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资本更喜欢投快速发展的公司(而不是快速盈利的)
1.被投公司的技术必须有跳变,就是我常说的质变或革命。
2.被投公司最好处在一个别人没有尝试过的行业,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比如在苹果以前,个人电脑行业一片空白,在雅虎以前,互联网还没有门户网站。这样的投资方式风险很大,因为还没有人证明新的领域有商业潜力,当然做成了回报也高。
公司的项目(发明、产品)带给客户的好处必须一目了然,而不是讲一大堆故事。
技术上要有绝活,即核心竞争力。
好的业务永远是花小钱就能做成大生意的。比如说当初投资思科,是因为它不必雇多少人就能搞定路由器的设计,投资苹果和Google也是类似。那些要靠烧钱才能维持的生意,红杉资本是绝对不干的。
凯鹏华盈
1. 创始人办公司的动机,杜尔等人非常看重一个新公司是否能够对世界带来正向的进步。 如果只是能够降低成本赚钱,或者与人不同换一种方法做事情,凯鹏华盈对此并不太喜欢。无论是它过去投资的公司,比如苹果、思科、Google、基因泰克、Facebook,还是最近我看到并参与的几个公司,比如能够省电90%的IoT芯片、能够打印金属材料的3D打印,甚至它投资失败的一些项目,都具有这个特点。
2. 基金在投资后要深度参与,并利用以前投资过的公司帮助新公司,或者让新公司互相帮助, 简单地讲就是一种网络效应。当然,对于这一点,一些创业者觉得凯鹏华盈过于干预,并不喜欢。凯鹏华盈有时甚至喜欢找个CEO把创始人换掉。这里我不评论这种做法的好坏,但这是一个特点。
3. 相比红杉资本不强调聚焦,不对未来作判断,凯鹏华盈比较聚焦,并且喜欢预测未来,这让它有时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但也错失了不少机会。 比如2000年后,它受到戈尔和民主党政要的鼓动,押宝新能源,满盘皆输,而且错失了社交网络的机会,凯鹏华盈是所有基金中最后投资Facebook的,那时后者的估值已经极高了。事实上,Facebook很早找过凯鹏华盈,但是后者的心思根本不在社交网络上,后来该基金公开承认这是它最遗憾的一件事。当然凯鹏华盈在iPhone诞生的初期押宝iPhone的生态系统大获全胜。
YC:
格雷厄姆做孵化器,或者说做孵化—投资混合体的方式和之前的投资人都不同,他不看重场地等物质条件,而强调人的潜能和经验在创业成功中的重要性。
在格雷厄姆看来,找到有潜能的年轻人是成功的第一步,不过这些年轻人未必有经验,因此投资人能够给他们的最大帮助就是提供这种经验。格雷厄姆知道自己的经验有限,便设法聚集了一批有经验的人(我们权且统称他们为专家)来帮助他辅导创业的年轻人。当然,格雷厄姆也将自己投资所占的股份分给那些专家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