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中有一则故事, 说一个名叫马周的读书人,才学志气都远胜他人,可惜孤贫无援,所以眼看着才能不如他的人个个都飞黄腾达,只有他“怀才不遇”,经常借酒浇愁。
这就是“怀才不遇”一词的由来。关于古人怀才不遇的例子其实有很多,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孔老夫子,《论语》的第一段写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正是他的真实写照吗?只不过他对于怀才不遇的心态比普通人好的多,就算“人不知”,也要做一个不愠的君子。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精英阶层,特别是在那些“怀才已遇”的人眼里,哪有什么怀才不遇,无非就是怀才不够、眼高手低的无病呻吟罢了。最典型的就是马云所谓的“这个世界上基本上没有真正怀才不遇的人。”
对于这个问题,在25岁的时候,我是深信不疑的,特别是在当年看了那则著名的故事之后:
一位大学生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得到了他的第一份工作,没想到上司竟安排他在卫生间清洗马桶。他因此心灰意冷,意志消沉,应付了事。后来一位前辈,在他面前示范了一遍清洗马桶,然后从马桶里盛出一杯水,当着他的面一饮而尽。这件事从此改变了这个年轻人,他从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做起,直到最后成为人生赢家。
然而,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我逐步产生了一些困惑:
为什么古人那么强调怀才不遇,比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为什么古人要“士为知己者死”,如果“金子总会发光”,知遇之恩有那么重要吗?
为什么毕业时资质差不多的同学多年之后收入、职位都有了巨大差异?
职场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难道真的只是一种幻觉吗?
最近在重新读到彼得原理的时候,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全新的思考和认知。
关于怀才不遇这件事,不能简单归纳为眼高手低的无病呻吟。
1、彼得原理告诉我们,在职场中,怀才不遇是正常的少数现象。
彼得原理和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一起,被称为西方管理学的三大定律,很多人对彼得原理的理解,就是在一个层级组织中,每个员工最终都会被晋升到他无法胜任的职位,并一直占据这个位置。
为什么会普遍存在这样的不胜任现象?
彼得博士认为,这是晋升制度本身的逻辑决定的:一个人在现有岗位上干得好,就会得到晋升,但越往上,职位所要求的能力往往和现有岗位千差万别,比如做一个员工可能执行的能力很重要,晋升到中层之后,就需要更多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进一步晋升到高层之后,可能能力要求的重心又转向了决策力、开拓能力甚至个人魅力。即使有人很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总会达到能力极限,因为只要他在现有岗位做得好,那么他终将被提拔到一个他不胜任的位子上。
接下来有意思的部分就来了,其实向上的位置总是有限的,既然那些被晋升的最终都会处于不胜任的状态,那么没有晋升的人呢?
这就导出了彼得原理内在的第二个逻辑:在层级组织中,不胜任的人通常可以留任甚至晋升,而一些能力突出的人却很可能被干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职场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彼得博士认为,在一个组织中,绝大多数员工是在胜任和不胜任之间的状态,而过分胜任和过分不胜任的员工都属于少数,这两类人最容易被淘汰。
过分胜任的人,也就是那些业绩能力突出、有领导潜力的员工往往想法很多,却不太听话、不太遵守原有的规则,对组织中的其他人而言,既是一种威胁,也会破坏组织的稳定,因此更容易被干掉。
以前我们公司里有个同事,业务能力很强,却不太爱听指挥,开会的时候领导在上面讲话,他在下面玩手机,发生意见分歧的时候也常常和领导发生冲撞。
其实我们都知道,他只是特立独行一些,并没有什么恶意。他所在的部门有三个业务团队,他带的团队业务成绩还略高于其他两个,另外两个团队负责人是一张白纸进入公司的,相对来说比较“听话”,最后另外两人获得了晋升,而他,本来大好的前途,却被迫请辞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要你还处在一个层级组织中,怀才不遇是正常且必然存在的。
2、换一个角度来看,怀才不遇的本质是信息的不对称。
从下往上看,大部分的人都觉得自己的才能被低估了,而从上往下看,几乎所有的领导都会感慨无人可用。
这一点从找工作的路径就可以看得出来:大部分人想换工作,第一步通常是写简历,然后在各大招聘网站上寻找。
但如果你站在老板或者HR的角度来看,恰恰相反,越是重要的岗位,他们越会先从身边的人找起,如果公司内没有,那就在朋友圈内认识的大牛里面排一排,如果有过成功的案例或作品,则优先考虑看看,牛逼的甚至可以三顾茅庐。再不行,依靠熟悉的朋友、猎头、乃至公司内部的人士推荐,最后的选择才是招聘网站,也正因此,招聘网站上的职位通常都不太好。
这背后的逻辑是筛选人才的信息成本太高。
从这一点上来说,其实这和找对象的逻辑是一样一样的。
大部分人一定是先在身边的同学、同事、朋友中寻找,实在没有合适的,才会去相亲,但相亲的顺序通常也是熟人介绍的为主,真正通过婚恋网站找到的很少。
再看古人,在隋唐科举制出现之前是汉代的察举制,什么是察举制?就是地方官员举孝廉,推荐孝顺、廉洁的人来当官。这不就是内部推荐吗?
而在察举制之前是什么?政府能用的人无非就是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刘邦)、外戚(汉武帝)、宦官(汉灵帝)。
察举制之后是什么?九品中正制,大家如果看过《军师联盟》,可能会有点印象,简单点说,就是由当时的人力资源部对你这个人的出身进行考察,根据你的父亲、爷爷等祖辈的信息以及你自己过去的品行给你评个级,作为人才选拔的重要依据,这在现在简直是不可理喻,但在当时,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
我们在此不谈这些人才选拔制度在后来造成的问题,事实上,这在当时是中央政府最好的选择,本质还是人才筛选的信息成本过高,即使你很有才,如何把你筛选出来也是一个问题。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伯乐不常有”以及为什么总有“怀才不遇”的人了。
3、破局三板斧:多做专有信息多的事、行政扩权、打响你的知名度
既然“怀才不遇”是常态,其本质就是信息的不对称,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该如何利用这个规律破局呢?简单来说,就是要让你的才更容易被人看到(当然,前提是你必须真有才)。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专有信息?这是宁向东在他的管理学专栏中提到的概念,我的理解是难以量化以及清晰传递的信息,比如买一个盒饭,价格、份量这些信息可以清楚传递,但好不好吃就无法清晰传递,但是你如果长期订盒饭,并且清楚地记住了老板的口味,这个就是属于你的专有信息。
专有信息能够为你带来更多的决策权、信息权,因为当这个信息无法量化传递的时候,只能交由你来决策,这时候你就变得无可替代。
又比如一个别人都不愿意接的大项目,大部分都不愿意写的会议纪要或复盘文档,别人都没有你熟悉,你就成为了某个领域的专家,而老板和领导也就越依赖你。
在这个时代,最珍贵的是那种必须自己做一遍才能知道的知识。
其次,人们在研究组织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行政扩权”的概念,意思就是在职场中,你多干事,干具体的事,本身就在获取权力,而你干的事越具体,本身的权力就越大。
比如有一段时间公务机关要取消掉领导的私人秘书,很多领导一下子变得无所适从,为什么?因为很多领导的大量精力放在各种活动、会议,像订机票、订房间、具体的会议召集乃至会议讲话的起草等等,都由秘书在办理,那谁的权力更大?
优秀的秘书往往能被提拔为领导干部,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做的事锻炼了他们成为一个领导干部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水到渠成的,领导对他的依赖性越高,他的实际权力就越大。而从信息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专有信息最高的岗位,还记得前面说的老板选人的顺序吗?从身边的人找起,也是信任成本、信息成本最小的。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宦官、外戚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刨去体制内的监督机制而言,私有企业更偏向用自己人、内部推荐的形式来用人,当然,前提还是你得做得好。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可以理解怀才不遇既是正常的,却又很难成为一个常态,如果你真的怀才不遇又没有跳槽,组织迟早会把title给你,因为在本质上,提拔你,只是把你已经具备的权力确立下来,宣布出来而已。
最后,在关于人脉的文章中,我分享过“结构洞”的概念(有兴趣的点这里:你理解的人脉,也许都是错的),让自己成为圈子关系中的纽带。
什么意思呢?其实可以用前面订盒饭的例子来理解,老板喜欢的口味和商家之间只有通过你来链接,那你就是他们之间的结构洞。
是的,从本质上来看,还是“专有信息”的概念,只不过它不止可以应用于组织内部和不同领域的人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应用于你的整个人脉网络的建设。
前面提到的找工作的例子,反过来思考一下,在你所从事的领域、岗位和所在的地区,如果别人要找一个人,第几个会想到你?
提高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就是帮助别人减少信息筛选的成本,助人就是助己。
提供几个思路,也是我准备践行的:在行业论坛多发言,利用知乎、在行等平台多回答问题、认真回答问题,做一个属于自己的公众号,组建一个群,定期分享一些行业资料、人脉等.......(如果你有其他思路,欢迎留言噢)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基础设施已经非常健全,连看自行车的大妈都会使用支付宝,你也终将被到达,所以,于其抱怨怀才不遇,或简单地归结为怀才不够,不如努力尝试,用好这些基础设施。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可以说,这个时代,怀才不遇这件事终将成为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