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孩子的要求,源于内心的恐惧
家长越恐惧,孩子越容易出问题
日本作家五味太郎在《孩子没问题,大人有问题》一书中指出:很多时候,成人在说孩子的事情,实际上根本看不到最该被重视的孩子的存在,满眼都是对孩子指手画脚,让孩子这样那样的大人的影子。
当你成为一名恐惧的家长,你就会发现,你会拥有一个问题孩子;你的恐惧越大,你眼中孩子的问题也就越多。
还记得电视剧《小欢喜》中宋倩母女俩吗?英子原本也是一个阳光少女,聪明乖巧,品学兼优。可谁都想象不到,剧情最后会发展成为她以跳海自尽的方式逼着逃离母亲的控制。
有不少网友在弹幕里说,英子太矫情、太作、抗压能力差还不懂感恩,如果没有妈妈宋倩的管教,哪有成为学霸的她?
“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啊!”这句话几乎成为所有家长对孩子实施的“苦情计”,可在孩子听来,却是人生咒语;家长念一次,孩子就被困束一圈。
如果说英子在母亲“爱”的堵截下生病了,那么病入膏肓的还有宋倩自己,强势精明如她,脆弱不堪的也是她。
宋倩无法处理与与乔卫东的婚姻关系,她对丈夫居高临下的鄙夷姿态,导致两人分道扬镳。带着对丈夫的不满离婚,女儿成为了宋倩生活的救命稻草,带着她作为一名过来人家长与金牌教师的优越感,宋倩完全按着自己的想法打造英子的学习生活:
营养要跟上,英子必须喝她煲的各式营养汤;
学习要抓紧,英子未经允许不可以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为了监督孩子学习,宋倩把围墙改成了透明玻璃;
为了孩子的前程着想,未经女儿同意,宋倩就把女儿国航的高考志向擅自改成了清华北大……
一个人内心的恐惧有多深,她渴望掌控的触角就会伸得有多长;唯有把握住某种东西,才能保障她内心的安全感。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父母是树根,孩子是花朵。花朵有问题,那多半源自树根的问题。所谓的问题孩子,不过是父母的焦虑开出的花朵。
他是一个问题小孩吗?如果当你遇到一个难以教育的孩子,请先问一问自己。
做好这几点,化恐惧于无形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立的思想。教育孩子,也像抓一把沙子,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多。
如何化恐惧于无形,从而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为人父母,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教育即自省
恐惧源于未知,始于心态,终于认知。
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父母们自省、自我成长的过程。
在生命的关系体系中,所有的关系,其实就是我们与自己关系的投射。当我们能够完美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当大人没问题后,那么其他的问题也便迎刃而解。
做一个学习型的智慧父母, 你美好的样子,才能让孩子投射出美好的影子。
(2)勿把孩子当“人质”
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老师指出:“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纲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勿把孩子当人质,尊重孩子独有的个性,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他们的生活,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传递过来的爱意,也才能令每一个孩子闪闪发光。
(3)父母无惧,孩子无畏
每一个孩子都是敏感的接收器,家长开心,孩子开心;家长自信,孩子也自信。可若家长恐惧,孩子也一样恐惧。
恐惧的家长只会一味往孩子头脑里塞知识,而无惧的家长则往孩子心中充打自信和勇气。
做一个无惧的家长,才能做到真正的接纳,接纳现在的自己,接纳现在的孩子,以及接纳孩子未来的模样。
养育孩子,亦是父母的一场自我修行 。真正的教育不是改造、不是掌控,而是成全。放过孩子,放过自己,你会发现,原来一切依然都在轨道上有序行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