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们曾经有梦。”这是北岛的宣言;“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这是朴树的呐喊;“让梦想成真最好的办法就是醒来。”这是谁说的?是韩寒。
尽管韩寒的经历远不是我们从小教育歌颂的模样,却阻止不了许多人将这样的人生历程当作梦想,韩寒本人也时常谈及梦想,他的书、博客以至于到他的电影。
电影是他这两年出现在大众视野的主要方式,在17年春节档的成功试水后,今年春节档韩寒又带着《飞驰人生》席卷而来。
不管是电影的名字,还是导演韩寒一直以来的标签,人们很容易能察觉到这部电影的主题必然和梦想有关。在春节谈梦想,是不是不大合适?说句玩笑话,都9102年了,春节还有什么不能谈的呢?
“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这曾是韩寒用过的书名,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态度,早年写书的他惯用一套幽默的讽刺手法和读者交流,如今做了导演,用轻喜剧和观众对话也很自然。
用来体现导演韩寒这份轻松又略显调皮的幽默的演员是当下的“新喜剧之王”沈腾。
韩寒电影的台词很难念,很多台词都是脱胎于书稿,如果不是沈腾那样360°c无死角都能透着幽默的声音,很容易念得尴尬。“你的梦想是什么?”换成汪峰就是一个梗,而沈腾来念你就要开始憋着笑了。
说完导演和主演,不得不说下电影本身了。《飞驰人生》不单纯是一部轻喜剧,在韩寒尝试过“公路电影”后他决定更进一步,来拍摄一部国内极少出现的赛车电影。
“我首先是一个赛车手。”韩寒曾经这么说,拍摄赛车电影的专业性指导好像不缺了,韩寒本人就是国内最顶尖水平的赛车手,但是赛车电影如何好笑?
在剧情上,不论是欧美还是港澳台,赛车电影都有一贯的套路。熟悉的人应该很清楚,不论是《极速风流》、《速度与激情》还是《阿郎的故事》和《头文字D》,赛车手的故事大同小异。
《飞驰人生》也离不开赛车手有过辉煌然后跌落谷底,最后再起的套路。有人批评说像极了《阿郎的故事》,我认为大可不必如此敏感,这样的套路实在用过太多,尤其是在体育运动类电影里。
本片的关注点也不是在剧情上,韩寒在意的是如何把幽默和赛车结合到一起,还有一定要大书特书的如何在年味浓厚的正月里大谈一次梦想!
所以我们能在电影里看到许许多多的“翻车”翻车场景,攒了30W身家的炒饭商人背后的故事居然是曾经的冠军车手,他强撑面子而拿出的珍藏红酒居然是老朋友送的假酒,还有最后筹措的百万级“贫民”赛车在出赛前就毁在路上。
这些翻车场面不光能让人发笑,也是韩寒将梦想路上那些坎坷放入电影里的叙事手法。光在电影里他还嫌不够,让腾格尔来演一个不会唱歌的大哥更是让电影与现实生活的极佳互动。
在我们与韩寒、沈腾一起在影院到达了梦想将要实现的终点前,那辆疾驰过度的梦想赛车居然飞出了赛场,随后电影戛然而止。
这样的开放式结局非常“韩式”,不仅能让观众散场后更多的谈论电影故事,也让人明白梦想并不会有固定结局,甚至不一定有结局。
除此之外,这样的突然结束也会让人感到意犹未尽,这部电影的节奏很快,可以说全程没有冷点,在结束的那刻让人觉得时间是不是过得太快了?
总的来说《飞驰人生》是一部很成功的春节档作品,全家人一起去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年龄段的笑点,在笑过之后还能激发一些关于梦想和成功的思考。
最后,祝大家春节快乐,猪年大吉,新的一年亦能飞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