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过山的时候山不说话
我路过海的时候海不说话
我坐着毛驴一步一步滴滴嗒嗒
我背着的倚天喑哑
大家说我因为爱着杨过杨大侠
找不到所以在峨眉安家
其实我只是喜欢峨眉的雾
像十六岁那年绽放的烟花
金庸笔下的人物,对待爱情,大多是执着的。
执着的人,幸与不幸,一大半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上天。
你是小龙女,遇到了杨过,就是神仙眷侣。你是李莫愁,遇到了陆展元,就成了附骨之蛆。
执着的人,也许真能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但也很有可能,千呼万唤,只是空谷回音。
如果是身为爱情故事的主人公,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得到回想,可是如果是读者,或许不得不承认,那些空谷回音的故事,更能牵动人的情肠,让人久久不能忘却。
金庸特别擅长写这种空谷回音的单恋故事。
在这类故事里,我个人最爱的是程英和程灵素,她们内心有火焰,可是始终克制着,装扮成一泓秋水。深爱一个人,是以他之心为心,如果他已然有了幸福,或者我给不了他幸福,那就选择凝望吧。
大众最喜欢的故事,则可能是郭襄的。
金庸给了郭襄过人的天资,却没有给她爱情的圆满。她在书里面的形象,集中在她十五六岁的岁月。那是一个造梦的年龄,而杨过恰巧走了进来。
杨过最被人所诟病之处,就是一遇到美女就忍不住要撩拨一二。虽然远未到移情别恋的程度,但足以让被撩拨的女子难以自持。所以金庸迷中流传着一种“一件杨过误终身”的说法,被误了的榜单里,人数不少,包括陆无双、程英、公孙绿萼和郭襄。
其中,公孙绿萼最为凄惨,和杨过萍水相逢,对他一见倾心,为了帮他解情花之毒,冒着千难万险企图从奇葩父母那儿偷骗绝情丹,并为此付出了性命。没承想,这半颗用命换了的绝情丹,因为没法救同时身中剧毒的杨过和小龙女二人的性命,为表同生共死之心,被杨过随手一抛,掉入了万丈悬崖。
过了十六年,杨过早不是轻狂少年的年纪,见过风浪,走过江湖,成了传说中的大侠,想必他午夜梦回,除了小龙女,也会念及这几位被他误了终身的女子。
所以再后来,他碰到郭襄的时候,他不想再蹈前辙,明显是有克制的。
我觉得,杨过对郭襄,未必没有丝毫的动心。
尤其是当他纵身跃入绝情谷,而郭襄为了劝阻他,也纵深跃下之时。——这是劝阻还是殉情,其实很明显。
可是他不能给郭襄任何承诺,偏又给了她别人永远没法给她的故事。
黑沼和万兽山庄的奇遇,襄阳的盛大生日宴会,后来的何足道和张三丰,都没有办法给她。
所以郭襄选择了在跟杨过的故事里一直走下去。
郭襄的爱是悲情的,但是金庸在她十六岁的年龄,就把《神雕侠侣》的故事打住了,当她在《倚天屠龙记》第一二回里再出场时,她也不过二十。而第三回,金庸把时间刻度直接拨到了数十年后: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
少年子弟江湖老,红颜少女的鬓边终于也见到了白发。
这一年是元顺帝至元二年,宋朝之亡至此已五十余年。
郭襄已矣,后面已经没有她的故事。
只在某一处,借着灭绝师太之口提到,其师父的法号乃是风陵。风陵渡口,就是郭襄第一次听说杨过,一头扎进尘世的地方。
她四十岁出了家,应该是斩断尘心,可是如此看来,到底不能忘情。
金庸没有把这一切直接写出来,而是留白,让我们去想象。
所以我们的想象里面,这一切还是唯美的、从容的、有余裕的。
可是爱过的人其实知道,没有回应的爱,明珠暗投,最是熬煎。《四十二章经》云:“欲念之人,如手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爱欲,是最消磨的那一种。
《神雕侠侣》的结尾,写郭襄心知杨龙二人将要隐居遁世,后会无期,心中无限怅然,金庸此处,用了李白的诗: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知相见知何日,此生此夜难为情。
这本是好诗,放在这里,倍增其妙。而我也不由得不想起李白的另外一首诗里的句子: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