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之二
本次主要介绍《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第二篇——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分为三个阶段,共十五个规则。第一阶段有四个规则:
规则一: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做分类。
如“实用性作品”就是教你如何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或你认为应该做的事。“理论性作品”则教你这是什么。
书籍分类的目的,知道这个种类的书到底在谈些什么。找到不同种类的书的区别。
就像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教法一样,不同的课程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如果我们要跟随这些书本的指导,那就应该学习以适当的态度来阅读不同的书。
规则二:使用最剪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如《汤姆琼斯》的情节,可以简化为一个熟悉的公式:男孩遇到女孩,男孩失掉女孩,男孩又得到女孩。这真的是每一个罗曼史的情节。
规则三: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部分的大纲也列举出来。
列出全书的纲要,并说明这些部分如何印证、发展出全书的主题,有助于掌握全书的重点摘要。
规则四: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一本书的作者在开始写作时,都是有一个问题或一连串的问题,而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一个答案或许多答案。你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某件事存在吗?是什么样的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规则五:找出重要词汇,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
对亚当斯密而言,”财富“就是专门用语,”物种“则是达尔文的专门用语。你很快就能将亚当斯密所使用的重要字眼列出来:劳工、资本、土地、薪资、利润、租金、商品、价格、交易、成品、非成品、金钱等等。
规则六: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测验你是否了解主旨的方法:一是能不能换一种方式来形容同样的主旨;二是你能不能举出一个自己所经历过的主旨所形容的经验,或与主旨有某种相关的经验?
规则七: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规则八: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有些先说结论,你就可去看看理由是什么;如果先看到理由,就找找看这些理由带引你到什么样的结论上。找出哪些是假设、哪些是能证实或有根据的,以及哪些是不需要证实的自明之理。看看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有没有解决。
规则九: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
规则十:不要争强好胜,非辨到底不可。
规则十一: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没有一本书会好到无懈可击。读完一本书后,必须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件事。
规则十二: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规则十三: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规则十四: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规则十五: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要作这样评论的读者,除了要能精确地指认作者的问题之外,还有能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论点。他要为自己所说的话提出理由来。
批评一本书的最后阶段,就是要检视作者论述的完整性。这跟全书大纲、作者是否把问题说明清楚,也跟诠释一本书,衡量他多么完整地解决了问题都有关。
分析性阅读的规则全面详细地回答了本书开始时提出的”如何做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回答了“整本书在谈些什么、各部分说了什么、都说的有道理吗、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即如何阅读一本书。
亲,规则看上去很多,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本书开始时提出的四个问题。如果看完一本书,你能回答那四个问题,恭喜你,也许你已经将这些规则内化于无形,达到或超越了作者的要求,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