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一个反转故事
本书开篇提到了托马斯的故事。他曾经相信通往幸福的关键在于追随自己的激情。出于对这份信仰的忠诚,他追随自己对禅宗修行的激情,来到了位于卡茨基尔山的一个偏远的寺院。在那里,他认真地进行禅宗学习,并专注于冥想和思索冗长的佛法讲座。
按常理来说,一个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工作,应该很满足才对,然而,托马斯并没有找到期待中的幸福。
于是,他坐在寺院周围的橡树林里,伤心地哭了。
那么,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托马斯”这样的人,是不是很多呢?比如有些人,为了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不断地跳槽,不断地换行业,结果,仍然不见他满意,蹉跎了岁月。
002托马斯的归宿
故事的主人公最后如何呢?
两年之内,托马斯从一个低级别的数据录入员升到了一套计算机系统的负责人的职位,而这套系统管理着超过60亿美元的投资资产。我见到他时,他所负责的系统管理着5倍于原来金额的资产。他的工作很有挑战性,但他享受这样的挑战。另外,他的工作还让他感受到尊重、有影响力,以及自主。
也就是说,托马斯从一个禅修者成功变身为IT男了。
信仰没有给他的幸福,技术给了他。
003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正确地工作”胜过“找到正确的工作”。要想找到职业幸福感,他需要的不是什么完美的工作,而是以一个更好的方式来对待现有的工作。
这是一个具有一定颠覆性的观点。确实有很多人坚持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本书作者建议大家,把工作变成自己喜欢的事。
004什么工作对于你来讲才是正确的?
作者说:不要执迷于寻找自己真正的“天职”,而要去掌握稀缺而宝贵的技能。
也就是说,作者建议我们掌握技能,这个技能要满足两个条件,稀缺,你有,别人没有;宝贵,有价值或能创造价值,通俗地讲,就是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认为,一个人完全可以通过打造核心竞争力,获得与信仰同等满足的自我实现感。
而且从现实来讲,假如你掌控不了自己的事业,那么它就会让你吃尽苦头。更糟糕的是,经济状况不景气的时候,你很可能根本找不到一个工作,如何能奢望是自己喜欢的工作?
所以,爱上自己的事业才是终极解决方案。
005如何才能正确地工作呢?
就是说如何才能打造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呢?
这是本书的主要内容了。
作者提出了4种主要的方式,就是规则一到规则四。
规则一:君子动手不动口。想什么说什么都没用,做起来才是王道。
规则二:刻意练习。成为领域内的第一人,优秀到不能被忽视。
规则三:掌握主动权。在选择职业时,不要被绩效等遮住眼光,而要看自己能获得多少主动权。
规则四:使命感。让使命感变成现实很棘手,可以小步快走,进行探索、反馈、调整。
每个规则里面作者都介绍了一些方法,大家可以结合思维导图细看。
006对我们的指导意义
第一是争做第一。战神一排的老铁都很优秀,那么谁是最优秀的?
一排的管理也很优秀,其中谁最优秀,饭饭,对吗?
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饭饭身上有很多标签,每一个她都做到了极致,就是说,别人做不到的,她都做到了。
比如早起,从12期到14期,大家都知道饭饭是早起达人,每天雷打不动四点半左右起床学习。早起达人还有吗?当然还有,可是为什么大家只记住了饭饭呢?因为她是最早的,就是这么简单。我和沐沐我们也是早起族你们知道吗?我们也5点前起啊。看到没有,这就是第一与第二的区别。
在同样的条件下,职位只能给一个人,你会给谁?
第二是不去做,然并卵。
以打卡这件事来讲,看再多遍书,学习再多的经验,都不如你写下一行字实在。有些老铁要花很长时间看书,然后觉得写不出来,其实不如一边看一边写,因为很有可能是大脑在畏难在抗拒。
我们可以把微习惯用起来,一次写一句话,三次就能写一段了。其实只要你写出来了几句话,所获得的成就感就足以支持你完成任务。
最怕的就是,你一个字都不开始写,光在那里焦虑,着急。
用复制+改写的方式试试快速打卡吧。
比如今天早上我的《少做一点不会死》的分享,1500多字,就是看序言+目录来的。
现在的分享稿,是看引言+目录+后记来的,我都没有看完全书,但并不妨碍我从书中学到知识。
我之前也没写过这样的分享,可是我做了,因为我希望也许能启发到大家,这是我的使命感;然后我做了,完成了,发现了自己的潜能,我以后就可以往这方面努力,争取成为专家。
如果我不做,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写出这么多来。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大家先看书,明天早上尽早打卡,把节奏调整过来,我们会轻松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