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轻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能够学习和提高自己,这个阶段不能简单计较工资的多寡,如果只因为一个岗位提供给自己的工资更高,而舍弃学习的机会是不明智的。
现在在深圳出差,做一个公司内控的尽调,这家公司想上市,要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内控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这个业务是另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介绍给我们的,领导说这个高级合伙人在深圳有豪宅,在西安和国外都有房子。人家是怎么工作的呢?和我们一起去见了需要提供服务的公司对接人,坐下来聊了一个多小时吧,就去忙其他业务了,最终他们会复核我们做的报告,但相对于报酬其付出是很低的。
内控尽调的主要方式是访谈,在过去的两天中我们访谈了集团的财务、法务人员,发现集团的内控制度很不完善。
周六去了负责生产的子公司,一进公司的第一印象就是地扫得真干净。接下来,访谈了子公司负责人、成本会计、销售会计、仓储管理等人员,感觉子公司的制度管理应有尽有,并且落实到位。子公司负责人说工厂的环境要求比国家标准严10倍,心里有点犯嘀咕,这工厂这么严格?
当我们去了这个生产的子公司后,才知道董事长助理在这个子公司工作,这让我们有点诧异,印象中的董事长助理是董事长的随行人员才对啊,怎么会在生产子公司驻扎呢?
因为不知道这个情况,所以没有提前准备访谈问题。
董事长助理来了,发现是个60多岁的老先生,我们更加惊诧了,同事说以为是食堂打饭的大叔。
一般第一个问题都会问被访谈对象的工作内容,当问了后,答案是没有固定的内容,什么都做,技术部门需要就支持技术,战略需要就规划战略,生产需要就指导生产……真是哪里需要去哪里!
老先生讲自己有几十年管理经验,当老板找他的时候,他说如果只是做生意的话,不用找他,但如果想让企业长期发展,想让企业规范化的话,自己几十年的管理经验能够帮上忙。
老先生说自己花了半年写了三本书,又花了一年进行培训让工厂的制度落地,敬佩之情悠然升起,这就是少林寺的扫地僧啊。子公司的制度及对制度的执行没话可说。
老先生说自己和董事长在战略上有点分歧,董事长的意思是让公司快点上市,而自己的观点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一步走稳,再迈出下一步。
通过对这位老先生的访谈,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做专业,专业就是花费时间和精力深耕一个领域,不急不躁,踏踏实实。
领导还带我们去了两个饭局,其中一局是一个装饰集团的三个人,一个是总裁,一个是设计院院长,一个是西北西南区总经理。领导说设计院院长在他之前接触的几年时间就赚了2000多万,隔段时间就外出登山探险,饭局中还讲了自己之前的登山经历,其中几次谈到王石,他认可王石。这些人已实现了财富自由,他们能够真正的毫无财务压力专心体验人生。
回到开头的观点,学习和提高的重要性通过这三个例子就凸显出来了,有些人干了一辈子还是一个普通员工,所会的工作技能也非常有限,可想而知岗位和报酬也高不了,而不断进行专业深耕,积累的作用经年累月会非常明显,那时候我们的付出就会获得成指数倍的回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