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很多想法自己想一想都是不成熟的,比如说对于写日记这种行为。
曾经认为做笔记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这基于我有这样的认识--人的一生有限。童年是在家乡成长,而在家乡我所认识的成年人基本上的上了年纪的人。有事没事喝茶唠嗑。算一下有十几年的时间吧。每天事情这么多,去“产生”回忆的时间都捉襟见肘何来时间絮絮叨叨。回忆还是留给自己年纪大了,不愿意动弹的时候去做吧。那为什么现在要写日记记录一些琐事呢。等到近一年来事情一多,杂想越多。很多事情竟然不自觉的倒腾好几遍,记忆力也不如以前。(相信同龄人深有体会)很多想法,思考不记一下,要么转瞬即逝,要么待某天又要像公式一样再推倒一次前因后果,这无非是浪费生命,更加得不偿失。所以啊,还是要开始不定时的记录一些自己的想法。
最近在听得到里面的硅谷来信。吴军博士的三观和我是很相符的,三观一致的人聊天,接受观点才不至于太累。吴军博士的视野和格局自然比我高很多,并且能把道理讲明白。所以出差的时候看到这一档就订阅下来了。首先我对得到是有保留意见的。书,还是自己看才能有自己的领悟。等别人把书读好再裁剪好给你就不是书的原貌。对于二级书再做感悟只能降低书的深度。而来信这种方式,我是想通过别人去看我看不到的一些有趣的东西。了解一些新鲜时事。
最近啊,也是整天的扁桃体发炎。通过中西医就可以看出东西方一些文化所不同的特质。中医讲求悟性,更像是一门艺术,除了自己虚心学习,更要靠个人感悟。而药的分量,询问的方式,当时的心情,把脉时间患者的身体情况都会影响到医生的判断。而西医讲求可度量性。各种的指标,到了什么指标表示什么网上一查便有。报告无非就是数据,再配上说明书,表明每个坐标,自己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某个方面)就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中医的格局大一些,看病其实是看人,看你是处于何种身体状态。身体状态欠佳,生病只是表象。调理好身体,病态自然消退。而西医抓重点,追溯。哪里不舒服就检查哪里,查相关的指标。对症下药。说到对症,广谱抗生素还是针对一大类,还并不能做到针对性。中医里面也有对症下药,每种药材有对应的“经”。比如,鱼腥草是走肺经,除去肺热之用。我不相信网上有些人说的中医知识安慰剂的作用,每个切身经历过某些疑难杂症的人相信也不会这么去想。再退一步,如果安慰剂能有那么大能耐,那么尝试,又何尝不可?再来说说,艺术是有一个弊端的。就是他的不可积累性。艺术除了一些比较基本的素养以外都需要悟性,悟性这个词一出就很玄。很难在前人上积累就没有办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不能说二十世纪的中医就比十世纪的厉害了多少。
西方有许多基石。像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法律中罗马法等,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确立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在其基础上推演。总会听到这样的问答,某某事情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他就是这样,没有为什么。这样的回答总是不令人满意的。而基石在最初就回答了这些问题。所有的基石都是共识,都是“不证自明”的,是一切推演的前提。抛开前提的讨论是没有必要的。这样的“基石”就能够很好的“自圆其说”了。在坚实的地基上面才能够盖起摩天大楼,经得起推敲的钢筋水泥才能使大楼达到“手可摘星辰”的气度。我们眼前看到是世界大都就基于此。到了如此繁杂的时代,不禁会有疑问,到底是人在推动科技发展,还是科技步步催促我们向前。
在近百年的高速运转下,所产生的知识量越来越多,社会分工也愈来愈细致。一个人一出生他所要掌握的东西也似乎愈来愈多。我们上学所掌握的知识大致还是从古至今留下的一些结晶。特别是数学一些学科时间上就更加清晰。这种情况下,为了活得更好一些你就必需得不同的学习,不然有一天也会像手机一样卡顿。只不过看起来没那么明显而已。另一方面,就在目前实在是太多信息让人眼花缭乱,以前的获取信息的成本很高,而现在是获取所需的信息的成本很过,或者说怎么去筛选很难。一方面渴望得到信息,另一方面却又经常被无用信息浪费时间。有些浪费甚至是无意识的全民浪费。我相信有无数人都知道王宝强家里的事。去看,去讨论,再去思考。去讨论一件事本身是有意义的,但是这件事在你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在你身边发生,占用了你的时间。这是很可怕的。因为这看起来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社交圈决定了我们不能离开微信,或者微博等。接触它就不可避免的被传达这样的信息。有时候我会觉得恶心又无能为力,这些信息能够做的就是从以前见面问一句:你吃饭没?变成了,你知不知道最近...无趣的谈资而已。之前看过娱乐至死这本书,感觉稍微有些悲观。但是其中说的不同媒介,电视和纸张所传播的属性是不同的。大致是电视是片段式的记载,图像化后使人的逻辑丧失,夸张的表达。在电视上传达科普的效果不如书籍。电视总是给你一种可以换台,跳过的感觉。仔细想想确实如此。现在的APP也是一个道理,都是互通的。所以至今我对想看的专业性书籍还是喜欢买纸质书。对电子书总有一些不太适应,也因人而异吧。
就先写到这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