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腊月初八,民间有腊八喝腊八粥的习俗。
相传在古代,有一大户人家,夫妻俩很勤劳,攒下了很大的家产,夫妻俩有一个儿子,但儿子从小娇生惯养,长大了好吃懒做,什么事情都不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亲见儿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天如此,觉得这样下去会害了他,便对儿子说,男人要勤劳,家庭才能富裕。儿子不听,仍然好吃懒做。后来父母给他娶了媳妇,但那媳妇也是个好吃懒做的主,小夫妻俩都不劳动,在家吃了睡,睡了吃。他们的父母看了着急,要求儿子出去下地干活,要求媳妇操持家务纺纱织布。
但小夫妻俩根本不听父母的话,照旧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后来他们的父母生病了,感觉自己快不行了。便叫来儿媳俩,嘱咐俩人,要他们改掉懒惰的恶习,交代完了,俩个老人就去世了。
小夫妻俩托人葬了双亲,去粮仓库房里看了看,发现还有很多粮食棉布,心中欢喜。于是,又过上原来的日子。
慢慢的,坐吃山空,粮食等终于用完了。
夫妻俩坐在家里,望着空空的粮仓,肚子饿的咕咕叫,俩人只好在粮仓里到处找,看能否寻得救命稻草。还好,在老鼠洞里终于掏出了一些米谷等,俩人将捡来的各种谷物,放到锅里,熬成粥。当天正好是腊月初八,俩人吃着粥,想起父母曾经的嘱咐,非常后悔,恨当初没有听父母的话,于是,下决心重新做人。后来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度过了寒冬,来年他们发愤图强,男人种地干活,女子纺纱织布。慢慢的,日子又好起来了。
后来他们为了牢记过去,便在每年的腊月初八都要熬一锅粥,五谷杂粮。再回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便命名“腊八节”。
看来,喝腊八粥是提醒人们什么时候都不能好吃懒做,坐吃山空,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