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多么渴望人从来不会历经被欺凌,因为那种悲伤,无论往后如何疗伤,始终会治不好又忘不掉,它不用逆流便已成河,又像极了死湖,不消失的存在。
记得阅读《悲伤逆流成河》是在高一,那时记忆并不是很深刻,只记得主角的校园生活很悲,又很无力反抗。
欺诈侮辱在任何时代和地点都存在些许。我也是后来才深刻意识到,我身边的朋友也被此类噩梦伤害着,而未曾懂得事情的我们,到了终于意识到的时候已经迟到许多年了。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抚平伤疤,因为那种欺凌的毒液已深入骨髓,疤已永留。
霖霖今年21岁,不喜欢说话,不想工作,不敢独立去远方;她跟家里人说只有家是安全,外面坏人很多,她害怕!
一次偶然的义工服务我认识了霖霖,我能肯定的是那时的她对每一个儿童的微笑都是很真诚的,那种快乐也是她发自内心的欣喜。但是想起她姐姐的介绍,让我猜想一定是很深刻的事情杀伤了霖霖对这个世界的美好期待。
很早之前和霖霖的姐姐晓晓很巧地结识了。相比霖霖,她姐姐的性格开朗,爱笑爱活跃气氛,一度让我疑惑她们是不是真的来自同一个家庭。
没有人天生自闭,若真的对这个世界不热爱,那一定是被错伤了,又或者被世人吓到了。
上天比较耍赖,在霖霖6岁那年,病魔夺走了她父亲的生命,一个家庭的栋梁从此断了,还消失在天堂之上。如果正常的家庭,至少还有母亲可以成为支撑,但是霖霖一家,视乎被上帝忽略了,忘了宠爱她们。而那一年,晓晓才11岁。
在偏远的农村地区,父亲病逝是一件容易传至大街小巷的新闻,还特别容易惹来青睐,是那种挑逗,欺负的热闹。晓晓后来回忆起曾经,自霖霖开始上学以来,经常掉了学习文具,书本,铅笔,橡皮擦等等,甚至还多次发现妹妹身上留有伤口,手指上有红红的血点,时而有红的紫的青的划痕装饰着那细嫩的手臂,脑袋记忆能承受得起记忆的痛的话,脑海中还能看见来自脖子上的挣扎······
谈起这一切的时候,晓晓努力控制着,尽量不让喉咙沙哑。但是我的声音却沙哑了,控制不住地拥抱了我的朋友。
应该还来得及愧过,还有余生可以好好地过。
晓晓说自从自己接触到了心里学以后,便决定回来小城,她坚信那是最好的选择。错过的陪伴,她还有机会补救。也因此,霖霖才越来越开朗了。
悲伤不逆流蛮好的,至少不用再泛起波澜,伤了人,坏了心情,多了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