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喜得贵子
五姨离世的时候,母亲刚生了孩子,正在坐月子。这是父母的第三个孩子,他是父母的长子,我们的大哥。大哥一出生,就面色红润,哭声响亮,身体显得十分健壮。当时,母亲刚满22岁,父亲已经26岁了,这在当时那个年代,已经算是大龄得子了。
因为母亲久病初愈,父亲不想让她再受打击,准备把五姨去世的消息瞒着她。可是,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外祖母不时在家里大放悲声,怎么可能瞒得住呢?
得知自己最挚爱的妹妹死于非命,母亲悲痛欲绝。在母亲七姐妹中,母亲排行老四,她和五姨的年龄最接近,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母亲七岁那年,为了保护年幼的五姨和六姨,险些丢掉性命。当时五姨虽然小,但对于当时的情景,她都记在了心里。在母亲失去两个孩子而连遭重创之时,五姨寸步不离地守在自己的四姐身边,一边照顾她,一边陪着她默默地流泪。可如今,姐妹俩却阴阳两隔。
父亲担心母亲伤心过度,旧病复发。可是,当他处理完五姨的后事,回到家中时,看到自己的妻子虽然十分悲伤,但并没有发生病情反复的情况,父亲感到十分欣慰。
因为父母前两个孩子都因病夭折,他们担心厄运再次降临。因此,在我的大哥一出生,父亲就他的脖子上挂上细细的铁链,并在上面锁了一把小小的铁锁,还请人给他起了"金锁“这个乳名。父亲想通过这种方式,给自己的儿子加上双保险。
尽管母亲的神智恢复了正常,可她的身体还是很虚弱,一个人照顾孩子很吃力。父亲安排刚满十二岁的七姨,帮助母亲照顾自己的孩子。
家里没有了后顾之忧,父亲就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村里的工作之中。我大哥出生于一九四九年正月,正处在解放前夕。父亲所在村子,在陕甘宁边区政府管辖范围内,属于红区。而和他们相隔不到百里的地方,属于国民党管理的白区。当时,马步芳和马鸿逵的部下驻扎在那里。当地还有个曹姓土匪头子,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在胡zong南进攻延安之时,马匪的残部和土匪勾结在一起,时不时地到村里骚扰,当地老百姓不堪其扰,躲进深山里避祸。
1949年初,在毛主席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解放军在全国战场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决定性的胜利。马匪和曹匪成了秋后的蚂蚱,他们再也不敢出来蹦跶了。边区百姓终于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作为一村之长父亲,积极组织村民开展土改和支前工作。由于父亲属于外来户,在村子里根基浅,工作中遇到许多阻力。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农忙时间,父亲干完自己家里的农活,就腾开手帮其他村民干活;农闲时间,父亲上门跟村民聊天、谈心。就这样,父亲和村里几个有威望的人交上了朋友,有了他们的支持,父亲的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在边区政府的召开的大会上,父亲还受到过表彰。
全国解放后,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农村进入农业合作化阶段,父亲被当选为当地合作社社长。在此期间,父亲正式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入党之后,父亲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1954年11月15日,父母又喜得贵子,他们的第二个儿子——我的二哥出生了。那一年,大哥已快满6岁了。在大哥和二哥的中间,母亲还生了一个女儿。据小姨讲,在我们兄弟姐妹中,她是长相最俊俏的一个。小姨给自己做嫁妆的时候,她按着小姨的肩膀,在炕上开始学走路了,应该快满一周岁了。
可是,当小姨结婚后回门的时候,却再也看不见了那孩子了。当她看到我的母亲又病倒在炕上时,就明白那孩子夭折了。
不过,这一次,母亲病的时间并不长。因为那孩子离开不久,我的二哥就出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