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看一个企业文化案例,其中有一句“企业文化是行为,不是语言”给了我很多的启发。这和古人所讲的行胜于言,以及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等等非常一致。
阿里巴巴是以诚信闻名的,李嘉诚也是以诚信闻名的,同仁堂也是以诚信为闻名的,这些都是叫做道德了的企业文化,也就必然产生其应有的价值。三鹿奶粉、雷曼兄弟、安然等企业,却因讲诚信却没有做到诚信而倒下了。由此可见,企业文化确实是做到了的那部分,而不仅仅是企业主张的文字部分。
自己作为一个有二十多年关注企业文化咨询的所谓专业人士,在启迪别人走向知行合一的路上,还有好大的一段距离啊。
由此来反省自己,其实有很多方面都是知道还没有做到的。比如我一直讲一句“追求完美,但不奢求完美”的自我超越的金句,但事实上我经常是奢求完美的。这表现在每一次我准备课件或者咨询方案,不到最后一刻总是觉得不够完美,总是拿不出手。这导致我经常是ppt开了一个头,或者计划书开了个头,总是不能一个人完成。因为每一个下一刻,自己总归会有更好的想法,导致了除非要交卷或者在客户现场,等到时间实在不允许了,自己才能够把方案呈现出来。
知道自己有完美主义倾向,也一再的要求自己不要执着,但很多年过去了都做不到。这就叫知易行难吧。
如果很多次知道但是没能做到,就会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力量,突然的要超越一次就显得不太容易。比如今天要准备的课件,其实都准备了几十遍了,从打开课件到调整内容,两个小时过去了,居然只写出了全新的纲要,好像一定要让大脑里全部贯通才能动手一样。想想很可笑,但很明显在这个角度,我被头脑控制了,我的效率和精度都没有最大化的发挥。

而这些显然是自己文化的一部分了,我显然有些时候是受控于大脑而不能自拔的,对自己所表现的内涵不够好还是有些担心的。我也知道这部分是小我的层面,但显然我好几年来都没有能够超越这种习惯。这样做的优点,是我让头脑最大化的发挥了,体现了追求极致的精神。但始终不能完稿,这会让我的成果不能最快呈现,就略显低效了。如果不能超越自己的小我,那就要和行动力强的人合作去呈现PPT了。
透过这样的觉察,我所呈现的个人文化是思考的多,呈现的少。如果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结果,就要让自己经常思考人生最重要的部分,这会开启思考的智慧而不浪费思考的能力。同时,还要在最重要的觉知处反复的践行,通过学而时习之的方法,不断的去体悟经典的内涵和人生的真谛。
思而行之,行而觉之。功夫到,滞塞通。只要开始,永远也不晚。
阅读到这里,您的感悟是什么?写下要点,并且即刻、面带微笑的、小小的去实践一下吧。
#无戒365挑战 周伯通(安柱)日更1000 第220天
阅读到这里,您的感悟是什么?写下要点,并且即刻、面带微笑的、小小的去实践一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