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今天可能会通宵加班,但是有一件值得开心的事,那就是曾经碰到这样子疯狂连续在加班,我就一定会买垃圾食品来填补意志力的消耗。
可是今天晚上,我连食堂都不用去,冲泡了身体最需要的蛋白粉,陪着营养素一起喝下去,肠胃很舒服,人也精神多了。
最重要的是,我成功的克服了那种假想,就是一定得吃点垃圾食品才舒服的假象。
今天晚上加班的任务这么重,那么今晚的日更,也不能将就,分享读书所得精华,也算对得起每天挥洒的汗水,积累的读者人气,才是真正对得起自己。
最近继续读陈海贤老师的《了不起的我》,其实每一章节都让我非常的惊艳,就好像再做一个业余心理学的挖冰山。怎么说呢?就好像高大上的积极心理学,不止如今有了中文版,还是大家各自喜欢的方言版的!甚至是初中生版的心理学著作,你说这多接地气!
其中——对世界的应该思维,是导致消极情绪产生的重要导火索。真的让我对平时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找到了通俗易懂的答案。
我自我反思,思维偏消极,以前会觉得这是他谁看事情的角度问题,总是觉得事情不可能找借口之类的原因。
那其实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并不太清楚。
海贤老师找到了一个深层原因——那就是应该思维,我们大多数人全都有应该思维,那么这个应该思维其实有两种,一个是对自己的应该思维,一个是对世界和其他人的应该的思维。
有两个故事,大家听起来一定很不陌生。
一个是焦虑的妈妈,嫌孩子做事拖拉不懂事,寻求说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更听话?当别人想要问他,那你希望是什么样的孩子,就会回答,我的孩子应该是聪明、听话、乖巧、有礼貌的孩子,(一般其实都会加上学习好),所以说当孩子不是这样的时候就会很生气,想要把他纠正过来。看出来吗?这个就是别人应该怎么样的应该思维。
另外一种呢,就是对自己啦。书里面举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位来访者,因为在职场感觉到很焦虑,他已经换了许多个工作了,最近一个新工作同事对他很友善,只有一个同事对他爱理不理,那他就会对这个同事觉得非常的在意,那如果这个同事比他做得好,他就会非常的沮丧和焦虑,到了一见到这个同事就紧张的地步。
这个背后有多个应该,第1个应该,他觉得所有同事都应该对他好,第2个是,他觉得自己应该要超过别人,第3个,自己的努力是非常应该的,最后,努力之后应该取得结果。
其实无论是要理想中的别人还是要一个理想的自己,这个是愿望,那愿望和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我们能不能接受现实,跟我们的愿望不一致这个事实。
改变自己的是凡人,想要改变别人的是神经病。而应该思维,常常让人当了神经病却浑然不知。
我们会发现必须怎么样和应该怎么样总是相伴而发生,必须就意味着只能是这个结果,所以事情非黑即白,非100满分或者是0。听起来很匪夷所思,不合理,可是当我们并没有觉察的时候,应该思维在我们浑然不知的自动运转的思维里面,所以才会默默的主宰了我们情绪的大象。
看到没有,当我们被应该思维主宰的时候,其实我们失去了选择的能力,因为在0和100之间的选择是无穷的,可是现在只有两种了。这像不像生存还是毁灭这么极端呢?
愿望和应该的重要区别还在于掌控人——当我们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是愿望的主人,支配着愿望,可是当我们陷入应该思维的时候,应该思维就变成了支配我们的主人,我们只能服从应该思维,从而失去了自主性。所以你明白了吗?你要不要当自己愿望的掌控人?
如果一直放不下头脑中,关于这个世界应该是怎么样的设想,脑袋中就会一直很多个应该怎么样的图景,每当现实不符合这个图景时,心里就会产生出忧郁愤恨和沮丧。而我们知道这个世界肯定不是围绕着我们的意愿来设计的,如果人人都是万事如意,天哪,这个世界不乱了套才怪呢,宇宙根本就不会理会我们的喜怒哀乐,它有自己的一套运行规则。
如果头脑中一直放不下关于应该的设想,最后只能会盯着现实与应该的裂痕,沉浸在失望当中,成为越来越消极的人,从而没办法再多看一眼这世界许多美好的东西,这时候你的生活就会在跟世界的较劲中逐渐停滞,这就是应该思维对自我发展最大的阻碍。
所以说能够区分愿望与现实,能够明白应该做什么和想要做什么,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走出应该思维的关键。
问自己几个问题,你最近对自己感到焦虑或沮丧是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这背后有什么样的应该的思维?
你最近一次对亲近的人发脾气是什么时候?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这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应该思维。
相信回答完这个答案,你已经明白了应该思维。
在人间修行的鹿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