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回大地,春暖花开。黄土高原,经过漫长的冬季,终于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田野里,绿油油的麦苗在沉睡中苏醒,各种鲜嫩的野菜也探出地表,感受着来自春天的气息。黄土高原的人们,也纷纷走在田间地头,寻找和采挖着来自大自然的馈赠“野菜”。
春天,黄土高原的野菜种类繁多,有地菜,灰灰菜,马齿苋,白蒿和刺儿菜。人们挖野菜的时候,讲究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地方,寻找和采挖不同的野菜。
灰灰菜,常生长于墙角边,野草丛,麦田里和花椒树下。灰灰菜在陕西方言里,称作“灰条条”。灰灰菜之所以有如此别具一格的名字“灰条条”,与其叶片和根茎的颜色有关。灰灰菜的叶片形状为菱形,叶边缘呈锯齿状,叶片颜色为绿色或紫红色,叶片下方有灰绿色的生粉粒,茎直且粗壮,茎上有绿色或紫红色的条纹,因此被称为灰条条。挖灰灰菜的时候,优先选择鲜嫩的灰灰菜幼苗。灰灰菜幼苗,在地表扎根极浅,用手轻轻一拔,根茎便破土而出。灰灰菜的食用方法,也极其简单,将灰灰菜的嫩茎和叶子摘下洗净,用热水焯几分钟,然后捞出,在冷水里浸泡,去除杂质,然后切成小段,做成凉拌灰灰菜或者蒸成灰灰菜窝窝头,都是不错的食用选择。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22113/3f50d41dcc0d5b1c.jpg)
马齿苋,常生长于花椒树下或者麦田里。马齿苋的叶片扁平肥厚,似马齿状,叶上方呈暗绿色,叶下方呈淡绿色或暗红色,喜欢贴地表生长。挖马齿苋的时候,需要借助铲子,将马齿苋的根茎从土里挖出,否则用手一拔,叶片散落一地,难以捡拾。食用马齿苋的时候,将马齿苋的嫩叶和嫩茎洗净剁碎,倒入碗中,加适量面粉和清水,搅拌成粘稠的马齿苋面糊,倒在蒸布️上,上锅蒸熟,出锅后,将成型的马齿苋面块,切成小块,蘸点蘸水或者蒸成马齿苋花卷食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22113/aba5741ddf5148b7.jpg)
地菜,学名“荠菜”,常生长于麦田或者空旷的田野里。地菜的叶片翠绿,叶片形状为不规则的锯齿装状,因其叶片紧贴地面,所以被称为地菜。挖地菜时,需要用铁铲沿着地菜的根部,用力一铲,将地菜连根铲起,否则地菜的叶子散落一地,难以捡拾。地菜的味道偏苦涩,但却深受黄土高原人们的喜爱。人们在春季会采挖许多地菜,将地菜洗净晒干,放入冰箱️中储藏,以便可以长时间享用这种带有苦涩味道的美味。地菜食用时,需要用热水将其苦味去除。最经典的地菜做法便是地菜馅饺子或者凉拌地菜。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22113/cddad37eed1b0ef4.jpg)
白蒿,常生长于空旷的田野里或者花椒树下。白蒿的叶片呈不规则的羽状,枝茎上有灰白色的微软柔毛,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美味野菜。因其外形与青蒿相似,所以采挖时,容易将两者混淆。挖白蒿的时候,用铲子对准白蒿的根部,用力一铲,便可将白蒿连根铲下。挖回来的白蒿,将其根茎去除,只保留易于食用的白蒿叶子。将白蒿叶子洗净切碎,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面粉和揉碎的馒头,搅拌均匀后,加入盐,十三香等调味品,上锅蒸熟,便可得到一份美味的白蒿麦饭。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22113/1a9543416193ddf2.jpg)
刺儿菜,常生长于花椒树下或者麦田里。刺儿菜的叶片碧绿,叶边缘呈锯齿状,且带有针形小刺。挖刺儿菜时,需要格外小心,尽量不触碰刺儿菜的叶片,用铲子对准刺儿的根部,用刺儿菜连根铲起,小心地放入篮子中。吃刺儿菜时,因其有小刺,一般适合将刺儿菜洗净剁碎,和在面粉里,做成刺儿菜绿面食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22113/df58755723e9d29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