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反观自己

反观自己

作者: AI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 来源:发表于2024-04-12 13:13 被阅读0次

工作不如意,我们可以换工作。爱人不称心,我们可以换爱人。性格不适应社会,我们却不那么容易更改性格。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我想说,也许我们可以尝试改变和人互动的方式。因为,改变别人不可控,改变自己却相对可实现,并会引发他人的变化。

哈哈,看到这儿,发现上当了吧!改变他人,那是建立在自我变化的基础之上呢!

在此,我先分享两条关于“改变”的黄金法则。

法则一,想要改变对方,首先要放弃让对方改变的意图。

法则二,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已发生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它们对我们的影响。

在个案咨询中,会更清晰了解到很多人有想要别人为自己改变的潜在需要,甚至,为了去改变别人,花费了高昂的代价。比如把自己的生活弄得糟糕透顶,引发他人的内疚;比如去威逼、利诱他人,让对方不得不就范,但良性关系不得持久,最后关系破裂。

有人说,TA怎么可以如此对待我,我对TA是那么用心良苦,为TA做了一切我可以做的事,我的心很受伤……于是,常以泪洗面,寝食难安,生活不能进步,他人也远离自己。

有人说,结婚前TA不是这样的,为什么TA不能像以前那样呢?我无法理解,也不甘心……于是,和对方争吵怨怼,在水生火热中愈加不和。

有人说,我希望TA能主动一些对我,TA怎么老是这样被动和回避呢?我接受不了……于是,隐忍自伤,不知怎样继续关系,彼此处在关系的僵局。

有人说,孩子怎么总是这样调皮顽劣呢?我怎么会生了这样的一个孩子……于是,努力地批判和狠心地惩戒孩子,让孩子和自己更加疏离。

也有人说,为什么我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为什么我有着这样的父母……于是,用心地痛狠父母,痛恨家庭,痛恨着那个出生于那家庭的自己,也让自己找不到自己有价值的存在。

……

是啊,那些让我们不满的,都是客观现实、心理现实。然而,仅有不满也无济无事,

不是吗?

认知心理学派著名的情绪ABC理论说,A是引发人情绪的事件,B是人对事件的看法、解释、评价,C是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结果。通常,当我们不想要C的时候,便会找A的毛病,尤其会殃及与创造A有关的人。所以我们每天疲于奔命,去努力改变与A相关的人、事、物。可是我们不知道,只有B,是我们唯一可以完全掌控和改变的。

人不是被事件本身所困扰,而是被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着。

我们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样一件事,为何人的行为反应会不同?就在于人对事情的诠释是不同的。与其苦苦去改变外在的事物,不如先专注于改变自己的内在来得省事省力和有效。

一切的发生,皆有源头。而一切的变化,也必缘起于自己的内心。

想让TA回到身边,问问自己,自己怎样的付出和付出什么,才是对方需要的?有没有因为担心失去,过牢地抓紧了对方,让对方无法自在呼吸……

想让TA回复结婚前的样子,问问自己结婚前是什么样子?有没有现在觉得应当得到好的对待,变得单纯享受和挑剔,而忘了回赠你对TA的关心……

想让TA主动一些对待,问问自己有没有或抱怨指责,或冷淡隔离,有没有多尝试主动适度给予,以及由衷表达内心的需要……

想让孩子乖巧懂事,问问自己有否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有否给TA爱与自由,界限和规则……

想看到更好的自己,问问自己有否更多地理解自己,无条件地爱自己,尊重自己……

相关文章

  • 反观自己

    前天和嫂子的聊天,通过昨天的学习发现有些不足之处,我看到马希尔和犯人的谈话步骤是1.体会对方感受,(心情和...

  • 反观自己

    学会低头弯腰, 方知何为谦逊。 学会缄默忍让, 方知何为包容。 一颗桀骜的心啊, 好似不羁的野马, 需要时时驯化。...

  • 反观自己

    那年轻的生命,即将被岁月的刀锋,雕刻的满目苍痍,我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它在浩荡的人世间,颠沛流离。然而这并不可...

  • 反观自己

    发觉自己经常都会因为环境,事物,人而影响心情。比方说煮饭,我希望煮饭就是能够安安静静,专心一致地去煮做饭,但是经常...

  • 反观自己

    孩子因为好奇,拿起姥姥装四月初八祭供用品的塑料袋,姥姥怕孩子因为不懂这些东西的意义,给弄坏了,就赶紧制止。结果是孩...

  • 反观自己

    我很重视别人的态度眼神一举一动,从而判断对方是否喜欢我,如果发现对方不喜欢我否定我嘲笑我,如果是我的亲人我就会愤怒...

  • 反观自己

    1.容易放弃,凡事不能坚持不懈,比如自律,比如一些问题的解决……遇到小事小挫折就容易放弃,不能越挫越勇,不能勇往直...

  • 反观自己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

  • 反观自己的生活

    我特讨厌,进入自我忧郁的状态,那种状态难以割舍的过去,就是随之而来。 我越是讨厌,越是经常出现,我就在自我治疗,其...

  • 透过实验反观自己

    实验(一)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做了一个关于狗的实验。他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加难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反观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zh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