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7.24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7.24

作者: 聶楓 | 来源:发表于2022-07-24 23:53 被阅读0次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与道相合,能避免痛苦与伤害。

含德深厚者,既无害物之心,也无防人之意,周身一团和气,放在哪里都像冬日暖阳,让人只起亲近之心,而不生伤害之念。即使凶猛成性的外物,见到他也会敬而远之,这就是“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我们之所以做不到这一点,则是因为有分别执著。大部分人会按自己的好恶需求,把万物分为三六九等。但是,有执著就从柔弱转向刚强,有分别就从无为落入有为,这就与道相悖了!尤其是人心里存在贪婪杀戮、傲慢戒备等强烈的负面情绪时,更会引起环境的反噬之力。人若包藏祸心,无论隐藏多深,都会暴露。因为心念一动,就产生磁场波,敏锐者立刻就能感知。负思维会散发黑色光芒,联接黑暗时空,最终将自己送入深渊!

人生成长从来没有一帆风顺,成长行进过程中会遇到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各式人群,尤其在当今之急功近利的躁动社会。大家的生存压力大,很容易遇到类似于怒路症,狂躁症,压抑症等人群。在遇到类似人群时,要想保持身体获得安平不受伤害,在与人相处过程中尽量保持平和之态。“勿怒,勿争,勿急,勿辫,勿呛,勿逼,勿怼”。因为没有什么比生命的安平更重要,一人之身关系着全家人幸福。平和之道可以让我们逢凶化吉泰然安平,若做到这样的修为这也是道德经中所述:“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的境界了。

       

  “ 平和之道”可以让我们面对“怒路、狂躁、傲慢、偏激、执拗、戒备”等的负面情绪时保持不会激怒对方的状态。“冲动是魔鬼”这句话说的一点没错,“平和之道”不是软弱怕事,而是一种遇事冷静,冷静处世的智慧。因此,他适用于家庭和谐相处,适用于社会陌生人相遇相处,适用世间熟人朋友间的相处。所以说,“平和之道”是一种冷静处世的智慧。

                    ——易轩

                  2022.7.24

相关文章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7.24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与道相合,能避免痛苦与伤害。 含德深厚者,既无害物之心,也无防人之意,周身一团和气,放在哪里都像...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对于天道五德的真髓要真修实证。 这个“修”字即修真、修余、修长、修丰、修普。修德于身重在“真”。...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2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大道不是别的,而是无限的爱,爱洒天下,有德者有得。 最好的教育无需多言,做得到的磁场比说得好的影...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6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人一旦失去中和,就会被万物反夺其气而害生。 人类因万物而能生,但很多人也因贪恋万物而得死,这是因...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7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万物历尽繁华也必归之于道。 肉体有形,有形之物就有生老病死,因此有壮就会老,有老就会死,这是肉体...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3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掌握和谐与平衡,才能将强大的生命力呼唤出来。 一路走来,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和谐的家庭。家不在贫富,...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12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柔弱代表生机,坚强预示衰竭。生命的密码是...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13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人生百年就是在不断修练“大智微明”智慧的过程。 道用“大智微明”的智慧,“润物无声”的方式,精准...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14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柔弱到极致心中便无我从强! 懂得在关系中修和谐,才是真修炼。 能守住天生的和柔之气,不但能以和气...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5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真正的柔弱者,不是懦弱无能。 而是智慧远超常人,却无意与人计较;威力远超常人,却无意向人炫耀;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7.2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aw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