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曾经的勤勉都去哪了?读《不死的中国人》

曾经的勤勉都去哪了?读《不死的中国人》

作者: Holiday_Lee | 来源:发表于2017-08-01 23:44 被阅读0次

最近啃完了报告文学凑成的书籍《不死的中国人》,书中有几个场景是让我记忆深刻的:

场景1、当意大利的企业家提出不可以连续工作十二个小时,第二天再去宿舍看,人都跑光了,剩下的还在打包行李,对于中国人来说,正规途径出去也好,偷渡出去的也好,我们其实真正的目的就是打工,就是赚钱,赚钱后回老家造房子,好像造了房子就光耀门楣了,即便就是一套永远没有主人的空房子;

场景2、对于中国人来说,婚礼就是赚钱的一种方式,不管你认不认识,有多熟,但凡有那么点关系,婚礼就会邀请你去,而且你不得不给500欧的礼金,一场婚礼下来,可以收货小20万欧,就是生意起步的一桶金了,这点好像在国内也一样的,我特别鄙视我一个大学同学,婚礼办了三场,还真有人就参加了三场,山东、新昌、杭州,也不嫌累;

场景3、这是我最不能理解的事情,很多的中国人到意大利打工,生了孩子,就把孩子送到意大利家庭去养,每个月花300-500欧,结果就是孩子不愿意回父母那,原因就是意大利家庭被褥是香的,厕所是干净的,而父母的群居房,厕所是共用的,是超级臭的,不禁想起了变形计的主人公们,城里不好管教的孩子下乡是改造了,可乡下的孩子来见识花花世界,是容易被带歪的;

书里讲了很多浙江人的故事,作为地道的浙江人,其实在90年代,我们都一样的,假期给父母工作上搭把手是天经地义的。那个时候义乌、东阳兴起很多小作坊,做固体胶水,一个村里就有十来家这种作坊,花个几万块钱就可以买做胶水罐的机器,我妈上机器,然后会把计件工作带回家,拧螺母,贴商标,后来经过优胜劣汰,到97年上初中的时候很多家都关掉了,村里只剩两家,就不允许带回家做了,要求到厂里。寒暑假一个职工至少带2个孩子一起工作,还相互比速度,一个月也就一千五左右的工资。

其实这本书写的就是我的父母一代出去意大利打工的写实记录,他们确实很勤劳,即便现在闲赋在家,也能倒腾出不少事来,每天早上六点就去菜场买好新鲜的蔬果给我姐他们送去,六七十岁的年纪依然种地,定期给我姐他们送去。

想想我的周末生活,十点以前起来我觉得对不起周末,下班后去练个瑜伽回家感觉精疲力尽,就是葛优瘫了,难道父母身上那种勤勉真的消失了吗?

曾经的勤勉都去哪了?读《不死的中国人》

相关文章

  • 曾经的勤勉都去哪了?读《不死的中国人》

    最近啃完了报告文学凑成的书籍《不死的中国人》,书中有几个场景是让我记忆深刻的: 场景1、当意大利的企业家提出不可以...

  • 曾经的梦想都去哪了?

    在还没正式步入社会之前,作为学生在学校悠闲的享受校园生活,是很愉快的时光,可人总有一天要告别学生时代。眨眼一晃,就...

  • 曾经的我们都去哪了

    记得年少时的我们总是有很多的梦想,对未来存在很多的幻想和希望。小时候的我们总希望长大能当科学家、当医生、当老师当画...

  • 德宇创星DUY你的时间呢

    时间都去哪了? 时间都去哪了? 时间都去哪了? 曾经有人说,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

  • 中国人赚的钱,都去哪了?

    近日,一份长达76页的 《2018年城市家庭财富报告》出炉,它直观地揭示了中国家庭财富管理的现状。从这份报告中,我...

  • 读“时间都去哪了”有感

    寂寂夜空 漂泊着刺骨的寒 淡淡灯光 映在草丛里 折叠起她的身影 瑟瑟秋风撩起 她金色的双眸 苦涩着那份过去的岁月峥...

  • 都去哪了

    人有点少啊

  • 都去哪了?

    听风把旋律灌进麦克 我用手写着去年夏天的绿色 北漂的鱼儿在哪朵浪花里打漩呢 考拉爬上桉树咀嚼着微凉月色 秋天,小鸟...

  • 都去哪了

    好男人…… 阿弥陀佛……

  • 都去哪了

    缓缓的琴声是从什么时候在耳边消失?从前喜爱的南音清曲,是什么时候不再下意识吟起?原先秀气坚挺的字,是什么时候有些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经的勤勉都去哪了?读《不死的中国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yns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