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读梁晓声的散文比较多,从他的笔下,了解了他的父亲、母亲、哥哥、妹妹,还有他的儿子,也知道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很多故事,和很多同时代的作家一样,小时候生活很艰苦,家境不富裕,吃不饱,穿不暖,渴望读书却没钱买书,但总能经由家人和自己的努力,又读到了不少的书。
苦难是一本厚厚的书,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是一座座生存道路上必须跨越的高山,但它同时又是磨炼人意志的磨刀石,是人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加速器。作者亲历了家庭的种种变故,体会了生活的不易和人情冷暖,这一切留给他的印象是那样的刻骨铭心,这也给他后来的写作累积了丰富的素材,写起来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一部部作品情感真挚,也引起了读者的喜爱和共鸣。
作者也是观察社会的细心人,他尤其关注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他们的生存状况、喜怒哀乐和勤劳善良,是他书中人物刻画呈现的重点,《垃圾女孩》《看自行车的女人》等文章的主角,他们虽然社会地位不高,但闪烁在他们身上的人性的光辉,让人难忘,他们纯洁善良的心灵,值得作家以饱满的热情来讴歌和赞美。
他写的《人世间》被改编成电视剧,很多人都看过,原版小说读的人也很多,获得人们的广泛的认可。不难理解,正是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敏锐的观察力,为他的作品提供了厚实的根基和不竭源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