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夜晚》原本可能是马凯导演第二部上院线的电影,由于种种原因,大陆观众可能没有机会在大银幕看到他的成名作《中邪》。
和很多导演一样,第一部作品火了之后,第二部的创作会夹带很多私货。在《了不起的夜晚》里,观众看到了马凯导演很多私人化的表达,比如他拍短视频的经历、在横店做横漂的经历,这些私人化的表达喜欢的人会很喜欢,厌恶的人也会很厌恶。
观众对于横漂,其实是无感的,毕竟小人物追求梦想的地方,又不只是影视城。所以我们看到尔冬升导演《我是路人甲》、周星驰导演《新喜剧之王》口碑纷纷不及预期。或许是这些在行业食物链顶端的大人物们,少了几分一线的经验吧,拍出来的东西,带有一种向下俯视的姿态。
相比之下我觉得《了不起的夜晚》更接地气一些。我在跟过几个剧组之后,就很能明白导演在影片里埋的很多私人梗。生活制片天天放饭、灯光组操着河南口音、化妆组盯着屏幕拍照片等等,这些很细的环节,干过的人会懂。
横店的经历,给马凯提供了创作的养料,成名之后,他迫不及待地想把他的梦想、情怀以及那些年小人物的经历告诉观众。可惜想讲的内容很多,观众却未必能理解和接纳。
在之前的演讲里,马凯说自己想拍一部开朗的恐怖片,这个定位很好,于是我们看到了一部高概念低成本作品《中邪》。没上过大学的他,算不上科班出身,但他的阅片量以及在横店做横漂的经历,却给他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80、90年代的小镇青年,或许都有一些相似的童年经历。得益于盗版内容的泛滥,以及学业压力还没那么大,他们有大量时间去观看很多影片,香港、好莱坞对那一代内地创作者带来了很深刻的影响。后来我们看到了周星驰的头号粉丝卢正雨、教授易小星、导演小策以及导演马凯。他们的作品里,能看到很多时代的影子。
说回《了不起的夜晚》,我还愿意把这部电影称之为一部高概念作品。三个即将失业的自媒体创业者,孤注一掷来到影视基地,受人之托准备拍一部炒作纪录片。在一个恐怖片剧组里,我们看到了戏中戏不断反转,喜剧元素与惊悚氛围相互交替。最终故事的落点还是兄弟情深,虽然有些俗套,但我还是很买账的。
我身边有很多同龄人,曾经会把横店演戏当作影视梦想的终点,但短视频的出现对这些有影视梦想的年轻人而言,让他们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进行创作,不用在剧组里当龙套就可以自己做主角。从剧组到短视频,是很多小镇青年梦想的变化历程。
马凯真的很了不起,用一部伪纪录惊悚片串联起了众多极具当下性的社会热点,惊叫当中带着惊喜。近十几年中国电影蓬勃发展,小镇青年从被嘲讽的对象,变成拉动票房的核心群体,再到后面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小镇青年已经不再是电影宏大叙事下的主要受众。就像电影里范丞丞三人组一样,他们原本可能只是大城市里的建筑工、外卖员、快递小哥,短视频的出现,让他们有了自我表达的机会。
单从这一点看,《了不起的夜晚》就是一部极具当下性的好作品。
剧情的高概念之外,是演员的“高混搭”,草根出身的马凯,在易小星、孔连顺的加持下,又有了蒋龙、梁龙、蒋诗萌的加入,喜剧元素涵盖了早年互联网创作者、戏剧大赛新星以及东北摇滚天王。这种组合对于当下观众而言,确实够新奇,但这些表演风格和整个剧情一起都乱糟糟的,导演对不同风格演员的把控,还要继续提升。相比之下,范丞丞确实又些突兀,虽然他贴上了胡子,但近景推到脸上的时候,还是太干净太稚嫩了,比起其他两个演员,不够接地气。
当下电影市场,从创作到宣发,都越来越精细,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电影像是一个快餐产品,虽然好看的多了,但口味比较单一。在看了各种电影作品之后,我会发现这种轻松、脑洞大开的电影很适合我。2023年了,还能看到80后在为年轻人的梦想摇旗呐喊,这或许就是电影院至今还能感动我的一个原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