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平凡的现实里丰润灵魂

在平凡的现实里丰润灵魂

作者: 唐风汉韵1970 | 来源:发表于2023-10-12 17:16 被阅读0次

于我而言,这是一篇必定要写的文章。事实上我也确曾围绕《平凡的世界》陆续写过不少文字。

新版中职语文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出现了《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这个版本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而不像以前的老教材那样各省组织。以教材的方式用一整个单元的空间组织学生阅读一部长篇文学作品在我三十余年的教学记忆中可是第一次。因此姑且不说自己“资深文学爱好者”的身份,即使单纯从语文教师的角度也必须认真写一点文字。

图片源于网络

01、我与《平凡的世界》

大约十年前我写过一篇读书笔记《经典,涤荡我们的灵魂》陈说自己读完此书后的感受,也不止一次在课堂上对一级级学生推荐阅读路遥。我给他们说真正读过《平凡的世界》青春就不会荒废甚至未来的人生路也因此少了许多迷茫……

从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至现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已经记不清自己到底读过多少次。几乎隔一段时间就会拿出来阅读,读一次有一次的感受,每次阅读都像第一次读那样激动和痴迷。不谦虚地说我也算一位热爱读书的人,古今中外的书也算读过不少,但从来没有哪本书能像它一样让我爱不释手:于我而言,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它简直就是我生命的“加油站”和“助推器”,每当我陷入迷茫或者焦虑的沼泽无法自拔的时候,它总能让我的心灵从痛苦甚至抑郁中得到抚慰,就像一个暗夜里的独行人突然看到前方一条光明的缝隙,内心突然就有了温暖和勇气。

有人说它是生命的灯塔。我说它是我青春的“圣经”而作家路遥无疑就是我灵魂的“专职抚慰师”。

我第一次接触到《平凡的世界》是1991年,那年我刚从偏僻而又贫苦的乡村考到泰安师专中文系。当时不要说对这本书,就连作者路遥也几乎一无所知,只是偶尔听舍友扯闲时谈到电影《人生》,然后就有人怂恿我应该读一读《平凡的世界》,他说作为中文系学生怎能不读路遥更何况你还是位文学爱好者。

我一头钻进这本书,当时的我并没有料到这一钻竟然就完全陷了进去,一陷就注定一辈子。如果说迷茫和焦虑是一片沼泽,那于我而言这本书就是另一片沼泽,是我沉浸其中被震撼被感动被温暖被幸福的巨大的沼泽:有光,有热,有鞭策,有激励,有温暖与幸福的高歌与欢笑,有痛苦与愤怒的共鸣与哭泣……

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自己,找到了身边人的影子。少安、少平、金波、顾养民、郝红梅、润叶、润生甚至田晓霞!除了这些同龄人,我还在身边找到了田福堂、王满银、孙玉亭以及金俊山、金俊海还有那位风流女人王彩娥……

这些人分明是在文字里却又似乎不只生活在文字里,他们就在我身边,我几乎天天都看着他们的面孔听着他们的声音;分明是作家路遥塑造了他们,却又似乎是他们蛮不讲理地绑架了路遥逼着路遥塑造了他们;我哪里是读书,分明是他们从书中走出来或者说我本来就在这书本里!

“坐立不安”这个词我一直以为是形容人忐忑或者焦虑才有的样子,读到这本书我才发现人一旦完全沉浸到某种情境无法自拔甚至癫狂的时候,也往往呈现出“手足无措”“坐立不安”甚至“六神无主”的样子,像傻子像呆子像神经出了毛病时哭时笑完全不能自已。

无声垂泪,掩面而泣到痛哭失声,这绝非煽情,我知道这话说出来很少人能理解,但它确确实实就是我第一次读到它时的那种状态,三十年过去了,我现在想起来内心除了感动还多了一些酸楚——感同身受,又有多少人能够从凝固的文字里真正地感同身受!

 “房上的檐水滴答下来,盆底上的菜汤四处飞溅。他扭头瞧了瞧:雨雪迷蒙的大院坝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铁勺刮盆底的嘶啦声象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血涌上了他黄瘦的脸。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溅了他一脸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了下来——唉,我们姑且就认为这是他眼中溅进了辣子汤吧!”

        不知怎的,我对这一段文字毫无抵抗力,每一次阅读都让我热泪盈眶——也许,这样的文字唤醒了我痛苦的回忆?

我眼前又浮现出自己当年上高中时的情景:在县城细雨迷蒙的柏油路上,自己吃完饭往学校里赶,大约七八块钱一双的运动鞋脚后跟早已磨破了洞,但由于没鞋可换,也只能用鞋垫子堵塞凑合,雨水钻进鞋里,浸泡着袜子,脚就挣扎在这粘粘乎乎的泥泞里,看着路上的行人,自己当时的心里为什么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忧伤?

高三的下学期,离开原来学校的那些哥们转学到另一所高中的我,每到周末的最后一顿饭,口袋里早已没了一分钱,到了吃饭的时候,同学们都兴高采烈地去伙房打饭,自己却趴在桌子上装做埋头学习的样子,有同学招呼时,还得装出一副认真的神情,“嗯,你先走,我非得干掉这道题。”当同学走尽,自己迅速拿起早已装满开水的塑料杯,悄悄地溜出学校,徘徊在野外的小路上,用开水打发别人吃饭的时光,欺骗自己早已抗议多时的肚子,看着路边长得旺盛的白菜和萝卜,自己为什么会产生拔来塞到嘴里的冲动?

晚上,躺在缺少床板只能用几根木棍临时凑合的木床上,不敢翻身,生怕一不小心会压断木棍掉到地上的自己,睁着大眼望着黑黑的宿舍,听着周围同学香甜的鼾声,为什么总想痛快地放声哭泣?

        读着小说,读着孙少平的贫困与寒酸,读着因贫穷而过分敏感而又自尊的少年的种种表现,我分明找到了自己!找到了青春时期那内心自卑所以处处自尊的影子!

从孙少平、郝红梅的身上,我分明看到了我的青春——那不再是模糊的虚泛的,也不再仅仅是什么诗意的或者痛苦的,而是忧伤伴随着成长、欢乐伴随着迷惘、焦虑融合着渴望、甜美交织着凄楚的青春啊!

还有当孙少平突然得知他的挚爱田晓霞牺牲消息时的文字更是让我忍不住泪流满面乃至痛哭失声——

  对孙少平来说,真正爆炸性的新闻是紧接着这条消息的另外几行字——……又讯:本报记者田晓霞发出这条消息后,在抗洪第一线为抢救群众的生命英勇牺牲……牺牲?我的晓霞……

        孙少平一下把右手的四个指头塞进嘴巴,用牙齿狠狠咬着,脸可怕地抽搐成一种怪模样。洪水扑灭了那几行字,巨浪排山倒海般向眼前涌来……他收起自动伞,在大雨中奔向二级平台的铁道。他疯狂地越过选煤楼,沿着铁路向东面奔跑。他任凭雨水在头上脸上身上漫流,两条腿一直狂奔不已。他奔过了东边的火车站。他奔出了矿区。

        他一直奔跑到心力衰竭,然后倒在了铁道旁的一个泥水洼里。东面驶来的一辆运煤车在风雨中喷吐着白雾,车头如小山一般急速奔涌而过——他几乎和汽笛的喧呜同时发出了一声长嚎……

         当他接到晓霞的爸爸发来的电报来到晓霞的家中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桌上那个带黑边的像框。晓霞头稍稍歪着,烂漫的笑容象春天的鲜花和夏日里明媚的太阳。那双美丽的眼睛欣喜地直望着他,似乎说:亲爱的人!你终于来了……

         像框上挽结着一绺黑纱。旁边的玻璃瓶内插几朵白色的玫瑰。一位老人罗着腰坐在沙发上,似乎象失去知觉一般没有任何反应。这是晓霞的父亲。

         孙少平无声走到小桌前,双膝跪在地板上。他望着那张亲爱的笑脸,泪水汹涌地冲出了眼眶。他扑倒在地板上,抱住桌腿,失声地痛哭起来。过去,现在,未来,生命中的全部痛苦都凝聚在了这一瞬间。人生最宝贵的一切就这样早早地结束了吗?

优秀的作品最容易引人共鸣。人类内心总有柔软的情感共通,优秀的作家就用手中的笔直指这柔软的角落,让人们用热泪滋润自己被生活磨砺得日渐粗糙的灵魂庄园。

回顾自己大半辈子人生路,临近退休的我清醒地认识到这一路虽然走得挣扎而又平庸,内心却有意无意地重复着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的影子,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作为一个世代以种地为唯一出路的农民子弟,少安和少平所经历的苦难自己是那么熟悉,即使没有亲历却完全等同亲历,因为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姐妹我的周围邻居差不多都曾经经历过这样的日子。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生。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人间的这一趟旅行注定平凡,喜怒悲欢走过,也不过在同一个舞台上演绎不同的剧本而已。但正如孙少平那样,平凡的是生活,是现实,是际遇,是结局,但我们的内心却完全可以拥有独特的不平凡的东西。

这本书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几十年过去,它已经完全溶进我的血液渗透到骨髓里,成为血肉成为骨骼甚至成为灵魂的支撑,除了它,还真没有哪本书能如此深刻地走进我的生命,而我也无形地受到这样那样的影响,从生活到工作,从现实到文学处处都有它的影子。

2021年我的长篇小说《第99次回眸》出版后,不少文友乃至陌生的读者反馈说读出了《平凡的世界》的感觉,他们出于友情的客套或者鼓励甚至说从文字的细腻与生动方面甚至更令人震撼——我当然理解这种夸赞完全是出自友情,但我又能理解这份友情评论背后某些真实的东西。正是这种真实让我欣喜,尽管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作品根本不敢和《平凡的世界》或者刘震云的《塔铺》相提并论,但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某些内容或者滋味能被敏锐的读者捕捉肯定是件值得幸福的事儿。

02、它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

有人说它是一部全景式描绘中国改革开放前图景的巨作,有人说它不仅仅属于文学还属于时代属于政治属于历史。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职生名著名师导读丛书概括得相当准确,请允许我一字不变地抄在这里——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以生命为代价,以血为墨,为我们弹拨的一曲生命的绝唱。它关心的是青年人与时代的关系,关注的是青年人的发展与命运,回答的是青年人的人生课题,昭示的是时代的青年 群体精神,凸显的是一代奋斗青年的群体形象。可以说,书中传递出的这种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 、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是青年人所需要的,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平凡的世界》当然首先是文学的,但它同时又是时代历史的烙影,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某个特定时期全方位的现实绘,不论对个人、家族还是整个国家和民族,苦难并不可怕,但我们不应缺少直面苦难的勇气。如果说一味地回避是一种怯懦,刻意的粉饰则是丑陋和罪恶!

3、今天我们还有没有继续阅读的必要和意义?

我看网络上有一种观点说《平凡的世界》出版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距离今天已经过去接近四十年,重读这样的作品还有没有意义。有一种声音说这部书文学艺术性差,写作手法和结构模式老套,所呈现出来的内容和当今青年的现实生活和精神追求隔膜严重,很难吸引年轻人的阅读热情,这样的书似乎没有推荐阅读的价值。

真是这样么?

一部书的价值当然离不开文学艺术性,文笔、结构乃至叙述模式确实是它魅力所在,但我们如果只从这些方面谈论而忽略它的整体价值显然不可取甚至有点买椟还珠的嫌疑。

时下文学尤其网络文学日渐浮躁,为了流量而刻意媚众媚俗编造刁蛮公主嫁给霸道总裁的套路固然让资本赚得盆满钵满,但在赚取流量同时却也给尚不成熟的年轻人内心植下了拜金攀贵的铜臭意识,塞满他们脑子的生活图景似乎动辄“游艇”“私人飞机”“花园别墅”挥手就是几个亿的奢靡之气,也许写作者意淫这种图景只为了流量经济“胀满了口袋”,可此风无形中却掏空了年轻人的清醒和理智,这种严重脱离现实的编造之风如果不加约束会腐蚀扭曲一代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不让学生阅读《平凡的世界》这样的经典名著,难道就任由资本操控下的精神鸦片毒害我们的未来?

还是让我们听一听清华大学校长对清华大学准新生的忠告吧——

作家路遥用毕生的心血写就的《平凡的世界》,展示了一幅宏大的普通人在时代大变革中所走过的既平凡又壮美的人生画卷。人生的奋斗,理想的追求在不同时代都是相似的。希望你们来到清华园之前,利用假期认真阅读这本书。

4、荣誉的桂冠

《平凡的世界》1986年出版,1991年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1999年入选“感动共和国50本书”。

20世纪末中科院一项“对国人影响最大的28部图书”调查里,它是唯一一部入围的当代文学作品,排名仅次于《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名著。

2000年7月,它被评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

2018年9月,它被选入“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2019年,《平凡的世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它不光是畅销书还成为长销书。

创作这部长篇巨著的作家路遥虽然生命定格在42岁,但他通过自己的作品让精神生命在时间长河里无限延伸,他也先后获得其他作家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荣誉:

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他“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

2019年9月25日,路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5、大咖们这样说

在列举那些专业的主持人或作家之前,先引用两位文学界以外大咖的评价,这些话与其说是评论《平凡的世界》,不如说陈述自己从这本书里汲取的能量。这两位大咖都在自己的领域里创造了“神话”,但在创造“神话”之前,没有人知道是谁给了他们“一道光”。

第一位是大企业家潘石屹。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看了7遍,每次读的时候都是我最困难的时候,他给我很多力量,尤其是爱的力量,我感受路遥就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知己。每天晚上看着看着就哭了,每一次的人生低谷,觉得这个坎过不去了,我都要拿起来读一遍,以至于每个细节都记得很清楚。”

不管创业成功后的潘石屹引起多大的争议,但在他创业最艰难时期竟然依靠一部书支撑下去,这部书该具有多么神奇的力量啊!感恩的是潘石屹,创造神奇力量的作家叫路遥。

第二位大家就更熟悉了,他叫马云。

马云曾经回忆当年说过的一句话:你看路遥没考上大学人家还考,我也得回去考大学。这句话,是马云在看完了路遥的《人生》这部小说后,对家里人说的。多年之后,马云激动地说:

“18岁时,我在蹬三轮打零工,因为路遥和他的书,我才看到希望,从此改变了我的一生!

试想蹬着三轮打零工的18岁青年马云,刚刚经历了高考的失败,前途迷茫,人生处在彷徨的十字路口,自己该干什么又能干什么,未来的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诸如此类的问题肯定困扰着他,如果拿《平凡的世界》相比,这不就是书中孙少平的处境吗?不管是《人生》中的高加林还是《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这些人物的选择肯定影响了他,所以才有了创业成功后的马云如此激动的感叹。

至于文学界内的专业人士对路遥以及作品的评价就更高了。

图片源于网络

“有太多太多的人,在孙少安、孙少平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路遥给一切卑微的人带来了希望、勇气和光亮。他让我们知道我们是谁,可以走多远。”在评价《平凡的世界》时,董卿用诗意的语言动情地这样说。而对于路遥,她更是在《故事里的中国》说:"人们说作家生命的长度是用他的作品来决定的,所以我们可以说,路遥还活着,并且将继续活着。"

同为陕军团的大作家,凭一部不朽巨著《白鹿原》同样荣获茅盾文学奖的陈忠实则是这样评价:

《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亿万青年的不朽经典,是最受老师和学生喜爱的新课标必读书。路遥获得了这个世界上数以亿计的普通人的尊敬和崇拜,对大众来说这不仅是一本书,还是一座指引人生方向的灯塔。

相关文章

  • 身体在现实里,灵魂在童话里

    我们的身体在现实里 在茶米油盐里 在赤裸裸的铜臭味十足的世俗里 在温饱生计中挣扎 在尘土气息凝重的天空下 在平淡的...

  • 2020-07-06

    不愿在人群里孤独寂寞,只想在灵魂里不甘平凡。

  • 41 目送

    我打开窗帘,看窗外现实而平凡的风景。心想,在平凡与现实里,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吧。

  • 在灵魂里

    一缕缕的生命水中的声音 就算是寒冷也让人惬意 幸运的人们唱出欢乐的歌 在水中望着天边的远山 海水底下流动着你的梦 ...

  • 朱丰润: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

    你们小时候都少不了父亲的责骂吧?可每当“狂风暴雨”过后,母亲总会抚平你心中的伤痕。母爱就会像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成为...

  • 理由

    好看的皮囊太多 有趣的灵魂太少 你美丽的皮囊里 不过也只是一个平凡的灵魂 平凡到尘埃里 我该拿什么引以为豪 201...

  • 心有一片海

    在平凡的生活中 寻找一份慰藉 在琐碎的日子里 寻找一处净土修篱种菊 在苍老的皮囊之中 寻找灵魂的高贵 或许平凡,或...

  • 在平凡的世界里

    辽阔的黄土地上风沙弥漫 古老的黄河豪迈奔赴海洋 一曲“兰花花”破空而来 谁的歌声如此断人肝肠? 少安的砖厂冒起一缕...

  • 在平凡的世界里

    导语 今天小编将要带领大家走进路遥经典的小说翻拍作品——《平凡的世界》。作为小说,《平凡的世界》已经感动和了一代又...

  • 在平凡的日子里

    每到年底,隔三差五的就能够听到阵阵的鞭炮声。在我们这个地方,似乎人人都等着赶上年底的尾巴,沾点儿新年的喜气,热热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平凡的现实里丰润灵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ygn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