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戒子书-诸葛亮

戒子书-诸葛亮

作者: 禽兽家族 | 来源:发表于2017-08-05 01:13 被阅读0次

背景: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他年幼的儿子诸葛瞻的家书。从名字上看,诫子书,是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总结提出了对其儿子的要求。

个人感悟:

        记得第一次读戒子书,是在高三学习压力最大时候,读完之后完全崇拜军师的文笔和他给我带来的感悟, 从此有觉得浮躁就看一次。想想武侯的经历和为人。我的两个偶像,武拜齐天大圣,文从诸葛武侯。

        对于武侯,始于演绎,陷于才能,忠于志向。个人觉得了解一个古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品味他的作品。个人觉得在三国时代曹操诗集体现的是一种“霸”的话,那么武侯的文章体现的则是“志”。

        戒子书,除了能给我以优美的文体以外,还能给我武侯对于人生的一些理解。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篇。对于此篇文章,个人最喜欢不是其最出名的修身养德,淡泊宁静。而是后面几句,给出了武侯对心,学,才,志之间关系的理解,应该怎么去做。其实细细品读的话,每一句都可以作为座右铭。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相关文章

  • 戒子书-诸葛亮

    背景: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他年幼的儿子诸葛瞻的家书。从名字上看,诫子书,是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总结提出了对其儿子的要...

  • 诸葛亮.戒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

  • 《戒子书》—诸葛亮

    来自网络: 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对于为学做人有精简而且具体的忠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

  • 《诸葛亮戒子书》译

    君子在日常的行为中,应用沉静来完善自己的人格,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如果生活不能坚持简朴单调,就无法明白自己的志...

  • 录《诸葛亮戒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习作•诸葛亮《戒子书》

    《戒子书》 两汉•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 戒子书

    应好友于翔请托为新居布置一幅拙作,遂提笔书写诸葛亮戒子书!兴致来了,多谢一幅自勉之!

  • 瀚洋景滨书法作品

    诸葛亮【诫子书】

  • 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自“三国·蜀· 诸葛亮《戒子书》”,原句为:“非淡 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可能 ...

  • 淡泊明志

    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戒子书-诸葛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ci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