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和我五百年前是一家,她是一位年轻女教师,我们高一年级的班主任。
作为年级组长的我,是受到这位新来到这所学校的杨老师的启发,把“家”文化建设作为年级组的工作重点。
为了区别两个“杨”,我就称呼她“娜老师”了。
谁都知道,孩子遇到一位好老师,尤其是遇到一位好班主任,是一生的幸运。娜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好班主任,她能让自己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昨天下午八九节课的高一年级学生大会,李主任在讲话的时候,我回到高一教学楼,查看十四个班级的教室卫生和物品摆放。真的都挺好的,尤其是娜老师的班级,窗明几净,桌面、地面非常干净,物品摆放整齐,一进到这个班级,就有回到家的感觉,真好!
我最了解,这就是这个班级的常态。因为这个班,有一个可亲可敬的妈妈——娜老师。虽然娜老师很年轻,但是在班里所有孩子的眼里、心中,娜老师永远是他们最亲爱的妈妈。
作为年级组长,我曾经很不理解娜老师。尤其是去年军训期间,娜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曾经一度被我误解为“溺爱”。那十天的军事训练,因为娜老师班里总会有三四个“掉队”的学生,坐在班里的马扎上休息,我就很不满意,总觉得娜老师心慈面软,担心她今后管不住班里这些“猴儿”孩子。那时,娜老师班里确实“涌现出”几个“猴儿”孩子,不是内务不好,就是顶撞教官,着实让娜老师堵心,让我担心。
上半年就这样跌跌撞撞过去了。
这期间,作为年级组长的我,亲眼见证了娜老师这个班集体逐渐成长、壮大。
那次,我有幸参加了娜老师班里的一次班会。那次班会,孩子们邀请了大部分任课教师,班长还特意去邀请了我。一进班里,看到的是孩子们真诚的笑脸,那是平时的课堂上很少见到的。那是孩子们的天下,他们才是光彩照人的舞台主人,娜老师反倒成了一个孩子,羞涩地坐在教室的角落里。
主持人侃侃而谈,不一会儿就调动起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一会儿这个上台发言,一会儿那个登台献艺,还时不时地采访任课教师。终于“捉弄”到我了,我走上台,任由孩子们“摆布”,在与孩子们的对话中,我兴奋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由来已久的祝福,也收获了孩子们热烈的掌声。在那时,我感到幸福,更由衷地感到欣慰:这些孩子,遇到这样一位贴心的、开明的班主任,是多么幸运,多么幸福!
高一上学期,娜老师就走访了班里绝大部分孩子的家庭。作为一位老班主任,我心里由衷地佩服。现在的家访,尤其是大面积家访,任务量之繁重,准备工作之繁琐,与其高大上地说是敬业,不如实在地说,那就是勤奋与踏实。正是家访,使娜老师在第一时间掌握了自己班里孩子的第一手材料,为后来她真正走进孩子和家长心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一张照片,我记忆犹新,那是娜老师去家访,和一个孩子一起整理写字台。特殊家庭的孩子,缺少亲生妈妈的关爱,又偏偏赶上爸爸工作太忙,大老爷们也不够心细,从来没想到如何去细心关爱儿子。娜老师的一次家访,一次充当“妈妈”的角色,彻底改变了那个大男生不爱收拾东西的陋习。从此以后,无论是自己家卧室里的书桌,还是教室里的课桌,那个大男生都是整齐有序的。这样好的班主任,能不当亲妈一样对待吗?
我班是我家,老班是我妈。
孩子们,这就是你们的班级、你们的娜老师,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