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拖延症的讨论,我们似乎听得太多,但依然觉得自己容易犯这个毛病,而且经常在最后关头手忙脚乱的时候,不断责备自己为何没有意志力,而这些抱怨又反过来让当下的心情更为糟糕。
如果去探讨为什么人们喜欢拖延,我们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比如因为这件事不是我们感兴趣的,或者说惰性是天生的,等等。
可是,即使找到拖延的原因,也没什么用,似乎只是给自己更多可以拖延的借口而已。那我们反过来想一想,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不会拖延,而是迅速去采取行动做这件事呢?
兴趣或许可以解释一部分原因,但是在大多数时候,我们之所以不拖延,绝不是兴趣驱使,更何况兴趣这个东西总是过于主观,而且也容易随着环境、心境以及认知的不同而做出改变。
恐惧才是战胜拖延的最大动力
为什么面临倒计时的时候,你会匆忙付诸行动?为什么看到自己与他人的强烈差距时,你会急切地感觉到必须为此做些什么了?为什么当你意识到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达到自己既定的理想状态时,你会感到无法抑制的焦虑?
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恐惧。恐惧在我们每个人看来都认为是一种负面的情绪,那是源于心底的不安全感。我们恐惧会错过处理事件的最后时机,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恐惧会被周围的人狠狠甩在身后,再也跟不上社会的步伐,恐惧怀疑当前的努力是否无用,最终依然得接受那个惨淡的后果。
其实,正确看待恐惧这件事,直面它,会发现这种情绪将是内心动力的来源,是没必要去逃避的。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心理学家卡尼曼(Kahneman),他将取自心理研究领域的综合洞察力应用在于经济学中,创造一种全新的理论——“前景理论”。他认为人们虽然会主动规避风险,但是更害怕失去,而在面临损失时更偏好风险。
原来,我们最恐惧的事情只是“失去”,而人生如逆水乘舟、不进则退,当“拖延”持续发生,我们要面对的正是失去的恐慌。
deadline是最高生产力
有没有发现,如果一件事不设置截止日期,你会立刻把它归集到不紧急这一类中,即便你认为它很重要,必须得完成它,但是因为不紧急,便将其束之高阁,最终的结果或许是永远未曾付诸行动,被遗忘在记忆的角落里。
在阅读这件事上尤为明显,几乎每个人都拥有停留在书架上落灰的书籍。这本书在我们购买的时候是充满希冀的,是觉得自己必须阅读的,是认同它会为自己带来价值的。
或许刚买回来的时候还会翻上几页,可是随后便放在书架上,去处理当前认为更紧急的事了。“马上就看”变成“以后再看”,再变成“再也没看”,甚至最后觉得“好像也没必要看了”。
难怪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原因很明显,别人的书是需要还的,时间也不能太长,于是就为这件事无形中设置了一个deadline。自己拥有的书籍可以慢慢看,借来的书籍必须在短时间内看完,这反而推动你战胜了拖延。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拖延,就是旅游。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远方的客人来到你的居住所在地,希望你充当一次导游,带他领略下当地的风土人情,你却绞尽脑汁不知道该带他去哪里好,或许还得求助于“大众点评”。然而,一到黄金节假日,你风风火火地策划旅游,方案都是远离你生活的遥远城市。
人们说我们容易对眼前的美景熟视无睹,其实更多时候,我们还没有熟视,就已经无睹了,因为平时的工作生活都在这里,总觉得以后有的是机会欣赏,好不容易有了假期,自然要去寻找那些离当前世界远一点的地方。拖延就这样产生,或许生活了几十年,身边的某些一直想去的地方,我们对它们的印象还是停留在想象中。
让拖延症消失的正确关闭方式
——明确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
既然知道有恐惧的存在,就不要去想方设法回避它,这样只会让当初小小的恐惧在拖延症的作用下被慢慢放大。
找一个清净的时刻,捋一捋当前真正重要的目标有哪些?如果没完成会有怎样的后果?你能承受这样的后果吗?哪些后果是最不能承受的?
最重要的是想清楚以后,把它们写下来,认真地给它们排个优先级。如此,所有的目标都了然于心,你会瞬间有种抓住未来的感觉。
——分解每个目标的deadline
明确目标了还只是开始,也许有些目标都比较大,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实现,时间一长,即使曾经再坚定的决心也有可能随着时间流逝慢慢消减,甚至变得模糊不清,直至放弃。
“分解”和“deadline”是尤为重要的,让每个目标变得小且可行。比如如果目标是一年阅读50本书,那分解下来就是一周1本,可以周一到周五读完,周六到周日回顾和总结,而每本书的deadline都是每周日,如此就变得清晰明了。
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拖延症,我们总是信马由缰地想象,捉襟见肘地行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抵指的就是患有拖延症晚期的人们。
认识-确定-分解-deadline,让改变就从现在开始,未来会从此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