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不同,但最好的活法就是不插手别人的生活,管好自己的同事也尊重他人,将边界感保持在双方感到舒适的范围内。
最近生活中遇到一些事,不由的想和朋友们来分享一下我认知里的“边界感”一词。
很喜欢钟钱书先生所说的“对于一个人的边界,不是坚死不屈,而是正视自己面对,看清自己,有节制的为自己做最合适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无法由内而外的了解自己,那你便不可能拥有边界感,行为所有的边界感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
尤其是当别人和朋友侃侃而谈时,你作为第三人,为了显示自己,无端贸然的插上几句,导致别人的谈话无法继续,而你也被视为没有眼力劲。殊不知,别人压根不需要你的发言,你的默不作声比你的激昂愤慨滔滔不绝更值得尊重。有句话说,事非干已莫多言,话不投机莫强言。
狄更斯说“最好的礼貌是,不多管闲事。”
前几天小姑子因为家里兄弟十一结婚,而我因为工作原因不能提前回去帮忙,而向我的爱人义正言辞的讨伐于我,“为什么不能提前回去,30晚上到家有什么意义,那怎么回来帮忙,回来又能帮什么忙,家里办这么大的事情,作为自己一家人都不能回来,你是这样心疼她吗,这样维护她的吗?她是这样的没有大局观的吗?她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正常人的做法吗?……”农村的酒席和布置都得自己亲力亲为,我本因不提前回去而愧疚,但此刻心里那点愧疚也瞬间被气愤代替。心里特别难受,对我小姑子没有给予一点尊重,而且干涉我的生活。是不是有点多管闲事,自己也是那天回去,凭什么对我指手画脚,有没有一点自觉性。
实际上这就提现了边界感的重要性,因为你没有边界感,所以连自己的语言和行动都无法掌控,更不知道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是成年人最大的不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能因为一件事而去指着别人。更不能以你的要求和标准去要求别人。
俗话说:已不所欲,勿施于人。
前天,领导和我们聊天,说起公司最近的状况,“现在正是风口浪尖的时候,他们俩是什么家庭,轻轻松松可以开口说不干了,辞职,调岗不是什么重大事情,上班距离不变,地方不变,性质也是大同小异,。是什么样的底气可以说出要是调岗那我就不做的了这么轻松的话语,都30多岁的人了,上有老下有小的,都是心里没点数吗?是能力很好吗?是本事很大吗?出了这个公司是还能找到比这待遇更好的工作吗?自己几斤几两都心里没点数吗?对生活没有一点敬畏之心。”
说实话,听着前面几句时,并无太大的感觉,平常的沟通可以接受,到了后面突然就变了味,怎么听怎么刺耳。但不缺乏复合的,“是的,都不知道怎么想的”。其实世界就是一个万花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以自己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思维方式去定义别人的生活和决定。
正如马克.李维在《偷影子的人》一书中写的那样,“你不能干涉别人的生活,就算是为了对方好,因为这是他的人生。”
不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是成年人最大的美德。
殊不知,一个人最好的修养应当是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的境况,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随意评判和否定别人。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守护自己的边界感,过好自己,悦纳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