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被淘汰的学生,肯定就是在考研中的那些“高分低能”的考生了。
这种考生的制造者既有考研机构,也有差一点的三本甚至二本学校。很多学生从大一入学起就开始有针对性的进行考研准备,除了跟考研相关的内容外其他大学应该掌握的知识一概都放弃掉了。
这就造成一方面整个宿舍甚至整个班级全部考研成功的“学霸宿舍”、“学霸班级”频频见诸媒体,而另一方面研究生延期毕业甚至肄业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
很多导师们都有过被自己学生“坑”的半死的经历:明明考研时分数非常高,结果招进来后别说开展正常的科研工作,甚至连基本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基础都没有,做科研甚至还不如自己学校好一点的本科生。
最后要么是导师自认倒霉,花时间花精力甚至替学生写论文发论文,好歹把学生送毕业,要么就干脆“砸”在了自己手里。
比如说,我就碰到过一个初试成绩排前三,但复试时被发现一个化学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居然不会正确使用试管……
因此,考研复试中最有可能被淘汰掉的学生,就是这种有可能被导师认为是根本不具备科研能力或科研潜力的学生。
因此,在面临考研面试时,考生还是应该有计划有步骤的向导师展示自己的科研潜力或科研能力。比如在自我介绍时主动向导师介绍自己已经发表的科研文章、已经写好的论文或是读书笔记,或者向导师提出自己如果考上研究生后的研究计划和方向,这些都是可以让面试时的导师赞赏的加分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