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就把这本书列入了书单,但一直没有计划去读;没做计划去读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觉得像这类书名的书,应该是成功学、鸡汤文之类的,应该不值得一读。这次的阅读,也是偶然事件。本周二上班时,看到一个同事的桌上摆着这本书,我早上到工位比较早,就拿过来随便看看。看了看第一章,觉得讲的还蛮好的,当天的中午又看了半个多小时,觉得可以一读,所以在多看软件上购买了这本电子书,断断续续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读完了。书本身字数不多,基本上4、5个小时就可以读完。
书中的一些观念还是能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的。下面把我认为比较能产生共鸣或者是有指导意义的部分做个总结。
1 关于半衰期
在“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一节说到,“合理利用时间”就是选择去做正确的事,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那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作者在这里提到了半衰期的概念,即一件事情发生时带给我们的好处是否可以持续下去,产生效果是否长远。如果产生长期的效果,我们称之为长半衰期事件,反之则是短半衰期事件。以玩游戏、喝酒等为例,这些事发生时给我们带来的愉悦感是其他很多事件无法比拟的,但一旦停下来这种愉悦感就迅速消退了,这就是典型的短半衰期事件。反之,比如我们通过努力学会了一项技能或者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这是受益终生的事情,这就是长半衰期事件,值得我们去做。作者建议,我们应该多做长半衰期事件,少做短半衰期事件。
另外,作者还提到:
同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其半衰期可能天差地别。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旅游。有些人旅游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式的,那么半衰期可能就很短;而另一些人旅游前就会做足功课,对游览地的文化、历史和地域特点做详细了解,在游览过程中又细致入微,仔细观察当地的风物,并认真撰写游记,那么对他们来说,旅游的半衰期可能就会很长了。
2 现在、活在当下、立即行动
“活在当下”是一个很重要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但我们很难真正的做到这一点。我们在做着手头上的事情的同时,我们的脑子里还一直惦记着其他事,这就是没有活在当下。下面这张图是个很好的诠释。
我也在努力的去做到活在当下。我的计划是通过实践GTD理念来逐渐达到活在当下的状态,专注于此时此刻,心无杂念,心静如水,达到书中所提到的“心流”的状态。“心流”是指全情投入于一件事中的状态。在心流发生时,人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在这个过程中,人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
作者提出:“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不管怎样,只要开始就好。
关于立即行动,这里有几个观点我们可以在实际中去运用:
(1)一件看起来繁难的事,只要开始做了,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我想这一点,在我们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应该都深有体会。有很多事情看起来很难,觉得难以下手,所以一拖再拖。然而当你真的去着手分析着手去做的时候,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关键一点就是,不要拖,just do it。在着手去做了之后,思路也会越来越清晰,原本很难的问题也就不那么难了。
(2)即便一些小事,我们也会找各种借口拖延下去。
延伸到洗碗这类恼人的家务。洗一次碗用不上五分钟,但是洗碗前各种想方设法的逃避、拖延所带来的心理成本却比洗碗本身更累,如果家人之间再互相推脱,引发不和谐就更得不偿失了。既然如此,第一时间自觉把碗洗掉,就成了最佳的策略。
所以,对于这类小事,还是尽早做完吧。
(3)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人生很长,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意识到需要改变,都为时不晚。
3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批评?
对待批评的合理态度是,把批评作为一种“信息”而不是一种“评价”来看待。也就是,批评我的人,并不是在评价我,而只是在给我提供信息,因此没有理由去排斥这些批评。从别人的批评中,我们找出自身的不足,去加以改善。
4 优先搞定一个任务的“核心思考区间”
这个说法和吃掉最大的那只青蛙有些类似,即先处理掉最难的部分。
“核心思考区间”。事实上大多数任务都有一个至关重要、通常也是最棘手的部分,这个部分需要我们集中精力、非常专注地进行思考,然后将其破解。一旦这个部分被我们“吃下”,那么这个任务就已经完成了大半,余下的就是一些支持性的、补充性的工作了(即“支持性思考区间”和“操作性动作区间”)。
我自己工作中有一个习惯,就是拿到一个任务后,务必要先找到那个任务的核心思考区间,找到那块硬骨头,尽全力去啃下来,而不是先去做那些周边的打扫性的工作。
5 回顾、总结、反思
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智慧。回顾已经做过的事情,加以反思,如有必要,可以把总结写成文档保存下来。
6 如何高效学习
(1)好的学习者,首先要向自己提问。
我的阅读和思考,都是在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牵引之下、在因问题无法完美解答所形成的焦虑和不安的鞭策之下进行的。对问题的好奇、对答案的渴望,是驱动我学习和探索的主要动力。
通过向自己提问,带着疑问去阅读和思考,去寻找答案,这样的学习方式是主动探索式的,效果也是显著的。比如我在对“人为什么会有宗教信仰”很有疑惑,然后基于此问题进行了一系列阅读(不过我最终还是没有搞清楚为什么人会有宗教信仰。);又比如针对如何做好时间管理进行一系列的阅读(读了《奇特的一生》、《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搞定》),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时间管理方法。这些都是带着问题去学习。
(2)不停留于表面,要深入,对知识解码。
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即我们不仅要知道结果是什么,还要去知道,这个结果是如何得来的。当我们看一本小说时,不要只看表面,也要看作者的意图,作者是如何构思的,想表达什么内容,小说中的人物设定是怎样的,等等等等。
(3)通过写作加深理解
当读完一本书,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一本书的架构整理出来,然后通过写读后感,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从而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4)跨界学习,知识的融合
把那种只会用单一学科知识思考的人称为“铁锤人”,因为当你手里只有一把铁锤的时候,看什么东西都是钉子,因此,也就失去了起码的基于事实的判断力。而只有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把这些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变成用以观察和分析现实对象的思维模型,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思维上的偏差和狭隘。他认为,这种多学科模型的方法,可以产生一种爆炸性的合力效应,让人获得不同寻常的智慧。
(5)在与人沟通时学习
对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来说,他尤其要在交流中关注盲区,也就是别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这样他就能在交流中收获新知识。
偏偏人们在交流时喜欢说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我们要尽量克服这一点,多听听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这样一种可行的路径:
从现实和历史中提问,在思想的海洋中寻觅,在实践中验证,又在写作中升华。
7 不需要凡事追求完美
事事都追求完美的问题是,忽略了每个人所具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一个人就那么点时间、那么点精力,如果每件事都追求完美,那么结果就是没有一件事可以做到完美。所以要想一丝不苟地做事、把事情做到完美,就必须进行取舍:选取一件你认为最重要、对你来说最有价值的事,兢兢业业地把它做精、做细、做好;而其他次要事情,用七八十分的标准去完成它们,就够了;另一些无足轻重的事,则能不做就不做。
人的精力有限,只对那些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事情追求完美吧。
8 坚持与众不同
在战略管理领域里,很多学者认为最好的竞争策略并不是教你如何跟其他人竞争,而是开拓出一条独一无二、罕有竞争者的道路。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说:“战略的意义就在于让你远离竞争,战略不是要你做得更好,而是要你做得不同。”对个人而言同样如此,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果你与大多数人相比,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那么为什么社会要给你超出平均水准的回报?
从优秀到平庸的过程中,其实有一样东西没有变,就是他们所做的所有事情,都在似乎不可避免地寻求着他人对自己的认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