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大学生说三国,肯定会有很多有争议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批评。和那些历史文学大家不能比,但也却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下面进入正题。
说到三国,大家肯定都知道,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不过大家可知道演义为何意思?
演义,是小说的一种体裁,是作者由一定逻辑性假设出来的,所以可以说有真实性,但是也有很多杜撰的成分,不是正史。
比较有名的正史便是陈寿编的《三国志》,不过《三国志》也并非官方编写的史书,只是因为内容不含个人臆想或者杜撰成分所以才被当做史书去读。是陈寿自己私下撰写的,根据结合了当时吴国和魏国的史书来编写的,但是大家可知道,当时蜀国,是没有修史官的。所以大部分蜀国的史料都是道听途说,以及自己的多方面考证。所以《三国志》中,蜀传内容最少。
再说我们平时所看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我觉得其实不能算是三国演义,因为这本书一大部分都是在说东汉末年各路军阀战争的事,并非三国时期,这个看时期表就能知道,真正的三国鼎立,是在孙权称王之后,那个时候的东吴,才能叫吴国。
三国时期,曹丕称帝最早,孙权称帝最晚(孙权先是称王,后来几年之后才称帝)
《三国演义》比较重蜀轻魏,东吴更像是个配角,而真正的历史中,魏国实力最为雄厚,吴国其次,蜀国最弱。蜀国那些关张赵马黄都是英雄主义描写之后的样子,在真正的历史中,作用并没有这么大。可以说三足鼎立,魏国统一的可能性最大,最具有实力,蜀国没有实力,但是最有野心,因为刘备一直认为自己是皇室宗亲,是正派,吴国基本没有什么争斗欲望,就想守着江东图个清净,偶尔发展发展航海。
说到吴国,我最近在看一本书叫做《东吴帝国》,但是还没看完啊,但是确实让我了解了很多吴国的故事,很多地方并非《三国演义》中一笔带过,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这个,个人觉得虽然写的像个小说似的,但是我们取其可用部分来看。
说到魏国贡献最大的,魏武帝曹操,虽然没有称帝,但是权倾天下,和他有关的一部书《卑鄙的圣人》曹操,从曹操小时候到入仕途,讲的很详细,不一定准确但有的地方值得参考。至于关于玄德的书,我还真没怎么看过,不过我觉得《三国演义》里已经描写的很详细了,也是可以作为参考不可全信,毕竟《三国演义》是重蜀轻魏。
这篇文章是个开始吧,我准备以后在说三国的时候,分人物来说,大家可以把想看想听的人物评论下,我下次可以专门来说说这个人物,初次发表见解有很多不精炼的地方,相信以后得文章会越来越好看,越来越耐看,还望大家多多支持。如果没有要求的话,我下一篇准备从陆逊,赵云和曹仁三个中选择一个来说,还望大家多多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