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54646/933374b12abe309e.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4646/99e76be0e6376969.png)
许久许久没发文了……
不过一直还在写,只是:
你知,文字从捕捉灵感到最后孕育诞生,是一件必须集齐“天时、地利、人和”方能成行的事儿。少了灵感的产生、时间的空闲、工具的便利还有创作的心情其中任何一样都枉然。
于是,最近写了很多半途而废的文章,因为三和总是没法同时出现。当然,我知自己又有些特殊,因为对我而言的“三和”还有衍生出来的近义词——它们叫借口或惰性。
但这几天,我硬生生的、人为的将它们强凑一起、战胜自身的诸多陋习写此文——是因为接下来要写的这件事,作为当事人、目击证人的我亲身经历,且它困扰我多时。所以我以为,如果再不逼着自己向前迈出一步,只待时间将其风干、变得模糊不清后,我会彻底错失将其呈现的机会。
所以,连着几天,我突破了自己一贯的随性与自我,强行带入自己的感情、时间和灵感等,写成此文。只愿今后回想起来,不会责怪自己因曾经的肆意妄为而错过……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4646/1b4ae09adaa92d0d.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4646/bfc98dbb67da2eb4.png)
最近身上发生的这件故事,却是伴随事故而生。它刺激我开始无数次思考:倘若世界不再温柔待你时,你该如何与之共处?如有缘看到,请也问问自己!
从事故变故事:这是一个个案,也是一个非典型社会问题!
对我,这起伴随事故而发生的“故事”让我从最初的澎湃,进化成如今的理性,或许还夹杂着一些心智的成长吧。
begining:
身处深圳这样一所一线城市的最大好处,便是你可以第一时间接触到最新鲜的事物。无论是创客还是移动支付,它总是走在前列……当然,打车更不用说!在其他地域还在探讨这种模式可行性的时候,深圳已经甩它们几条街的开始钻研各种新式打车模式了——从顺风车、快车到拼车,它们总是变着花样不定期出现在人们眼前。
作为一名打车的死忠粉,曾经因为换线问题,钻研过各式各样打车软件的优劣,亲身体验并见证了各类打车软件的盛衰沉浮。例如我知道最早的“多人拼车模式”并非如大家现在所见的由uber和滴滴双分天下,而是由一家叫做嘀嗒拼车的公司率先发起的,只不过它终究敌不过另外两家的财大气粗,如今活的苟且。
而多拼市场毫无悬念的发展成了如今的uber和滴滴两家的直接“钱博”:今天你发起一场优惠活动、明天我就直接送券,对抗了一阵又一阵,胜负尚未分。而作为一名深受其益的用户,一名“优惠即忠臣”价值观的用户,每次的价格对比索性了每次打车前的必备动作。后来,估计两家也逐渐意识到大打价格战必将食不果腹,所以不约而同的开始纷纷涨价。作为一名价格敏感者的用户,意识到这一问题后,自觉将睡眠时间向前调了20min,乖乖飞奔去赶公车。
但……总有睡的不起的时候。于是,惊悚、悬疑兼燃烧大脑的故事就这么不期而遇了……
上周五(公元时间:2016年5月6日 07:15分),注定是我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一名从当事人、目击证人变成路人甲的我,素来不擅长讲故事,所以希望接下来的描述配上您的想象力能让你明白事件的始末:
早上,依旧踩点出门,令人悲愤的是,穿着美哒哒的拖鞋严重影响速率的我只能苦逼的看着汽车尾灯穿过红绿灯中的绿灯绝“我”而去,用公交实时xx软件(为避免广告嫌疑,忽略)查到下一班公车遥遥无期,看看并未因为我的悲催情绪而慢一分一秒滴滴答答溜走的时间。作为一名好员工,在迟到和扣钱上面经过激烈的思想博弈,最终选择了多日未曾用过的uber,当然此时的我并未意识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Uber,这位孜孜不倦创新打车模式的打车软件。在弹出的让我选择几位用户乘坐的窗口上,并未告诉我它现在已经进化到可以3拼、4拼了(当然事后有同事告诉我她有朋友碰到过5拼的,ok,此时的我正在极力控制我即将发飙的情绪),然后我实事求是的选择了1位……
在我上车之前,车上已经拼了1位乘客,正在埋怨司机将他选择的2个座位改成了1个座位,当然此时的我不明就里,直到滴滴答答声响起,司机告知第三位拼车乘客的到来,我才知道uber的新扩张路线原来是彻底想把自己变成打车界的滴滴巴士。
显然,人多必乱的定律后面再次被有效验证:第三对乘客迟迟未曾来到和司机约定的等车点。然后车上另一位乘客怒了,7:30min道路必堵的定律将他的愤怒积攒,直到彻底将其触发:在司机电话再次催促第三位乘客的通话中,他说了“要不要我们上楼去接你们”(愤怒状,请自带语调),直到几分钟后第三对夫妻乘客晃悠悠钻进车,愤怒已经爆发的乘客不可遏止的再次当面对第三对中的男银说“要不要我们上楼去接你们”(愤怒状,请自带语调)……
然后,车子就再也没有开动起来:
因为他们打起来了!打的让所有人措手不及、目瞪口呆、精神失常……我想尤其是那位被打的这位乘客吧。男银一方一边以更加愤怒的声音回应“你说什么”(几近张狂状,自己脑补),一边一手熟练的绕住对方脖子,另一手握拳猛烈敲打对方头部,落拳频率在我看来不亚于淅淅沥沥的雨滴(可想而知我的心理阴影面积),对方在其彪悍的身形下更显弱小,无力的回击只会招来更猛烈的击打。
作为目击者的我、司机还有妻子方:司机和我在旁边劝架,一边静静的妻子许久才在我们的劝架请求下,弱弱的来句“你不要打了”。直到司机下车打开后车门,将两位强力拉开,打斗才暂告一段落。
然而,男银方并不满足。一边继续用他的东北腔调示威似的说着威胁的话语,具体记不清了,只隐隐记得说什么我就住在这里,我东北人xxxxx等(反正是很拽、很屌的话),一边将他的iPad放在草坪上,转动手上的戒指,忽而让我大跌眼镜的解开自己的皮带,随时准备当做武器去抽打对方。
还好,被司机拦下来了。
被打的一方(事后我想还好年轻,也还有点儿血性,没有被比自己体态看起来彪悍数倍的对手恐吓成功)开始用被打流血的侧脸愤怒的拨打110电话,诉说案情。
或许也打爽了。夫妻两个就信步往小区外走,被打的小伙子眼看当事人有走掉的势头,果断追去。而我们只能干巴巴的奉劝一句“务必保持一定距离,毕竟你很劣势”……便只留下我和司机四目相对,估计司机也是生平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情,不知如何处理,还好当时的我并没有脑袋浆糊,说了一句让他无法拒绝的话“这是因你而发生的事故,你怎么都是事故关联方之一,所以你最好跟过去,防止事件进一步恶化,否则……”也许这句推心置腹的话起了作用,也许司机自己也明白自身的处境,他追过去了,很大步,留着我帮他看车
…………………………
等待过程中,我看到警车从身旁驰过,我看到协警从身边经过,最后才等来了司机,气喘吁吁跟我讲“对不起,我今天送不了你了,我得去派出所录口供,我把你送到好乘车的地方去吧”,期间简单交流几句,得知在警察到来之前,双方再次爆发激战……而本想担任目击证人一角的我彻底沦为路人甲……
事后,我动过打司机电话的念头,但终究忍住。因为我想,在我下车的那一瞬间,其实,我就彻彻底底沦落为一个看客了。
当然,讲到这里,事故已告一段落。但对我,还未终结。
因为是由于第三方打车软件而遭遇此事的我,其实内心是拒绝做个看客的。事后,我给uber写了一封投诉信,很快得到了回复,但其拙劣且模式化的回应方案另人颇为反感和失望,所以我继续投诉了一次,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对方真的不打算鸟你了。
沟通邮件附图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4646/26505ebd8fbb37fc.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4646/dd8dc2d1a960219f.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4646/9603ae95c25d2a7c.png)
图片文字如下:
个人素养问题固然是首因,但是此次事件是由于拼车乘客人数过多和另一拼车乘客在司机到达目的地后拖沓迟迟不来导致的乘客不满挤压所造成的。固然拼车除了车费原因,还有部分乘客站在环保、资源充分利用角度选中拼车业务,记得uber刚推出此次业务也是打着绿色环保、资源共享的旗号的。另外,uber的拼车体系是否很有问题,拼车乘客可以因为低价忍受绕路等客观条件,但是等待时间这方面是否很有问题,有跟部分uber司机聊天,他们也提到部分乘客个人素养问题,待车到达目的地后迟迟拖沓不来,司机处于赚钱效应是可以无奈干等,但是另一拼车乘客已经承担绕路成本,短暂的等待时间成本可以接受,但超出价钱的成本为何还要妄自承担。
此次解决方案让我对uber十分失望,除了将责任推给乘客素养外,直接用乘车优惠券来作为补偿,算是一种侮辱和人格攻击,和十分低劣的公关手段?作为一名自媒体工作人员,或许借着滴滴事件我有责任将此次事件进行曝光,整肃更良好的乘车环境,总需要有人做点儿什么的。
(言辞稍显犀利,估计当时自己公知上身了)
当然,事后尽管我对uber已很没好感,也动过再也不支持的心思,但后面继续因错过公车而误时的我,在事件发生后还是很没有骨气的乘坐了2次,不过此后座位勾选项目上都选择2位或以上,以自己的方式来规避更多乘客的多拼行为。不过自此还是觉得以后能不打车就尽量不打车了!哪怕它再多优惠,也要明志。
事后回想时,一件往事飘来:记得在打车软件刚刚盛行的时候,我和一位朋友讨论过这一现象,那时的我们对打车软件这件事持着完全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在国家还没有正式承认其合法化之前,他是绝对不会支持的,因为没有任何法律法规会保障自己的权利和安全,他不会拿自己去冒风险;而我则觉得法律政策本身滞后于现象本身,如果这个东西是好的,我们可以用实际行动支持,自下而上的倒逼国家给其“名分”,所以我用一直也在用行动支持。
但此次事故发生之后,我脑海里没来由的再次想起了我们之间的这段对话,内心的天平却开始往他的观点那边倾斜了。哈,如果他知道我现在的想法,估计应该会很开心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4646/b853f0f166c1dd22.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4646/a1663e2c391fdf46.png)
这件事情后,虽然我很快可以与人谈笑风生,评论一二。但回想当时的那种复杂心情——不是害怕、不是厌恶、不是失望、不是愤慨、不是担忧、不是恐惧……,却又仿佛都有,五味杂陈……
所以内心仿佛一直有个声音告诉我,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其他平凡如你我Ta这样的人身上,我们又缺乏当事人的胆量,我们又害怕碰到的人真的是奇葩,害怕他真的打击报复而非虚张声势、害怕以一己之力难以抗衡我们所遭遇到的这股力量、害怕许多原本真实存在的害怕……即使这位因一句话挨打的人希望借助警局的力量寻找公平,但我却深以为他注定得不到他期望的公平,官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能力,我想千百年无数的例子就在那里,不来不去,即使你是有无数道理支撑的那一方……
后面又发生一些其他的事情,我的还有别人的,交织在一起,刺激着大脑一直思考:如果你所在的世界不曾温柔待你,如果你的生活遇到不该有的不公,如果你的生活被莫名其妙的人闯入。如果你被路边的野狗咬了……如果他们都不是凭你一己之力就可以solve,一些solutions不是你以为的那样值得托付,那你又该如何呢?是学着和这个世界妥协,还是学着和自己妥协?
问我的答案?其实即便思考了这么久,我也是仍旧无法明确知道。但我知,有些事情如果我们一直不去正视它,一直不曾走过它,而只是一味的给自己精神慰藉,选择逃避它,你的生活注定不会真正明艳!
所以现在的我会选择:尽自己最大的能量去做自己可以做的;剩下的放在心里,在时间的流失下,不能消解的部分会慢慢腐烂,部分会变成一颗烙在心底的朱砂痣。
即便,我的所为只让自己成长一点点儿,我想,那也是一个新的,不同于昨天的我!
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