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彩虹天堂
你们真的误解同性恋群体了!

你们真的误解同性恋群体了!

作者: Phoenixtv生命密码 | 来源:发表于2017-06-01 18:01 被阅读54次

上期节目讲到,部分同性恋群体因为外界认同感与自身认知度缺失而倾向于选择“扭转疗法”这类不合理的“治疗手段”来“治愈疾病”,实际上,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把“同性恋”从疾病名单中移除。且现有研究表明,性倾向或许与脑内机制有着一定联系。

本期生命密码将展示一系列相关科学研究成果,通过实际操作带领大家更科学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性恋群体。

专家信息

性与性别学者专家 方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周雯

中国科学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陈科璞

人类可以通过嗅觉“分辨性别”吗?

在人类生物学中,有一组研究话题颇受各方关注,众所周知,性信息素是带有性信号的化学物质,许多动物的求偶行为就主要依靠信息素来促进。牠们能够嗅到并解码另一方释放的信息素并互相吸引,完成性行为。那么人体内有无类似信号素或激素存在,能通过嗅觉进入大脑与我们的性别感知产生关联呢?

2001年,瑞典斯德哥尔摩Karolinska研究所的神经学家Ivanka Savic发表了一篇名为《Smelling of Odorous Sex Hormone-like Compounds Causes Sex-Differentiated Hypothalamic Activations in Humans》的研究报告,实验中她把人体暴露于雄甾二烯酮(androstadienone)中,监测他们前下丘脑的反应,得出结论表明雄甾二烯酮激活了异性恋女性和同性恋男性的这一部位,但是对异性恋男性和同性恋女性无效。此后她发现雌甾四烯(estratetraenol)具有正好相反的效果。雄甾二烯酮存在于男性的精液和腋下,可提升女性的情绪状态,对男性却起相反的作用;雌甾四烯最初发现于女性的尿液中,可提升男性的情绪状态。

暴露于雄甾二烯酮的女性脑成像

暴露于雌甾四烯的女性脑成像

暴露于雌甾四烯的男性脑成像

人体激素如何辅助分辨性倾向?

2014年,一篇名为《Chemosensory Communication of Gender through Two Human Steroids in a Sexually Dimorphic Manner》的研究在CurrentBiology正式发表,这项研究由中科院心理所周雯研究组和蒋毅研究组合作进行。

研究组使用了两种典型的人体激素作为实验素材,雄甾二烯酮(androstadienone)和雌甾四烯(estratetraenol),这两种激素被公认有作为人类性信息素的可能。实验招募了异性恋者和同性恋者共计96名,男女各半,请他们观看在屏幕上行走的光点小人,并判断其性别。每个光点小人由15个点组成:其中12个表示人体的主要关节,另外3个分别代表盆骨、胸部以及头部,每个光点小人的行走步态介于稍偏男性化至稍偏女性化之间。

Illustration of PLWs Used in the Gender Identification Task

受试者在连续三天的相同时间段参加实验,每天的实验任务相同,但三天分别接受了不同的嗅觉刺激。三天中使用的嗅觉刺激为:含有雄甾二烯酮的丁香花油溶液、含有雌甾四烯的丁香花油溶液、丁香花油溶液(空白对照)。研究者表示,这三种溶液都具有相同的丁香花气味,受试者并不能区分它们的异同。

实验结果显示,闻取雄甾二烯酮时,直女倾向于将光点小人的性别判断为男性,而对于直男则不起作用。相反,闻取雌甾四烯时,直男趋向于将光点小人,直觉为女性,而对直女则不起作用。有趣的是男性同性恋者的反应模式与直女高度相似,雄甾二烯酮可以激活异性恋的女性和同性恋的男性的下丘脑。

Androstadienone- and Estratetraenol-Induced Visual Gender Judgment Biases

现在的同性恋越来越多了吗?

现代社会经常有人说,同性恋越来越多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大量的研究和调查显示:无论一个社会对同性恋采取什么态度,他们都只占3%到5%的比例。而现在“多”,只是它的可见度提高了。但实际上从总体数字来讲,并不会有什么值的变化。并且男同性恋多还是女同性恋多的分别占比在理论上也不会有太大差距。

另一方面,对同性恋来说,出柜一个艰难而不得不做的决定。他们担心对父母造成极大的伤害,也担心遭到歧视。有些人一生都没有勇气公开自己的身份,戴着面具,生活成被社会期待的样子。近年来,服务性少数群体的公益组织越来越多。他们不仅帮助同性恋解开心结,承认自己表达自己,也在努力让整个社会都不再有异样的眼光。同性恋亲友会就是这样一个组织。

中国历史上曾有同性恋“流行”现象吗?

从古至今同性恋群体一直存在于社会之中,史书里有记载的所谓的名人的传说、宫廷的故事,如断袖之癖等等,很少有歧视之意。反观西方,在欧洲中世纪的时候,因为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同性恋为犯罪,到了心理学发展起来,特别是亚里士的时代,他把这些同性恋,还有所有当时被宗教所排斥的性关系,都归入到了变态,也就是病。这是同性恋在西方由罪到病的过程。

在中国,受后来引进西学的影响,于是将同性恋归为病的概念。到了后来,在西方六七十年代,性解放运动开始去除这些污名,认为同性恋和异性恋是一样的,是平等的。接着在中国也慢慢地受这样影响,到了九十年代,也开始有了这样的平等运动。

结语

这次走访中科院,我们找到了一些大脑与性取向相关的线索。但是关于同性恋的是如何造成的?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依然有太多的未知与争论。而这其实是生物本质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的两个大的学术流派的争议,我们可能永远找不到一个答案,所以我们称之为斯芬克斯之谜。绝大多数的人普遍认可,这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

事实上,当我们讨论同性恋成因的时候,可能就带着一种歧视。因为对于所谓的常态,多数人并不会去讨论它的成因。

同性恋群体需要的,是社会的认同,是拥有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权利,而不是去想如何去通过各种方法扭转自己,希望我们的节目能对他们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 你们真的误解同性恋群体了!

    上期节目讲到,部分同性恋群体因为外界认同感与自身认知度缺失而倾向于选择“扭转疗法”这类不合理的“治疗手段”来“治愈...

  • 我是同性恋,有错吗?

    很多人都很歧视同性恋,但是你们真的了解这个群体吗?如果你问我有没有喜欢的女孩子,我会很自然的告诉你我是同性恋,没错...

  • 咦?大家都是异性恋,你怎么搞同性恋?

    文/嘟嘟 可能有些异性恋朋友对同性恋群体不是很了解,所以充满好奇和不解。今天,我就跟你们聊一聊同性恋是...

  • 不“同”的爱人|《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我们不一样

    在中国,同性恋这个话题多少还是敏感的,同性恋群体属于弱势群体。 现在这个信息社会,电视、电影、新闻、网剧关于同性恋...

  • 你们误解我了

    那年的冬天,特别冷。 我拉着比我小两岁的四弟,在里凛冽的寒风中到处转悠,希望借走动的力量暖和暖和身子。我们俩兄弟手...

  • 同性恋如何面对父母催婚

    我国目前同性恋婚姻还没有合法化,同性恋这个社会边缘群体具有隐蔽性,有多少同性恋愿意站在阳光下,又有多少同性恋在黑暗...

  • 我曾经是“拉拉”

    LGBT群体,是女同性恋者(Lesbians)、男同性恋者(Gays)、双性恋者(Bisexuals)与跨性别者(...

  • 女同的身份认同

    在一个异性恋群体为主的社会,同性恋群体如何进行自我身份认定。他们会觉得自己同性恋是基于基因还是基于选择呢?本文主要...

  • 我的英国黑人Gay友

    来英国之前,我对“少数群体”的了解很浅薄,仅仅停留于同性恋人群。这倒不是因为我对同性恋群体有特殊的偏好,而是因为我...

  • 请给予同性恋更多的关爱

    最近认识了一位同性恋朋友,让我对这个群体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性恋是受社会排斥的,认为他们变态,心理扭曲。其实不是,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们真的误解同性恋群体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ybe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