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5-30

2018-05-30

作者: amy8765 | 来源:发表于2018-05-30 09:37 被阅读0次

这是一个四十岁女人的故事,一个关于爱、勇气、自省和救赎的故事。

追了两个月的剧,终于走到了《密会》的尽头。千里筵席,终有一散。对我来说,这是部很特别的剧,特别到无力言说,却难以忘怀。一次朝圣式的观剧之旅,越往后追,越是慎重而迟缓。这份认真,让自己心惊。

第一次,和角色贴得这般近,似乎举手间就可以感受他们的气息、喜怒以及心跳。当剧终的镜头定格在铁丝网内惠媛恬静的微笑时,那些曾经的怦然心动全然散尽,留下的只是淡淡的回甘和心安。喜欢的极致,原来是这样的,木讷、失语、不舍、释然。

答应过朋友,会为《密会》写评,意外的发现,对《密会》,完全失去了理性分析的能力。它给予我的,是至纯至美的情感体验。

感谢《密会》吧的各位大神,谢谢你们精彩的剧评和讨论。因为你们,让追剧的我们,享受到了善宰所说的,最顶级的快乐。至于自己,只想说说如何从追逐完美的“他”,沦陷到拥抱残缺的“她”。

故事一开始,首先出场的,是个一脸稚气的大男孩。穿着工装、接着电话、骑着机车、送着快递的李善宰就这样从眼前疾驰而过。刘亚仁,很适合演这样的角色,不是说有多鲜嫩水灵,而是浑身上下洋溢着的那股子劲,青涩而不羁,羞怯又冲动,像蓬松粗糙的麦穗,散发着自然的麦香和质朴。那种力,是青春,即便生疼戳手,依然令人脸红心跳。

那个痞痞的大男孩,当他从幕布缝隙处望向钢琴时,那灼热、专注的眼神,让看客的心不由微微发颤。舞台上的那架孤傲的钢琴和站立着的那个黑衣白纱巾的女神,是少年遥不可及又梦寐以求的世界。热爱音乐的孩子,总是孤单,因为太敏感。渴望被理解、期待被倾听,这个世界,若有人懂,该多好。少年吸引我的目光,从这一眼开始。

一个认真执着的孩子,他的世界,没有暧昧,只有本真。从来不会暗恋掩饰,坦荡又直白。喜欢什么就竭尽全力去追求,给它顶级的爱,享受那过程中极致的快乐。音乐、爱情,皆是如此。任你变招三千,我只有一式,不变应万变。成人的世界呆久了,遭遇这样的孩子,怎能不丢盔弃甲?!从来,笨拙的情话最动人。

喜欢小王子的我,就这样一如既往的被纯真少年吸引着、蛊惑着。具勇植、小瑧子、修夏、善宰......一个接一个,粉墨登场。

朋友说,子君心中住着一个少女,永远在追逐着那些热血的男儿。是的,这样的少年,充满生命力,是真正扎根在泥土中,像动物一样活着的人。他们有自信,他们彼此依靠,他们情感直接,他们敢作敢当,他们活的自在。他们是这令人沮丧的暗霾夜空中一道道划过天际的星,给人以无尽的希望和勇气。一次一次,追逐着他们,想象着桃源。

可是,完美的桃源,真的存在吗?这世上,更多的是残缺。韩剧,是造梦机器啊,而我,早已过了追梦的年龄。可以接受吗?接受一个真实、残缺的他或者她?有着洁癖的我,总是无法容忍那些瑕疵,做不到倾心相待。直至,我遇到了“她”。

吴慧媛,西韩艺术财团的企划室长。一出场,就赢得了满堂彩,精明、利落、聪慧而且优雅。从早到晚,马不停蹄连轴转,她的大脑如同装上了最精密的CPU。她身兼数职,八面玲珑,游走各方、得心应手。不管如何的复杂难缠,她总有办法置身事外。最让人佩服的一点,这个女人,为什么能这样百变,总能在适当的场合说出刚刚好的话,让周围人都感觉满意。看到这样的慧媛,总会想到《红楼梦》里,贾母形容可卿的那句:素知她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婀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平和,最是第一得意之人。

被夸赞的女子,不一定就惹人爱。她太自信,像是一张鼓得满满的帆,沉稳而不失方向。她虽爱笑,但那笑却似一池冰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激起她的波澜。她常说,伦理道德可不是白有的,要是违反交通规则就会出车祸,看到停止线就要停下来。吴慧媛,除了是职场精英,更是道德楷模。凡事太过完美周全,总让人难以亲近。前六集里的她,正如她的雇主兼同窗徐英友一杯果汁泼上脸,指着她说的那句,你太假。纵使她美到极致,因为少了那份真,欠缺了一点最原始的生命力。

拥有锦衣豪宅的吴慧媛,正是成功学上不断给我们洗脑的人生蓝图。她的现在,是多少年轻人梦寐以求的明天?!想活的更好,追求更多,并不是错。只不过为此,必须倍加现实。但命运却似乎并不喜欢现实太过的女人。于是,我们慢慢看见华服斓裙之下,藏着的那些伤。

为了力争上游,拼尽全力,甚至赔上自己整个的青春。她实在够狠,对自己狠。曾经的梦想,早已远去,留下的,是与虎谋皮的屈辱和妥协。尊严,早就没有了。谩骂责打还是冷眼暗算,其实都一样。人人都是兽,都在名利场上厮杀。家,其实也没有。家是一个可以把人所有弱点都用来释放,把整个身心用来疗伤的地方。可她拥有的,不过是职场的延续,甚至不能自然的展示真正的自我。健康,也快没有了。为了不被取而代之,必须时刻警觉,披挂上阵。彻夜无法安睡,只能靠药物催眠的存活方式,又能支持多久?

她不曾爱过,也不曾被爱。更悲催的是,当她回忆往昔,记忆里竟然苍白一片。和闺蜜聚会,回忆着20岁的她,支着头浅笑:“那时候,我在干吗?啊!那个应该谈恋爱的季节,我在忙着动脑筋。”

她正在精神上慢慢死去,因为越来越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她被重重的身份包围着,无法喘息。周遭种满了荆棘,路越走越窄。没有同伴,没有慰藉,看不见风景,失去了未来。死水面上有一层色彩斑斓的艳丽,但并不会改变死水的属性。每天每天,重复而乏味的活着。

直到有一天,二十岁的快递男孩善宰奇迹般的出现在她面前。当他在她面前弹琴时,她被触动,她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听出了音乐里同样的激情和热切,那是属于同类的呼唤。四手连弹,更是直接在琴声中将一见钟情推升至两情相悦。这该死的节奏,并不由人。只能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那个男孩,给了她生命中最高的尊重和礼遇,他视她若宝。他说:“我的灵魂被俘获,我获得了新生。我的女神严肃、热情、有趣、优雅。我把一切献给了女神,女神大人她会知道吗?”

她去他家,忙乱中,他只做了一件事:擦地。用最虔诚的姿态擦地。四十岁的女人,不再轻易会被昂贵的礼物打动,却无法抗拒这样的诚意。当吴慧媛自己都放弃了,准备把自己活成一块抹布的时候,居然有个孩子,拼命用抹布为她擦出干净的座位。只有他,发现了她,挖掘了她的美,她的内在,她感觉自己活过来了。

她受辱,所有人都视若无睹,其中包括她的丈夫,那个最应该和她站在一起、给她安慰的人。只有那个误闯的孩子,因为目睹她的痛而愤怒着。

她动心了,可她并未失去理智。这些年,让她真正痛苦的,正是她的清醒。她的纵情,会毁了那个孩子。亲手葬送那样的美好,是无法原谅的罪。成全他,圆的也是自己的梦。她用心良苦,巧妙地利用渠道关系栽培他,隐藏自己的情感,甘愿成梯、做他的老师。

可她不知道,爱情,离人性最近。它激发了忽视已久的美感,也暴露了隐藏最深的邪念。爱情,自有一股隐秘的力量。两个恰好平行,又彼此极爱的人,如何能忍?哪怕冰遇初春,一切结局皆定,依然会飞蛾扑火。只是要更珍惜,更加倍的相爱。爱情和咳嗽、贫穷一样,是无法隐瞒太久的。只是正视自己,尚需时间和勇气。

《密会》是一个女人的情感日志,成长手册,最私密版的。编剧的高明在于还原真相,不增亦不减,没有态度,也不曾偏袒。于是,第七集开始的慧媛,逐渐的被剥去伪装和面具,一点一点的在挣扎中表现出真我。她的破绽频出,金刚罩破了。一颗被世俗压抑太久的心,一旦找到发泄的出口,是危险的。她像是失控的汽车,在人生的道路上接连让自己出意外。越是想两全,就越是难完满。人总是这样一点一点给自己设置路障的,渐渐的把自己的路堵死。但即便如此,她依然有一种难得的清醒和从容。就如同她在第一次和善宰偷欢之后,发给他的那则短信。字字句句令人心惊肉跳,如此清醒的沦陷,走的必是不归路。太深情的女人,总让人害怕。最静的水,掩盖的是遍地漩涡。她的平和隐忍之下,隐隐透出鱼死网破的决绝。人人都说慧媛是狐狸,我却每每嗅出女战士的气味。

她唯一的死穴,是善宰,她想保护他。她最参不破的是利欲。这倒不是她有多贪婪,而是这是她这些年来放弃所有换来的,也是她唯一有信心能掌控的。放弃利欲,就等于否定自己过去二十年的价值观,这对于一个四十岁的女人,太残酷了,它会令人产生虚无。破灭的一瞬间,直接打回无措而窘困的婴幼期。那样艰难的选择,不是围观的我们可以想象的。也不是靠善宰的爱情,可以拯救的。况且,如果只是盲目的赖着爱情,那依然是隐患,谁能保证爱情永远不变呢?到那时,痛失所爱的绝望才会真正要了她的命。她是吴慧媛,那样内敛强大的一个女人,即便再爱,也不甘心束手就擒。

故事的中段,编剧极其耐心的描摹着这种种的反复和挣扎。她还是想全,想尽量少放弃。这是人性的真实,面对无法预测的未来,谁不想进退自如,力求全身而退呢?断崖式的失去,能免则免,谁也不是天生受虐狂。

但是,她的同伴选择了战斗,不愿意屈服,也鄙视那些肮脏的交易。甜蜜的爱之初告了一个段落,编剧大笔一转,平铺直叙的写出冰冷的现实,耐心的将暗埋的梗一个个引爆。

郑编是个女中豪杰,下手狠且准。她亦是个真正的悲悯者,有着对生命本质的疼爱。她的作品,往往开始吸引观众的并非本相,而是糖纸。看她的作品,可以体会一种酣畅淋漓,高潮跌宕。庄子说: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相属,迫穷祸患害相收也。郑编的作品,总是把纸醉金迷之后的世态炎凉,写的细致到位。其中,那些危难中暴露的人性之恶,更是写实到无情。 第八集中,惠媛说过,地狱之门打开了。我想,对于这样的恶,她并不意外。但即便有预期,亲历还是会产生极度的疼、彻骨的寒以及被严重的被抛弃感。她被激怒了。选择战,已不仅仅因为爱情、也不是放不开利益,更是为了捍卫尊严,做为人的尊严。

吴慧媛在爱情中是个残疾,用她自己的话说,很生涩。她缺乏一种彻底而坦诚的交付。直至十五集,她依然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在独立迎战。面对这样的爱人,是比较痛苦的。更多时候,你不知道她在想什么,而只能猜测。她一步一步的按着自己设想的步骤在行进,她一贯谨慎的行事风格,给自己留了不少后手,这是她的王牌。置之死地而后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她赢了。成功逆转局面,坐上了事业的巅峰王座。当她走进理事长那间华丽的办公室,她检阅的,不仅仅是权力,而更是自己过往的失去。 可是,收复了失地的吴慧媛快乐了吗?她很快面临了最痛彻心扉的失去——善宰。如果不曾拥有过,她或许还能继续坚持。可是,她已经被唤醒,外面的世界因为他有了色彩。自己被改造的丰富,被从所有的枷锁里解放出来。这样的吴慧媛,还如何能回去?还怎能欺骗自己?

无数观众荡气回肠的十六集,让《密会》一再升华,终成经典。这集的台词、演技之精彩,令人拍案叫绝。极度的浓缩和提纯,以最小的容量完成了吴慧媛人生最帅气的华丽转身。爱情,可以雕刻一个人的灵魂。美好的爱情,终究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慧媛在法庭上的精彩陈述,让人忍不住的想做全文摘抄,做最后一次复读:

我现在只想专心考虑自己的问题,我不在乎别人将受到怎样的惩罚。

我也不想说自己不是主犯,以此要求从轻处罚,

我所犯下的全部违法行为,并非被人强迫,只是我自己的选择,都是错误的选择。

多亏如此,我享受了本不属于自己的荣华富贵,以我本身成长背景和靠我自己的能力是绝对不可能得到的。

所以我想把这一切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我也想在我所放弃的音乐世界里,尽情地行使权利。好比一出生就拥有一般,好比存入遗传基因一般,不想被任何人夺去。

可是某一天,在我人生中,并不是出于本意地在眼前出现了资产负债表,

为了这种生活而失去的那些东西那些不敢回想也不愿认同的东西,

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我的余生将如何度过?

那个瞬间我记得清清楚楚,那是我人生的经典一幕。

生平第一次有人在那一刻为我奉献了一切,又不是为我付出生命,也没有说出感人肺腑的告白,他只是在拼命的用抹布擦地而已,他只是在为我这种女人努力的擦出一块干净的座位。我当时明白了,我重来没从别人那里获得过这种热忱,甚至于我这个人竟把自己当成实现成功的工具虐待并把我弄的可怜的就是我自己。

不仅如此,在这种生活当中,我肯定也无数次地给许多人带去了伤痛于绝望吧

所以我将完全接受审判结果,无论下怎样的判决,我都不会上诉。

故事的结局到底是什么?其实没有人知道。只要生活还在继续,故事就永远没有结局。数不清的变数都在前面等,谁也不知道命运在拐角安排了什么。但是,吴慧媛终于破茧成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力量,成为了自己的主人。曾经迷失的羔羊,在废墟上得到重生,她终于和最初的那个小女孩,握手言和。

当剧终,慧媛眼神安然的微笑,那张脸,让人不由的想到日出时的太阳。和善宰一样,我爱这个女人。爱她哭泣时的样子,爱她的任性,爱她的反复无常,爱她的左右为难,爱她的伪装,也爱她最后的义无反顾。

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而是真实。当一个自主和自由的身体和灵魂得到新生的时候,我想拥抱她,拥抱那个残缺但是纯粹,并且忠实于自己的她。

写在最后的话

写剧评,不是我擅长的。对文字,我始终缺乏自信。写字,很多时候,是一种自虐。两年前,我曾经为了一个理想国里的小王子狠狠的虐过自己一次。那个纯真无瑕疵的完美,让我痴迷。我在韩剧的世界里,寻找着英雄。

但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我也明白,完美其实是没有的。徒劳的寻找,只会浪费自己的感情和时间。但作为感情洁癖分子,我对瑕疵有着异乎寻常的挑剔。这是一种病。

终于,在折腾了两年之后,我遇到了《密会》。我其实并不在韩剧里找逻辑,只是想围观一次至情至性的爱。没有无我的付出,没有狗血的剧情,简简单单,彼此真诚,至纯至真的友情和爱情,我很喜欢看到这个。

看《密会》的过程,很多的散片式的回忆被慢慢整合成一个整体。突然,我想去理解、接受那个真实而残缺的吴慧媛。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们的身上,或多或少的也有着慧媛、甚至是教授的一面。人性的善和恶,往往只是当机的发生。

张爱玲说,因为爱过,所以慈悲。我想,学会接受残缺的真实,才能做到真正的宽容。

———————————————————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5-3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yqt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