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盐镇》读后感

《盐镇》读后感

作者: 菁菁TJ | 来源:发表于2023-08-27 21:30 被阅读0次

《盐镇》是一本非虚构作品,是作者易小荷第一次记录小人物的故事。盐镇,是易小荷给“仙市”这个古老的小镇取的名字,因为它曾是自贡运盐的第一个重要驿站和水码头,更因为“盐”这个字,恰如其分地道出了镇上女人自古以来的人生况味。

在盐镇,形容女人的最高级词汇就是“能干”。 家庭,是她们有且仅有的价值所在。“盐镇的生活是一道道细碎的裂口,女人拼命止血,而男人们在撒盐。”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点点震惊,不是仅仅因为书里这些女人的生活有多么苦难,而是因为这个小镇里祖祖辈辈、几乎每一个女人的生活都有如此多的苦难,她们离我所熟知的世界太远了,而她们又是如此真实地存在着。就像易小荷说的:“打个比方,你在大城市里生活,周围的女性,你可能认识十个人,其中一个能和你讲出让你震惊的故事。但在仙镇,震惊的故事比比皆是,每个人望下去都是一道深渊,要么是没有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要么是差点成为孤儿,要么跟母亲不能和解,要么一辈子被反复家暴。”

在后记里,易小荷说,她在选取样本的时候,有意地选择了90岁的陈婆婆(1932年)63岁的王大孃(1959年)50多岁的李素琴、50多岁的童慧、41岁的黄茜(1981)37岁的曾庆梅(1985年)35岁的梁晓清(1987年)、35岁的陈秀娥(1987年)26 岁的詹小群(1996 年)、17岁的黄欣怡(2005年),几乎涵盖了各个年龄段的女性。也特意把年龄最大、人生阅历最丰富的陈婆婆放在第一个故事,17岁的黄欣怡放在最后一个故事,以年龄串联则为降序,以时代更新则是升序。

她们的生活细节几乎涵盖了几十年以来整个小镇的历史,女性的故事从来都不仅仅只是女性本身的故事,这也是一本“乡下人的哀歌”。

陈炳芝(陈婆婆),除了泸州的小女儿家,她没有踏足过其他城市,她人生的后几十年的活动围就是从出门左转二十米的河边,到出门右转的电线杆,然后回到那间光线阴暗的小屋。她只认得自己的名字和简单的数字,不会看报纸,为了省电一年难得看一次电视,察觉不到时代的变化,她和镇上大部分的女性一样,只把眼光和精力注意到最微小的和自身相关的事情。

她不认为自己曾经有过幸福,但是因为生病住院,她说“第一次躺着不用干活,吃得还比原来好一点点。这就已经活够本了。”

王大孃:她自己说结婚四十一年挨打超过五百次。曾经有一个人劝她:“你就当他死了,他至少在弹棉絮,在赚钱,帮你把两个娃儿盘大,哪里有好的,都差不多。”她就把这句话当做她抵御命运重击的人生哲学。她一辈子没有过自己的人生规划,她对于生活从来没有更深层次的想法,她没有看过更好的生活,就好像也因此放弃了。她就像一朵棉絮,任何风吹,都有可能被弹起,也有可能被掸落。

李素琴和秋子,盐镇上的两个女强人,有很强的经商头脑,很能干,经济独立,却依然害怕离婚。尽管男人在外面一次又一次闯祸、一个又一个找女人,但女人的“名声”始终排在她们心里第一位,不敢轻易离婚。

童慧和李红梅,小镇的同性恋,两人在一起三十年,李红梅变得越来越像这镇上的大部分男人,她身上所有的积习恰恰是童慧之前不能接受的“那些男人的坏毛病”。 在小镇,男性其实是一种“处境”。红梅是女性,但当她觉得自己成为了“丈夫”,她就慢慢靠近了镇上的男性文化,变得和他们一样抽烟、喝酒,甚至也有家庭暴力。

黄茜,她的人生一直处于不由自主的迷茫之中,年少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为自己的前途打算,走入社会后随遇而安,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可以有其他选择,婚前不知道什么是爱,也不知道该找什么样的男人,婚后想离婚离不了……她觉得自己的生活中不会发生任何奇迹。

似乎从黄茜之后,这本书后面的女人,她们的人生有了一点点转折和希望。

曾庆梅,大概是这本书里活得最好的女人了。她的爸爸年轻时候赌钱喝酒,跟妈妈吵架打架,曾庆梅说她不懂爱情,她从小目睹爸妈打架,唯一知道的是,不能找一个家暴男。她结了婚,

有一次老公打了她,她立刻还手,并且告诉老公她会离婚。后来老公变得很有责任感,也很照顾她,是周围的朋友里,唯一一个会给老婆夹菜的男人。

梁晓清,从小没上过学,但她聪明好学,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她也懂得思考和反思,她的人生一直在向前走,她不愿意成为小镇人说的“女人就应该怎么怎么样”。她实现了一定的自我价值,她的老公也不敢轻视她。她最大的希望是她的孩子不要成为小镇里的那些人。

陈秀娥,妈妈在她高中的时候生病去世,她大学只上了一年就退学和网上认识的男朋友结婚了,日子过得不好,她坚决地离了婚,自己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在外生活的几年,她目睹过、也亲身经历过几次受骗,这让她觉得外面的世界很危险。虽然她有过很多次想改变生活的想法,每次都因为怕“万一遇到骗子怎么办”,最终留在小镇这样的熟人社会。

詹小群,十岁失去了父亲,但她很幸运有一个拼尽全力将她养大的姑妈。她几乎没有什么童年,八岁就开始帮大人干活,后来为了减轻姑妈的负担,退学打工。詹小群在社会上体验了许多辛酸,她知道,什么都要靠自己,不能指望别人。25岁的时候,能干的詹小群就成为家里所有人的主心骨。她对姑妈孝顺,也终于和自己的亲妈和解。

黄欣怡,十七岁就已经带了好几个幺妹了(当妈咪),这些幺妹也不过都是十几岁。她说出的话从来分不清真假,爱钱,喜欢炫耀男朋友对她好(当然也不知道真假)。她最怕的,是18岁来临,那时候就不再是“做啥子事都不用付出代价”的年龄了。

盐镇上的人多少年来都是以种地或是个体户经营为生,从没有人告诉过镇上的人读书的重要。这个小镇一个书店都没有(曾有过也关闭了),没有图书馆,仅能看见的就是小人书和实用书。没有文化,缺少见识,也是盐镇女人苦难的来源之一。从黄茜之后的女人,她们的命运与前面的女性有了不同,是因为她们不仅有了一点文化,也因为她们走出了小镇,在外面的世界见识到了不同的生活。

其他,我无法评价,这本书只是一个记录,一种呈现,让古镇的女人们被看见,被听见,让她们的悲喜有人知道。

每一种生活都有它的意义,不管它看上去多么艰难,多么屈辱。

相关文章

  • 盐镇

    盐 如烟,如砂,如雪 穿越四季自由纷飞 无声无息 将人世间的兴衰荣辱看遍 腌制的传说 挂在朱红色的门楣 透过低矮而...

  • 去盐官镇游玩

    今天妈妈带我去的海宁县的盐官镇, 我们家离盐官镇只有33公里路,开车到那里只要40分钟,是不是特别近呢? ...

  • 去盐官镇游玩

    今天妈妈带我去的海宁县的盐官镇, 我们家离盐官镇只有33公里路,开车到那里只要40分钟,是不是特别近呢? ...

  • 钱塘江大潮

    尚礼二班 张曼琪 钱塘江大潮一直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它在海宁市的盐官镇。盐官镇是观潮最...

  • 新场古镇

    新场镇其实一直很厉害。在新场成镇之时,正值下沙盐场鼎盛时期,盐产量和盐灶之多,胜过浙西诸盐场。而今,新场古镇因大热...

  • 水街

    盐镇水街是盐城市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串场河景观带东侧,由世纪大道向北至东进路。盐镇水街整个建筑风...

  • 东台:逛安丰古镇,访名人故居(1)

    东台遗老镇,名讳曰安丰。 盐课裹旧宅,缀成新古董。

  • 盐官镇•静谧的时光

    海宁市出了徐志摩、王国维、金庸。 坐在高铁上,一个人看着后退的一幢幢房子,就好像过去的那些人离你越来越远。我们永远...

  • 学生习作|读书有感

    《青鸟》读后感 敖平镇雅居乐小学 5.3班 王紫耀 《青鸟》...

  • 邮戳故事之十四——江苏射阳特庸

    在江苏省射阳县,有一个镇叫“特庸镇”,特庸镇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镇,原名北洋镇,民国初期改为北洋,是淮盐集散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盐镇》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gw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