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灵秀师苑风
大凡拿手机的,十之有九玩微信(有老年机哦),凡有微信者,无不涉及“赞”。——这是一个保守的估计吧?微信成为一种似乎是必须的社交途径之后,赞,便成为不可或缺的一张笑脸,好在它不累表情肌,甚赞!
刚玩微信时,几十个好友,偶尔朋友圈里发心情,能有几个人来赞一下,觉得世界都是温暖的——原来也有人关注着我呀!就算是转发链接,有人赞一下也开心不已——有共鸣呀!有评论?那几乎是可以引为知己的欢喜了。
有道是礼尚往来,好友们的动态更新,晒娃晒车晒房晒美食,秀旅游秀美拍秀新装秀恩爱,你好意思不赞一下?也就是动一下手指而已,对方的视线里留着你的名字呢,这情意是不是留得下,还是不想那么多吧!
你要是好友少而精,那尽管日日轻点玉指,巧笑倩兮,自得其乐。待到圈子渐大,好友一二百以上,“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你倒试试乐得乐不得?
“集齐XX个赞送XX”,不用犹豫,手指轻点,成人之美,集体回收一个感谢的拥抱或者笑脸或者花,点吧!
“孩子参加XX赛” ,点啊!
“我在参加XX活动”,点!
“活动三天,亲们帮忙点赞。”好,我争取记得。一周?这有点……唉,比要记得去接孩子也差不了多少吧?
上司的动态,点啊!难不成漠视过去?
朋友的大作,你若默默看过,了无痕迹,他(她)会不会心下忖度:这是看不上还是嫉妒了?
前辈文章堪叹堪赞,若默默无语,不显得狂傲无理吗?——其实也知道在对方眼里这个赞毫无意义。
朋友圈谁发的旅游照片,没去过也识得那美,关键是需要表示一下艳羡。
谁在晒手工或者厨艺,哎哟,这贤妻良母(旷世暖男)!表示自愧弗如吧。
至真至挚的朋友,自可不必送大拇指和笑脸,倒是可以引申出无数的损挖和调侃来,不损他(她)损谁?反正他(她)品得出这里面怪味的赞许来。——唉,还不是一个结局。
……
呵呵,这如此种种,好像赞的勉强不是?
那谁那天群里采访:请说说对朋友圈里“赞”的看法。一时间冷场,而后留言纷纷:
“像在夸奖皇帝的新装”。
“闲着也是闲着。”
“言不由衷,连自己都怀疑的诚意。”
“面子,不会拒绝。”
“表示看见了,知道了,明白了。”
“阅。”
“我在,没忘。”
“礼尚往来。”
“帮忙的。”
“敷衍的。”
我去!还有没有点正能量的理由了亲们?!
有啊。
“真心喜欢。”
“新颖好玩。”
“赞人家勇气。”
“不同于旁人的智慧。”
“好视角。好文采。好创意。”
“触动心弦。”
“就想暖一下他(她)。”——多么感动的理由!
“观点相同,有共鸣。”——多么难得的理由!
……
看起来,赞,已不是一张笑脸一个拇指那么浅了。
那谁来个段子:自从有了微信,就过上了从前皇帝般的生活!每天早晨醒来,纵览天下事,御笔亲点,朱批一挥:朕已知道……
若说这御笔一点的“赞”表示“我存在”,那这存在感会不会持久而常新?鬼知道!
哪天你可以关闭朋友圈试试,三天到一周,二三百人的好友列表,若是有五个以上——不,三个就算(父母和债主除外)——打电话来问你安恙,那太恭喜你了,活的挺成功啊,可以大言不惭秀你的存在感了。
你若真这样试了,大抵会感到一丝悲凉:就算你销声匿迹了,朋友圈依旧天天精彩,那些泛溢的、令人怀疑的精彩与美好,依然有人在点赞,那些似乎流光溢彩的生活,也没有因了你的不在而有丝毫的影响。
打击到了吧?没事,反正又不止这一点。
存在感只是你自己的感觉,而实实在在的生活,有没有因为你赞了别人或者别人赞了你而有所不同呢?冷暖自知。
当你的一个朋友跑来责问你:那么低级的都转发、都赞,品位呢?你哑然。不要说别人看你的朋友圈了,自己是不是都觉得成了杂草将要长过鲜花的花园?
当你每天为了朋友圈,为了那些不知道意义的转发浏览赞而耗费时间与心力,你会感到力不从心、厌倦、无奈等等的情绪在渐积渐深。这种“拒绝困难”,已经影响到了你的生活,那些别人的林林总总,对于你,或者你对于别人,有那么重要?答案不言自明。
于是你不得不承认:在强大的微信面前,你终于成了钱钟书说的“道义上的懦夫”……
越来越多的人在嚷嚷着要关闭朋友圈,想来一个清静世界已经成了一种的向往。只是,那些过去的简单纯粹,不知道在屏那边是否找得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