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期待着远处的星火燎原
我渴望着身边的导师显现
从此刻 从此刻
全新的世界 全新的世界
尽展眼前
社会化是一个个体由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并使社会和文化得以延续的必不可少也饱受争议的一个过程。个体的社会化主要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完成。
那么这一过程中给人以什么样的价值观、世界观是正确的。无论哪朝哪代都是教育被统治阶级所垄断,社会阶层难以流动,而自主性较差的家庭也陷入不同时代的“老鼠赛跑”。所以绝大多数人的社会化是被动的。是统治阶级制度的精心设计。一个个体在选择受什么样思想的影响往往是很难得,缺乏自主性。时间,空间都不会给予条件。当一个个被称作异类的人出现的时候,价值观本身并无对错,但是他没被主流社会承认,而主流社会的发展潮流不是由哪个普通而平凡的人可以完成的。而改朝换代却是由曾经的异类去完成,然后我们在标榜他时,会谈古之欲成大事者,必先苦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知所不能。
不知不觉间,被一种强制的力量推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差异性被强行剥离,接触不到不同思维的碰撞,不同观点的汇融。每一次,我们课时总会谈到各种社会问题。而很多老师要么避而不谈,要么谈而泛泛,或者直接歌颂爱与美好,乐观的看待角落的黑暗。记得谁说过,老师作为思想的播种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在触及社会问题时,总是如此的谨小慎微,让我无比怀念五四的大学。我看不到心忧天下,我看不到字句解读而深刻。我们的时代不缺乏这样的老师,但是身边的却很少。是我的不幸还是时代的不幸。一个声音的教育对我们思想萌芽期的青年是好或坏?也许是书生的特有潜质,家事国事天下事总是关己。但是面对强拆、面对工资被坑、面对疾病难医……一系列社会热点,老师们却是教育我们看到社会的美好,看到真善美的一面。可是,我们又该怎么做到视而不见。
向书本要真理,时代的变迁导致矛盾的转变。书本无法满足我们的求索欲望。书本也许会提供大方向,在自己价值观、世界观的体系性建设需要当代思潮的引领。而这思潮不应该一潭死水,尽是趋同。思想的导师们在为时代赞颂的时候,也举起了思想屠戮的砍刀。因为年轻的一代似乎不会反抗,也意识不到反抗。而个别反抗的总有家庭、学校、社会去教育。那么残忍,如此暴行,却一切都悄无声息。我理解的思想家,一直会揪着社会的问题无情的鞭挞,只有批评中才会促进反思,引起进步。只有不同的声音,才会更加全面,更加合理。允许合理的其它思想发展,设立一条高压线即可。在造一个春秋战国,再来一个百家争鸣,这盛世繁华,还缺思想簇拥开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