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们分析《台阶》一文中父亲的形象。
当读到“因为沙子多的缘故,父亲要了个板刷刷拉刷拉地刷”一句时,孩子们竟哈哈大笑起来。
我没有笑,等孩子们笑完了,我说道:“儿时,我的父亲也曾用刷子洗脚,当时的我觉得不可思议,心想:用刷子刷脚得多疼啊。后来,随着年龄增大,读的书越来越多,见过的’父亲’也越来越多,我也慢慢明白,原来,很多的’父亲’都会用刷子洗脚。”
看到孩子们渐渐平静,并跟着我的讲述情绪明显有了变化,再不是刚刚那种嬉皮笑脸。
看着孩子们的状态好了,我们又继续文中父亲的形象分析。
对于孩子们来说,文中的“父亲”不过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即使是中国一代朴实又坚韧的农民的代表,他们也理解不了其中真正的含义。
我不能说我的理解有多深刻,但是最起码我见证过“父亲”的生活经历,懂得其中的不易,而孩子们没有,所以,当他们笑得时候,我没有斥责他们。因为,“无知者无畏”。
我没有告诉孩子们,我的母亲也曾经用刷子刷脚。我也看到过母亲脚上裂开的口子,以及里面钻进去的黄土。
因为我知道,即使说了,孩子们也只是沉默一会,很快就会忘却。只有当岁月沉淀,当他们也在生活中见到或者经历了用刷子洗脚,他们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心酸。
用刷子洗脚的一代人已经老去,但朴实又坚韧的人依然很多。为了心中的期待,他们辛劳而执着。
不过,还是希望孩子们不重复父辈们这辛苦,将来能够轻松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