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准备一周写两三次好了,我也深知自己的尿性,又要每天写的话也不能保证自己每天都有想法。
一直不理解的事情,是究竟什么是文学性,它好像既不指文章或小说的思想深度,又不指漂亮的文笔,但提起文学似乎总是难免提到文学性。它仿佛是夜深人静时月亮所放出的月华,只要有一点响动,就会立刻消失不见,这是文学性与我之间的距离。
我想它可能指的是文字美感,就像对画面的处理那样。你要掌握了动态、明暗、虚实,你要把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使该藏的藏、该露的露、该重的重、该轻的轻、该虚的虚、该实的实...除此之外,画面还需要有美感,而不是透着一种工整的匠气。虽然我从来没有画出过一张好画,但我感到写文和画画有着相同的道理。
上周六我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要选择写东西而不是去雕刻一个大卫的雕像呢?是不是因为打心眼里觉得写作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做一个大卫的雕塑还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不仅仅需要扎实的绘画基本功,还需要有三维空间的塑造能力。但写作就不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吗?写作不需要塑造和挖掘能力,不需要思考的深度吗?现在想起来我那天说的为什么我的东西没有人看这句话仿佛是对写作的一种轻视。为什么要写作呢?为什么不做一个大卫的雕塑呢?
然而这几天的写作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因为我希望自己可以用对话去推动剧情,而对话实际上是最难写的。我几乎每写两句话就要停下来想一想,好像一整天都在坐禅,一直觉得不是这里痒就是那里疼,精神似乎没有办法集中。但即使这样写出来的对话,也难以逃脱全部被改掉的命运。就像是台阶一样,当你在原来的基础上修改一遍,就像是迈上了一层台阶,你不停地往上走,但始终没法看到顶点。
我一直觉得,作家要先学会讲故事,要学会用场景和人物将自己要表达的东西传达给读者。我从来都不会在意所谓文字美感和韵律节奏,我觉得那是高级玩家研究和思考的东西。如果你刚开始动笔,请先想一想自己的读者,他们读了你的故事以后是不是会感到迷茫,他们会不会从字里行间感知到作者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
我在纠结于对话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和对话表现冲突这两件事情已经很久了,我正在用一种比乌龟爬行还缓慢的速度去推一个中篇小说。我只希望它有明确的主线和冲突,还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我就像一遍一遍用湿泥打磨雕塑一样填充着我手里的这个故事。我整理过主线和前提,做过人物分析,但不管是情节还是人物塑造对我来说还是像雕塑一样困难(毕竟我是一个把阿格里巴做成大力神杯的人)。
昨天对照着人物表格看了已经写出来的部分,发现很多该体现的人物特点在文中仿佛消失了一样。就像一张脸上只有扁平的五官而导致整个角色看上去面目模糊。到修改的阶段,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让人物更加立体,就像在绘画时需要加重五官的明暗分界线一样。
所以为什么要写作,而不是去画一个教堂的穹顶壁画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