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堂课都是有生命的,学生不是容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这些鲜活的个体,生活在班级里。每个班级又构成了学校。学校氛围好,离不开每个班级的付出,班级的优秀又离不开每个学生的付出。
所以说一个个鲜活个体成长,教育的情调来自哪里?来自有情调的老师。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先要有情调,心里有学生、班级、学校。
比如,明天我校要有一个临县退休教师来赠自己创作出版的书。对于这样心系教育的教育老前辈。我们应该心怀感恩的心去敬畏。把自己的分担区卫生,班级擦干净,迎接远方来客是最起码的尊重。
早上数学老师上课的时候,我把班级分担区小厅玻璃擦干净了。看着明亮的玻璃,心里亮堂堂的。看着数学老师上课我没有回班打扰她,又把别的老师分担区的大厅镜子擦干净。第四节课又把班级外面的玻璃用新拖布擦拭两遍。看着班级玻璃窗明几净和两边功能室玻璃行成鲜明对比,顺便把两边功能室玻璃也擦了一下。虽然热的一身汗,但是想想学校干净,班级干净了,学生看在眼里,学在眼里,这不就是最好的榜样作用,心情格外舒畅。
中午学生就用证明他们看见老师的劳动了,中午学生在食堂吃完后,留了点课堂作业。先写完的学生。我问他们看见班级玻璃谁擦了吗?学生回答语文老师擦的,我又告诉他们老师还把分担区的门玻璃擦了,还助人为乐帮助别的班级干活了。并给他们分享了自己看着自己劳动成果的自豪感。接着引导学生,你们说值日生还没写完作业,今天中午的地谁扫呢?先写完作业的孩子明白了,马上开始值日。
教育的情调来自哪里,来自有情调心中有学生、班级、学校的情调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