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问题是礼物,烦恼是菩提

问题是礼物,烦恼是菩提

作者: 芬芳玲珑 | 来源:发表于2023-12-18 22:57 被阅读0次

前段时间,老友邀约我一起参加她很喜欢和认可的一个读书会。据她介绍,这个读书会每周读一本书,此次正准备读的书是《少有人走的路》。提起读书,好友满心欢喜并热情洋溢,约我一起去感受思想碰撞的快乐。读书也是我的一大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原定上周日的读书会,因为老师出差,时间改在了这周五晚九点。12月15日读书会这天,恰逢是下大雪的第二天。库尔勒的冬天很少下雪,今冬第一场的雪下的纷纷扬扬、漫天飞舞,飘洒了一天一夜又一个白天。

看着地上厚厚的雪,我心里直犯嘀咕。这么冷的天,路况不好,不易搭车,别冻感冒了。于是,便给友人打了电话,友人在电话中很诧异我的娇嫩,下点雪就不去了?这是啥理由和借口?她说自己每周都会去,并且坚持了几年的时间。而且,那些参加读书会的朋友们,不论家住的多远,都是风雨无阻。这样看来,为了跟上好友的步伐,我也得风雪兼程了。

挂了电话,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读书会让她如此的执迷而坚持不懈?之前听她介绍,每次读书会人数只限十人,每人费用30元,感觉还是很正规。这次的费用好友说她来请客,就当是请我看电影。

出于好奇,也基于她问我的那句话:“下雪算是什么理由和借口?” 这一问,问到了根上。去见识和感受一下吧,不能辜负了好友的一片心意。于是,怀着期待的心情开启了这次的读书之旅。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它出自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他诚恳又充满勇气地第一次说出了人们从来不敢说的话,提醒了人们从来不敢面对的事,这就是: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斯科特激励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不要逃避。直面问题,我们的心智就会逐渐成熟;逃避问题,心灵就会永远停滞不前。

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富兰克林说“唯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

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回避问题、逃避痛苦。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艰苦的旅程。这注定会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问题和痛苦——使得人生苦难重重。

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之处在于,一旦我们领悟了这句话的真谛,就能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实现人生的超越。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了人生苦难重重的事实,那么我们就会释然,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却不愿意正视人生的苦难。他们一遇到问题和痛苦,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抱怨自己命苦,仿佛人生本来就应该既舒适又顺利似的。他们哀叹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麻烦、压力和困难,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为解决问题而努力,我们的思想和心灵就会不断成长,心智就会不断成熟。

我们的心灵渴望成长,渴望获得成功而不是遭受失败,所以它会释放出最大的潜力,努力将所有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面对问题,智慧的人不会因害怕痛苦而选择逃避,他们会迎上前去,坦然承受问题带给自己的痛苦,直至把问题彻底解决。

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人格失调症患者则不愿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与外界发生矛盾时,神经官能症患者认为错在自己,人格失调症患者则把错误归咎于旁人。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

所谓自律,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自律的基础。因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时,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自律是自我照顾、自我珍惜,而不是自暴自弃。

不能及时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就会像山一样横亘在我们心中,阻碍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我们必须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

要让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自我调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

放弃人生的某些东西,一定会给心灵带来痛苦。9岁的我贪恋风驰电掣,不肯放弃一时的快感,来换取转弯时的平衡,最终让我体会到:失去平衡远比放弃更为痛苦。我想不管是谁,经过人生旅途的急转弯时,都必须放弃某些快乐,放弃属于自己的某一部分。除非永远停留在原地,中止生命之旅,否则这样的放弃是不可避免的。

想让别人听你的话,就要采用对方能理解的语言;想让别入满足你的要求,要求内容就不能超过对方承受的限度;想让对方有所进步,首先就要进行自我完善,这样才能找到沟通的最佳契机和方式。行使爱的权力,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有时甚至要冒很大的风险。你的爱越深,就会越加谦虚,而不是自私和傲慢。

斯科特在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对爱做出了深刻剖析,认为爱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关注。我们爱某个人,一定会关注对方。进而帮助对方成长。体现关注,一种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倾听”。爱不是感觉,是实际行动。真正懂得爱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约束,以此促进对方心智的成熟。

真正以爱为出发点的人,总是致力于自我完善,让自己具备起码的道德和智慧,然后才会行使批评权。他们深知肩负的责任。爱使他们勇气倍增,敢于面对任何考验。相应地,强大的责任感,会使人更加谨慎而沉稳.也可以这样说,唯有真爱带来的谦逊和诚实,才能使我们勇气倍增,使我们在行使权力时游刃有余,也更加接近我们心中的上帝。

问题是礼物!问题是烦恼转菩提的契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开启我们走向心性成熟之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不但是一项复杂和艰巨的任务,而且是毕生的任务。你会选择一条这样《少有人走的路》吗?

相关文章

  • 烦恼与菩提

    烦恼和菩提, 是一不是二, 迷了是烦恼, 觉即是菩提。 ——诚诚

  • 问题是礼物

    “问题,其实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的经验。”这是我在《亲密关系》里看到的一句话,这句话除了适用于两性关系里,还适...

  • 【解疑释惑之十】

    ,有人说:“烦恼是菩提“,“烦恼是佛法”。此话有道理吗? 烦恼是菩提的说法有经典根据,有合理的解释,“烦恼是佛法”...

  • 祝小叶:10年瓷砖电视背景墙传奇人生的365天连载(275)~烦

    2017年12月3日 星期天 晴 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小烦恼小菩提,大烦恼达菩提。 如果你想证...

  • 问题和答案

    问题和答案是同时存在的, 烦恼和菩提是同时存在的, 所以烦恼即菩提, 只是烦恼和菩提同时存在于不同的纬度世界, 就...

  • 烦恼菩提

    有人说“一烦恼一菩提”, 什么是菩提, 百度一下, 菩提是觉悟、智慧。 所以烦恼的背后是智慧。 真的就是阴阳同体。...

  • 烦恼的根源是自己

    今日阅读447:烦恼的根源是自己。 古人云: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 烦恼的根源,全在自己,一念痴迷,就是烦恼;一...

  • 不要怕失败

    佛经里有一句话:“众生以菩提为烦恼,菩萨以烦恼为菩提。”或说“烦恼即菩提”,意思不是烦恼等于菩提,而是说对于有慧心...

  • 烦恼即菩提

    菩提是智慧的意思,“烦恼即菩提” 是说烦恼就是智慧。 为什么烦恼就是智慧呢? 人活在世上就会有烦恼,就会遇到让人焦...

  • 烦恼即菩提

    佛陀讲的“烦恼即菩提”。 菩提是智慧,烦恼是麻烦,你这个烦恼不来,怎么会显示出你有智慧呢? 只有碰到很多烦恼,你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题是礼物,烦恼是菩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qz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