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三
唐纪二十九
公元726年——733年
共8年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中之上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
1、
春,正月,癸未,改立契丹松漠王李邵固为广化王,奚部落饶乐王李鲁苏为奉诚王。以皇上的堂外甥女陈氏为东华公主,嫁给李邵固为妻;以成安公主的女儿韦氏为东光公主,嫁给李鲁苏为妻。
2、
张说上奏:“正在实施的《五礼》,贞观、显庆年间曾两次修纂,前后颇有不同,其中有的地方不太恰当。建议与学士等讨论古今,删改施行。”皇上下制批准。
3、
邕州封陵獠人梁大海等占据宾州、横州造反;正月三十日,派内侍杨思勖发兵征讨。
4、
皇上召河南尹崔隐甫,想要任用他,中书令张说嫌弃他没文化,上奏拟任为金吾大将军;前殿中监崔日知一向与张说友善,张说举荐他为御史大夫;皇上不听。二月七日,任命崔日知为左羽林大将军。二月八日,任命崔隐甫为御史大夫。崔隐甫由此与张说有矛盾。
张说有才智而好行贿受贿,百官汇报事情,有不合他心意的,喜欢当面折辱,以至于叱骂。厌恶御史中丞宇文融的为人,又不满他权力太大,凡是宇文融所建议汇报的,多压制不许。中书舍人张九龄对张说说:“宇文融承恩用事,口才敏捷,又诡计多端,不可不防。”张说说:“鼠辈能做什么!”夏,四月四日,崔隐甫、宇文融及御史中丞李林甫一起上奏弹劾张说:“引术士占星,徇私舞弊,僭越奢侈,受纳贿赂。”皇帝敕令源乾曜及刑部尚书韦抗、大理少卿胡珪与崔隐甫等共同在御史台审问。李林甫,是李叔良的曾孙;韦抗,是韦安石的堂侄。
四月九日,任命户部侍郎李元纮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元纮以清俭著名,所以皇上用他为相。
5、
源乾曜等审问张说,查出不少证据,皇上派高力士去看张说,高力士回来上奏说:“张说蓬首垢面,坐在草席上,以瓦器吃饭,惶惧待罪。”皇上于心不忍。高力士借势说张说有功于国,皇上以为然,只罢免张说中书令,其余官职待遇如故。
华杉曰:
张说这一段遭遇,非常典型,他的命运,由三种人决定:自己、敌人和朋友。首先是自己,如果自己能克己复礼,执守正道,安全系数自然会大很多。但是他做不到,他才智过人,但是贪财好货。既然如此,就不要不必要的得罪人,不要树敌,他又做不到,恃才傲物,争强好胜,宇文融受宠,他就要压制宇文融;皇帝要用崔隐甫,他就要排挤崔隐甫。张说这是什么心态呢?他好像一个妒妇,皇帝成了他的财产,别人不能得到皇帝的爱,谁接近皇帝,他就要排挤谁。这样他就在朝堂上树立了最危险的敌人。这些人联合在一起,说他的坏话,他就到牢房里受审去了。
这时候,朋友登场了,皇帝派高力士去看张说,这时候,张说的命运,就全看高力士怎么说。因为对于皇帝来说,办不办都行。高力士或许是张说的朋友,或许判断皇帝并不想真办张说,总之他说了好话,张说就没事了。
这就是历史,没有什么合不合法,只看皇帝批不批准;没有什么犯没犯罪,只看皇帝办不办你。一切都是两可,无可无不可。这种情况下,每一个人的一句话,都可能改变你的命运,朋友就至关重要。
当然,最重要的是自己不贪心,只凭着是非善恶的标准勇往直前,修身以俟命,这不是张说能做到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