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早上8:30醒了,磨蹭了一会儿9点多点起了。看了两篇得到文章,刚好快11点了就打坐了一会儿。
我妈妈做的超好吃的面条。然后就玩儿了一会儿,一下玩儿到快4点。开始学习到晚上。
晚上莫名的焦躁,好像什么姿势不难受,做什么都烦躁,以至于安排的写作都没有进行,玩儿了一晚上手机。
感
这几次的持续总结发现自己很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只要情绪来了,焦躁等等,就虚度时光,不去做任何事情。接下来得想想怎么解决了,不能这样浪费时间。
学习工作都说要劳逸结合,但好像这个度一直把握不好,学起来就一直学,停下来就停好久。花一早上的时间学习,花一下午的时间放松,还有一个原因,用手机的时间太长了,试试番茄工作法吧……
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发现讲明白一个道理,会教授也是一项能力。就像是最近学习的这些文章一样,每次都要看好几遍才能看明白,其实道理并没有特别复杂。而区别就在于销售技巧的使用。不过对我的锻炼也是看懂之后如何更好地说明白了。
如果两件事总是在时间和距离上先后发生,那么通过无数次事件的总结归纳后,人们认为两者存在因果关系,先发为因,后发为果。因果来自于归纳,归纳是靠不住的。
今天科学界认为,使人们获得最逼近因果关系的知识的,是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如果两组被试一模一样,区别只在于其中一组被施加以特定干预,叫试验组,另一组则没有,叫对照组,那么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出现的结果差别,就可以被看作是由干预导致的。干预是结果的因,结果是干预的果。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是可以做实验的,有些则无法做实验。不同的实验关系到方方面面,比如有关人的实验上。
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先发为因,后发为果。有了时间的顺序,如果因只有一个,相对容易判断。但因有多个呢,甚至有些是没有觉察到的呢?比如说,物体可以放在空气中燃烧,以前过一个概念燃素,燃烧是因为空气中有燃素的存在。但现在大家都知道,一个物体可以燃烧的条件:首先物体是可燃物。其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第三,可燃物达到火点。随着对世界的认知不同,了解也会越来越多。事实才会越来越准确。但对于以后的人,看现在的因果关系会怎么想呢?
换个角度,因果关系为什么会存在被强调?需要的仅仅是我们认为的合理解释,赋予因果关系是为了解决问题。
行
什么事情极端都不好,工作锻炼休息全部如此,要注意分寸,适可而止。
【感恩日志】
1,感恩医护人员,建筑工人,各行各业一直在为疫情努力奋斗的人。
2,感恩弟弟和妈妈美味的饭菜。
3,感恩爸爸一天的好心情~
【计划完成情况】
1,得到早晨醒后 ✔
2,教师资格证学习2篇,物理1小时早上2篇,下午1篇+物理1小时✔
3,打坐30分钟中午✔
4,锻炼20分钟早上,下午随机✔
5,工作发信息下午+晚上✔
6,写作晚上
心情焦躁,没有做。
7,刷卡
信用卡推迟还款了,先不用刷卡了。
【明日计划】
1,得到早晨醒后 ✔
2,物理1小时下午✔
3,打坐30分钟中午✔
4,锻炼10分钟下午随机
5,工作发信息下午+晚上✔
6,写作早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