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自周总理以后,再无十里长街的深情,是人心渐渐变得淡漠与麻木。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九零后,自出生起,没有受过冻,没有挨过饿,没有断过电,也没有经历过战争。
我们所感到的不幸,大多源于精神上的“贪”和“欲”,而不是源于真正生理生存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对于国家,对于爱国情怀,早先而言,于我来说,真的感触不大,最多不过是小学作文里干巴巴的字眼“我爱你,祖国”,而这份爱有多少重量,根本无从说起。
真正意识到祖国的伟大,是从前年开始肆虐至今还没有结束的疫情,是亲身感受白衣天使、武警战士以血肉之躯在第一线奔走轮转,;是看到钟南山院士八十多岁还在研究毒株,夜以继日;是看到疫情在其他国家大面积蔓延而群众手足无措,尸体堆积成山,而中国,从武汉那一次以后,就再也没有类似的迅猛扩张……不禁感叹:此生不悔入华夏,来生还做中国人。那种荣誉,光荣,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你就是中国人。
这一次,袁老的离世,让我有一次见证了中国情。
从5月22日,到今天,满屏都是对他的追悼,以及他生前事迹的回忆,每看一次,都会被戳中泪点。袁爷爷走了,不仅是他孙女儿的爷爷走了,而是我们所有人的爷爷,走了。
我看到一位头发斑白的老太太独自从厦门辗转到湖南长沙,只为亲自送袁老最后一程。记者采访问她为什么?她异常坚定地说:没有为什么!就是一定要来!
我看到大街上一位小伙朝着袁老灵车的方向深情磕头,直至伏地痛哭,而身边围着很多人,都是眼含泪水,高声呼喊着:袁老,一路走好。每一声,都让人肝肠寸断。
我看到有位小朋友用自己的零花钱去花店买来91朵菊花,免费送给去给袁老悼念的人,只要他们用大拇指蘸上金黄色颜料,在碧绿的禾苗上添上一粒稻穗。
我看到一位聋哑人士用跑步的方式,用跑步路线绘制成了一个袁爷爷,寓意袁爷爷永远在留在了这片大地上。
我看到一位烟花设计者,为袁爷爷设计了绿色禾苗里长出金黄稻穗的烟花,用这烟花送袁爷爷最后一程。
我看到周董的“稻花香”被多种翻唱,我听到“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一遍又一遍。
我看到报道说天空中有一颗行星,8117号,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我看到很多袁爷爷身前的视频,他跟大多数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吃饭。
我看到…………
太多太多,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追悼袁爷爷,表达自己的哀思。
曾经十里长街送总理,如今风雨无阻漫漫长街送袁爷爷。这些送别的人里,有老人,有孩子,有青年,有壮年……看到这些,总是会喉咙一紧,因为我也是中国人,我也是吃米饭长大的。
上午在家清理厨房的时候,电饭煲里还有昨天的剩饭,我把剩饭盛了出来,发现锅底还长了厚厚的一层锅巴。习惯性的想着把锅巴抠起来倒进垃圾桶,但就在刚要丢进去的那一刻,脑子里突然出现袁爷爷那张脸,他慈祥的说着【好好吃饭】,手上的动作便顿住了。
最终我把锅巴放在了剩饭一起,下一顿用水煮一煮,还能当锅巴汤喝。虽然从小便被教导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勤俭节约乃中华美德,但说来惭愧,此刻我才是真正的觉醒过来。
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饱食者,当常念袁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