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在今年可谓是大火,我所在的城市,今年共享单车也是遍地开花,黄,橙,白、绿、蓝,七彩斑斓,共享单车为我们的城市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骑者单车的少年,在风中肆意张扬的笑着,追逐打闹,无拘无束,是我们年少时的记忆,单车,有我们的记忆,有我们的情怀。
街头的共享单车,俨然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共享单车解决我们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为我们出行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但是,共享单车还有一个称呼“国民素质的照妖镜”。共享单车被破坏的事件屡见不鲜。在路上二维码被破坏,有的被推进自家小区,有的干脆被锁在自己家,有的被装上私锁,有的被扔在河里,有的被恶意焚烧,有的直接被肢解破坏等等事件不一而足。
这些事件的发生并不是一个地域问题,也不是学历的问题,在大学校园里,这样的事件并不少见。在学校里,我也经常可以看到被破坏的单车。有一次我看到一群人骑着单车,男生载着女生,共享单车没有后座,或许你会好奇他们坐在哪儿,他们有的站在后面的轮轴上,有的直接坐在前面的篮子里,非常的不雅,可是他们毫不介意路人的眼光,依旧我行我素。我猜想他们是集体出行,共享单车不够,只能出此‘妙招’。
现在社会上一直有种不好的倾向,动不动就将一些乱相上升到国民素质的高度,进行道德批判,但这很多时候过于浮泛,不接地气。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是与国民素质有关,但是国民素质依旧还是表象。有言曰:只有坏的制度,没有坏的人性。好的制度让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让好人变坏。共享单车所反映的问题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国民素质,归结为人性,市场的环境,不完善的规则制度,这些都是值得检讨。如果企业把用户的道德水准想得现实一些,通过有效手段进行约束和规避,那反而在客观上有助于社会道德值的提升。社会不就是这样一点一滴进步的吗?高道德值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社会的互动和价值观碰撞中不断提高。
有人破坏共享单车,也就有人保护他们。随着共享单车的发展,一些共享单车的“补牌侠”、“单车猎人”正维护着公共利益,为城市留住尊严。他们会把共享单车上被划掉的车牌数补上,会把那些被上私锁、被损坏的共享单车“松绑”,并向官方举报,通知维护人员将它们物归原地。目前,这群守护共享单车的志愿者在全国已有2000多人。“单车猎人”的出现意味着公民意识的提升,我们作为社会的主体,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我们的也有职责去服务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我们守护的不仅是社会的利益,也是自身的形象。共享单车虽然遭受着恶意的破坏,但是依然有人会守护着它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