籍,都在说不要夸孩子--聪明。 聪明是什么...

  • 聪明是天赋,而善良是选择

    夸一个人聪明,那是因为它有天赋。夸一个人善良,那是因为它有良好的品格。大脑是否聪明,往往伴随着遗传基因的影响,更多...

  • 不要一直夸学生聪明

    作者:左岸花开 有时候会和同事讨论,越是聪明的人,越是没有长久性;反而是那些有点小笨,看上去不是很聪明的人,越是能...

  • 我是如何一步一步变聪明的

    回想从小到大一直被身边的人夸聪明,上学时也被老师夸聪明,可是那真的是聪明吗?身边的人夸赞也是为了让我找到自信...

  • 夸孩子的三个要点

    01,夸努力不要夸聪明 努力是可控的品质,聪明是不可控的。从小被夸多了聪明,孩子会觉得不用付出也能有收获,变得虚荣...

  • 有多少孩子毁在太聪明上

    01 很多国人夸孩子,喜欢用聪明伶俐来形容。但如果你用聪明,来形容外国友人的小孩子,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悦。 犹太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直夸“聪明”可能会毁了一个人的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xf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