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发现有时Kiki受伤感到疼痛的时候会忍着,我们一问:怎么了?痛不痛?她就会大哭:没有!没有!不!不!其实我知道很痛,但是她就是说没有~好像很怕我们责备她,她才大哭着说不!我想到了有时她犯错误的时候我忍不住的责备她,让她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想法,即使摔倒了很痛,她会觉得马上要被我责备了,盯着我的脸哭~我越哄她哭的越伤心~
不论什么原因,孩子犯错了,批评都是应该的。但是批评不应该是痛苦的,它更应该是一种教育的智慧。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老祖宗就为我们留下了“爱子七不责”的教育方法,这其中的智慧,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1、对众不责
也就是说,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孩子。这是为了保护他的尊严,呵护他的心灵。
2、愧悔不责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了,我们可以适当引导,就不用过度责骂了,点到为止,和他一起想出解决办法就好。
在他悔恨羞愧的时候,我们的喋喋不休往往会适得其反。
3、暮夜不责
也就是说,睡觉之前不要责骂孩子。睡前责备他,会让他情绪低落,影响睡眠质量,要么睡不着,要么做噩梦。
如果孩子在晚上犯了错,我们不必穷追不舍,不妨明确的告诉他哪里做错了,并说:“时间不早了睡觉吧,你可以自己想一想哪里可以做的更好,晚安,宝贝,爸爸妈妈很爱你。”
4、饮食不责
也就是说,正在吃饭的时候不要责骂孩子。
但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孩子,在吃饭的时候都被父母批评过。
可见在现实生活中,有非常多的父母在吃饭的时候会批评孩子。在电视剧里,父母在餐桌上批评孩子的镜头也屡见不鲜。如果在餐桌上责备孩子,会影响他的食欲,也会破坏难得的一家人相处时光。
餐桌上,是难得的全家人都聚在一起的时刻,上完班的大人,回到家的孩子,刚忙完的爷爷奶奶,只有此时才会面对面聚在一起。
我们也不希望,孩子回忆起一家人一起吃饭的场景,脑子里都是痛苦的回忆吧?
5、欢庆不责
在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我们不必责骂他。毁人兴致这件事,造成的情绪反差太大了。即使是大人,在遇到高兴的事情时也不希望一下子被责骂。
比如孩子很开心的和朋友们一起玩,忘记了妈妈在里屋睡觉。这时候爸爸不需要责骂孩子,可以轻轻的把孩子拉过来,提示一下孩子:
“妈妈在睡觉,需要安静的环境,你和朋友们安静一点好吗,或者可以到别的地方玩。”
6、悲忧不责
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哭泣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孩子的注意力在“我好难过,爸爸妈妈懂我吗”,而不在爸爸妈妈说了什么道理。
这时候父母着急的责骂,无疑是雪上加霜。
孩子犯错后哭泣了,我们可以把他搂在怀里,理解他的心情,等他冷静下来了,再和颜悦色的教育他。先理解,再教育。
7、疾病不责
这就是开头说的那种情况了,即使我们很生气,但也不要责备他。孩子生病的时候,他是最脆弱的,最需要别人关怀的。
同时,这也是家庭里提升亲子关系一个很关键的节点。这个时候,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能让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迅速升温。
而他,也会从你照顾他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去关心别人,照顾别人。
对于父母来说,能做到这七个时刻不责骂孩子已经很棒了。
我们教育孩子,目的是让他变得更好,不仅仅时间要正确,方式也要正确。
那么,责备批评孩子的时候,有哪些技巧可以用上呢?几个责备孩子的技巧
1、明确告诉他错在哪里
不用担心孩子年纪小,听不懂,其实只要我们好好说,他一定能听懂。
比如孩子很顽皮,把垃圾扔在地上就跑了。
但这个时候我们不用骂孩子:“小坏蛋这么不讲卫生,这么不听话,老是把垃圾往地上扔”,我们说这些没有用,我们说这些无益于孩子的改变和成长。
那么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他到底错在哪里。
“宝宝,垃圾要扔在垃圾桶里。”
很多时候大人会觉得说给孩子说对错,他能听得懂吗?其实你只要说的方法对,他一定听得懂,只是表达孩子蠢,孩子不能改变,你要告诉他到底错在哪。
在孩子的世界里,直观明确地告诉孩子“垃圾应该扔在垃圾桶里”比“不讲卫生、小坏蛋”效果要好一千倍。
2、引导思考
我们批评孩子,一定是想让他变得更好,而不只是自己出口气。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引导他思考如何来挽回自己的过错。
3、付诸行动
最后一步,我们需要让孩子做出行动,和他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学会承担责任。
陕西的一栋居民楼里,电梯里居然充满了尿骚味。
保洁员非常奇怪,查看了监控,才发现,原来是有一个顽皮的熊孩子,在电梯里小便。
孩子的妈妈知道了这件事之后,批评了他,而且还让熊孩子付出了“行动”。
孩子写下了检讨书,让妈妈发到业主群里道歉。而且,在爸爸的监督下,孩子足足打扫了电梯一个月。
其实,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由他犯错后你的处理办法所决定,不在不合适的时候批评孩子,正确的批评孩子,孩子就能在每一次批评中更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