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90后大军成为了职场中坚力量,00后也逐渐地踏入工作岗位。“准点下班”渐渐成为了各家公司的一道亮丽风景。
然而,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公司内部,很多人(尤其是领导们)都在批评这种态度是“躺平”“不求上进”“小富即安”。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95356/a28ffdec8d5a2e62.jpg)
加班的理由
加班的原因多种多样,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理所当然的氛围
大多数的职场中,存在一种“加班=美德”的观念,即使早早完成工作了,你敢走吗?
你身边的同事们无论是空敲键盘、仰脸看天、厕所追剧还是真的在忙,反正就是不走。
在这样的不怎么良好的风气下,你只能配合他们而进行陪伴加班。
职场人手不足
确实有很多公司存在人手不足的情况,加上如今“降本增效”的“时尚”引领,工作量超过人手的情况屡见不鲜。
每个人承担的工作增加了,当然不得不加班。
尽管劳动力人口增加,但公司为了成本,就是不招聘,你又奈他何?
工作效率低下
在一些职场中充斥着各种导致效率低下的因素:不会利用工具、工作安排不合理、形式主义泛滥等,也是导致加班的重要因素。
频繁出现突发性工作
管理不规范的公司,员工可能会频繁接到紧急工作安排。导致被挤占大量时间,无法按照自己设定的日程表进行工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95356/5357aad00d95d2b3.jpg)
“不想加班”是不求上进吗?
对于那些不想加班的年轻员工,有些领导指出这是“不求上进”,甚至批评他们不配做公司的员工,真的是这样吗?
我认为,避免加班的理由因人而异,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
但我可以从我所在的公司感觉到,现在的90后、00后并不是想要悠闲躺平的工作,而是希望“有效率地工作,合理利用时间”。
尽管他们准时下班,但在工作的状态上,他们并不比拼命的70后和矛盾的80后要来得消极,甚至能充分利用8小时之内的时间高效率完成工作。
而遇到白天工作完不成的情况时,那么到了晚上昏昏欲睡的状态下,工作效率也很低,既然如此还不如早点下班,第二天再接着做。
这一点上比大多数“上班不干,下班不走”的职场老油条要强得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95356/9233efc818b3be5a.gif)
如果从公司经营者的角度来看,希望员工能有效率地工作,既可以快速获得工作成果,又可以减少加班费用(有吗?)应该是更理想的。然而,为何还有领导鼓励下属加班呢?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大多数指责“不加班是一种躺平行为”的管理层,过去也是通过加班工作,来展现成果和对公司的忠诚,从而获得当前的职位。
这些人将自己的过去与“不想加班”的想法相对比时,可能会认为这意味着员工“缺乏上进心”或“缺乏对公司的忠诚”。
同时,他们会感觉到过去的自己被否定、被冒犯到、不被尊重,而感到很不安。
然而,时代已经变了。在被称为“即将被00后整顿职场”的今天,为了在接下来的人生中维持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95356/57d75e8245e64021.jpg)
而且,大多数时候,我们为了保持足够的精力进行第二天的工作,充足的睡眠不可或缺。
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作被人工智能(AI)取代,为了持续在职场中保持竞争力,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维持健康”和“学习新技能”这两点,想要实现,有效利用私人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几点似乎可以得出结论,拒绝加班绝对不是“躺平”或者“不求上进”。
减少加班的有效对策
如果你真的是因为人手不足或者管理混乱而不得不加班,下班无法潇洒地说走就走,那么通过一些个人的努力还是有可能减少加班时间的。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利用“晨会”提高生产力
提高工作效率有许多方法,其中“晨会”效果显著。晨会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虚拟的,甚至不开会,以“任务看板”、工作协同、邮件、工作群文件方式也是一样的效果。
无论哪种,你都可以在早晨开始工作时通过制定当天的工作计划,并与领导和同事分享,但切记如果是开会,时间不宜过长,十几分钟足矣。
这是从项目管理“敏捷站会”中得到的灵感。
另外,通过在下班时进行回顾,可以使时间使用和工作进展“可视化”,同样,邮件、会议、协同、聊天工具等形式均可。
在安排一天的工作时,还需要设置“进行时间”和“所需时间”。
工作结束时,检查是否按计划进行,如果计划被打乱,需要分析原因。这样可以识别计划偏差和突发工作,更容易把握问题。
这种做法可以使人认识到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所缺乏,并且可以设定自我提升的目标。仅通过这种实践,就有许多案例减少了10%到20%的加班时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95356/ab60c026edcd34c3.jpg)
确认“截止日期”,明确优先级
年轻员工可能还没有充分培养出“谈判能力”,往往只是简单地遵循领导的指示。
当被分配工作时,如果不加以思考就接受了,可能会中断正在进行的工作,导致效率下降和加班。
然而,“必须立即处理”的想法往往是一种误解。一定要勇敢地去向领导确认“截止日期”,并勇敢地进行沟通。
例如:“我手头有项非常紧急的工作,明天处理可以吗?”“这几项工作哪个优先级更高?”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95356/c3fa99d4ae52a89e.jpg)
增加“闲聊”的机会,提高职场的“心理安全性”
虽然加班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实际上,提高职场的“心理安全性”有可能改善许多问题。
“心理安全性”指的是在组织内部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会被拒绝或惩罚,从而感到安心的状态。
即使很多人认为我们同事的关系很好,但实际上通常是沟通表面化,互相了解不足。
因此,难以坦率地表达真实想法,过多的顾虑和体贴消耗了额外的时间,导致长时间工作。
在心理安全性高的职场中,人们可以自主思考、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因此不会浪费时间在顾虑或体贴上,也就不容易形成“大家都在加班,我不好意思先走”的氛围。
那么如何提高组织的心理安全性?虽然许多商业书籍有在介绍方法,但我认为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是“能够充分了解彼此性格的闲聊”。
例如,多多举行一个让每个人围绕与工作无关的主题发表看法的闲聊时间。
“想给大家安利的值得一去的旅行地点。”
“长假期间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件。”
“有没有什么值得种草的美食小馆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95356/ca77edc79d7bf205.jpg)
通过这样的闲聊,可以了解到同事情感触动的点或者他们所珍视的价值观,更好地了解你的工作伙伴们。
在某个企业的活动中,将“推荐的电视剧”作为话题。结果,一位看起来很有威严的中层管理人员说出了自己的选择,竟然是一部新上映的恶搞日剧。
大家都对这种反差感到惊讶,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了起来,所有人心里都在想,“这个领导有这样的一面,也许很多话题上可以和他聊”,心理障碍也因此而降低。
所以,增加团队内部“闲聊”的机会,是一种很有效的尝试。通过建立日常工作之外的关系,创造一个可以自由表达意见的环境,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加班。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95356/d45cf6256e9608c3.jpg)
如果实在无法减少加班怎么办?
如果你们尝试了上述对策仍无法改善,那么只好考虑以下策略:
咨询工会
试着找工会反映情况,让工会去跟部门沟通协调,可能会得到改善。
考虑转职到加班较少的企业
实在是忍无可忍,考虑更换个职业是不失为一种方法,不迈出这一步永远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让自己慢下来
既然下不了班,那就努力让自己的性格慢下来。工作全部完工却走不了是最难熬的,那就索性精雕细琢地工作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95356/b8b0f563955dfa2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