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cy按:
最近写文章的频率降低了,因为新换了一个role,和我以前做的事情不太一样,比较开创性,一边摸索一边做,需要我改变以前一些看问题的角度。关于这方面有一些想法和大家分享。
1
有天和几个朋友吃饭,大家聊着聊着聊到了各自的工作。
朋友桔子之前在一家国内互联网公司工作,后来跳到了一家外企,待了两三年,最近在考虑跳槽。
但桔子比较发愁的是,她和之前公司的同事聊天发现,在这家外企做事的经历,似乎和国内的公司接不上。虽然也做的同一个领域的事情,但和国内的玩法不太相同,感觉自己在细分领域做得不够专,简直是在倒退。
她以前的同事也打趣道,你要是之前没跳槽待在这里,也许现在级别也涨了不少了,你们公司那一套和市场上不一样,没有价值。
果真是这样吗?
桔子说完之后,另一个比较了解她的同行蜂蜜姑娘快人快语:
“你要换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你是没有在细分领域做得专精,比如说手上没有一些现成的推广合作资源,但并不能说明你这两年的经验积累就白费了。”
“我记得你之前提到过,你曾经负责过跨国大型项目在国内的落地,从策划到执行你都有负责,这些怎么就没有value了?你以后往更高的一些管理岗位走,更重要的是有这种战略思维,像具体找哪家媒体合作这些有更专业的执行人员来做,你要把握整体方向,并不需要一定特别精专。”
蜂蜜姑娘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和桔子有一些经历是相似的,前不久也刚刚跳槽,找的工作也是如她提到的这种类型。
所以她们到底谁说的对?
我一个局外人看来,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但体现的是完全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桔子把自己“没有”的东西去和别人比,在市场上往“谁手中掌握更多媒体合作资源”这个方向找,自然看不到自己的价值;而且这部分是很容易就被下一个手握更多资源的人超越的;
而蜂蜜看到自己“已有”的东西,往另外一个方向“需要有战略思考能力的管理岗”找到了自己对应的位置。
2
前段时间有个工作三年的读者找我咨询。他本身是工科出身,工作也是做专业对口的技术岗,后来读研,现在研究生毕业重新找工作,想要换这个行业内的非技术岗。
他提到自己投了一些非技术岗,但回音较少,和我咨询简历还有方向上要如何调整。
我看到简历的时候,大概猜到了为什么。简历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倒也还好,但是没有体现出来具备哪些非技术岗需要具备的素质,比如沟通能力组织能力。
我和他聊,深入挖掘他过去的经历,希望能找到一些他的优势,他说:
“我工作经验少,当时做的也是基层的工作,就是执行者,除了专业方面的工作,平时在项目上也有一些杂事领导让我做,比如翻译一些文件啊,做检查督导啊之类,没什么特别的。”
我捕捉到了这个信息,问他:“为什么让你翻译?又为什么让你做检查督导呢?”
其实我想让他思考的是,换一个角度去看,其实就体现了他许多优点,比如英语可能比团队其他人好一些,沟通、细心程度比其他人好一些,所以领导才会让他去做。
他看到的是自己过去在“打杂”,没什么特别的;我看到的是他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有亮点可寻,从而挖掘出下一份工作需要的特质。
3
说起来容易,有时候我们深陷其中而很难意识到换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就会有新的出路。
我能想到的改善这种情况的方法就是,多接受不同角度的一些观点,甚至有时候是完全相反的观点。
写到这里正纠结怎么结尾,忽然想起一句Fitzgerald(就是写《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那位,我本科毕业论文写的他)的一句话,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时仍能保持行动能力”。
(完)
作者简介:Stacy,清华硕士毕业,500强外企高级经理人,4年快速升职为最年轻的中层之一,豆瓣高分职场书《光速成长—职场的正确打开方式》,加印热卖中。
公众号:Stacy的职场成长指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