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唐朝女人到底有多开放?

唐朝女人到底有多开放?

作者: 小辞青青 | 来源:发表于2018-11-25 16:09 被阅读23次

前些天,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

在一场公开演讲中说道 :

现在中国,是因为女性的堕落,导致整个国家的堕落。


女星张雨绮率先在微博

发文diss,并@了俞敏洪本人:


接着,

“岐视女性”的批评

从四面八方涌向俞敏洪。

他先是发微博解释,

然后又专程到全国妇联机关,

发表公开信向广大女同胞致歉。

这个时代的女性,是惹不得的,

因为社会赋予了我们同等的权利和自由。

其实女性

如此自由开放的盛况,

并不是今天才出现,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也曾是这个样子。


唐朝,是一个神奇的朝代。

这个朝代有两个十分耀眼的标志,

一个是经济:

唐朝GDP世界第一,占世界比重58%。

一个是女人:

武则天颠覆了“男主天下”的“定律”,

成为中国封建皇朝唯一的女皇帝。

中国封建社会,

向来男尊女卑,

而唐朝女性地位之高,

绝对是整个封建时期最高峰。

唐朝的统治者,

有胡人的血统,

骨子里充满自信、包容,

他们喜欢同样自信、活跃的女性,

那时候的姑娘们不但会骑马打马球,

还在诗文、陶器、雕像等各方面文化有所造诣。

所以,唐朝姑娘的开放,是全方位的。



1、着装大胆

唐代诗人留下的诗中,

有不少对唐时服饰的描写:

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

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很明显,

这些唐朝女子穿的都是袒胸装!

要知道,那可是一千多年之前的人,

即使今天的女性,

这样大胆的穿着,也并非每个人都能接受的。


唐朝女子体态丰盈,

她们还喜欢穿很长的裙子,显得更为优雅。

唐代诗人孟浩然说:

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

姑娘们长裙曳地的曼妙身姿,仿佛就在眼前。


女装尽显妩媚,

但她们穿男装刚起来,那也是英姿飒爽。


唐朝女子经常参加一些赛马打球的活动,

盛行“女扮男装”,甚至有些女子以男装为主。

我们同样可以在

唐诗的记录中领略她们的风采,

比如李白这句:

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

姑娘略施粉黛,

脚穿红锦靴,身穿男装,

有股丝毫不输于男儿的胆气。

不知道,

现在影视剧的“女扮男装”,

是不是受唐朝姑娘们的启发?



2、婚恋自由

唐朝的姑娘们,地位较高,

对贞节观念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淡漠,

对择偶和婚姻有自己的看法和自由。

先举几个例子:

武则天的姐姐,丈夫去世了,

跑到宫中成了唐高宗李治的妃子。

再说武则天本人,

她侍奉过两代君王,

且这两个君王还是父子;

杨贵妃本来是

唐玄宗儿子李瑁的媳妇,

但被唐玄宗看上了,

便三千宠爱集一身,从此君王不早朝。

其他像高阳公主、太平公主,

就更不用说了,

该再嫁就再嫁,该养男宠的养男宠。


再看看当时的婚姻法:

《唐律·户婚》规定:

子女未征得家长同意,

已经建立了婚姻关系的,

法律予以认可,只有未成年而不从尊长者算违律。

也就是说,

自己有喜欢的对象,可以私订终生,

不必理会什么“父母之命,媒酌之言”。


如果两人对婚姻不满,

过不下去了,也可以选择离婚,

也就是当时说的“和离”。


在敦煌出土的文物中,

发现了一份唐朝的“离婚协议书”:

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之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冤家,故来相对……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美妇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大概意思是:

如果我们的结合是个错,

与其痛苦地苟合在一起,

不如痛痛快快分手,

也好过两人天天相互看不顺眼。

离婚之后,

希望娘子你能重整山河,再攀高枝,

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再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从这份“离婚协议书”上看,

这位男子比今天的有些离婚男更见风度。


唐朝还提倡寡妇再嫁,

而且妇女们不以离婚再嫁为耻,

甚至再、再嫁也是常事。

唐朝公主

再嫁、三嫁,大有人在,

仅以肃宗以前诸帝公主计,

再嫁者23人,三嫁者4人。

这样的情况,

与前朝的“从一而终”及

后代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形成鲜明的对比。



3、唐朝女子 文武双全

唐朝没那么多繁文缛节,

夫妇之间可以互称你我,

很多家庭由妇女主持事务,

甚至上公堂时,妇女代替丈夫出面;

她们戴着贵重的首饰,穿着华美的服装,

坐着车子满大街跑——想象一下这画面,

是不是跟我们今天大街看到的时尚美女一样?!

当时条件好的人家,

还会请老师到家中给女儿上课,

姑娘们读书多了,也乐于接受外邦文化,

加上婚恋制度较大的自由,

幸福指数应该是相当高的。

她们平时还外出郊游赏花、听剧看舞,

她们襆头袍衫,足蹬革靴,扬鞭赛马。

杜甫在诗中道: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瞧,身着男装的姑娘,

手挽弓箭,仰天长射,且“一箭双雕”。

那番男儿般的威武和潇洒,也是一种风情吧!

《新唐书 五行志》中记载:

有一次宴会,

太平公主紫衫玉带、

一身男装,在席前歌舞。

唐高宗见,笑着对武则天说:

女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

高宗并没有呵斥女儿不守礼法,

而是笑着,抱着一种欣赏和包容的态度。

正是种博大胸襟,使得唐朝在社会活动中,

不排斥女性,让女性保有自己的个性和一席之地。

我大唐风气如此开明,才有武则天的横空出世。

唐朝过后,

中国封建社会再也没有出现如此繁盛,

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又回到了“男尊女卑”,

“贞洁牌坊”重新成为女性的枷琐,

宋朝之后,“三寸金莲”都出来了,

大清朝的男人还会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直到民国时期,

有识之士提出男女平等的主张,

女性才能和男性一样接受教育……

所以有时候,文明是可以倒退的。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

不管哪个时代,

如果较为重视女性

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必是经济、文化发展的标志,

譬如唐朝,譬如现在……


图片来源网络

历史比小说精彩,比影视剧还有趣!

关注本公众号:白色罂粟

正史、八卦,总有一款适合你。

本文为公众号原创,如需转载,请通知本人,并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朝女人到底有多开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bp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