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的周末,本想着看一部动作大片放空一下心情,
在百度云盘翻阅时,偶然看到了多年以前保存的一部老电影。
《once》。
想想上一次看的时候还是在大一,
那个时候整个宿舍只有一个人脱单,
现在有的舍友都开始计划孕育新的生命了。
带着些许的唏嘘与回忆,我再次点开了这部电影。
电影里的爱尔兰像一个沉默的小站。
不动声色地承载着过往的人和事。
故事的开始,两个一无所有的人在爱尔兰的街头邂逅。
他是流浪歌手,她是卖花女郎。
他抱着吉他弹唱,她微笑着驻足倾听。
这种无需任何言语的默契悄然发生在两个陌生人身上,是音乐带来的缘分。
而他的爱人在伦敦,她的爱人在捷克。
在感情中失落的两个人,就这样在音乐的世界里,
彼此慰藉,彼此依靠。
他们一无所有,所以也就成了对方的所有。
他表达情感的方式很特别,总是用吉他弹唱着自己的过去。
公车上,一把破旧的吉他,
一曲《Broken Hearted Fixer Sucker Guy》,
却能轻松诙谐地道出一段伤心的往事。
她带他来到了自己常去弹琴的那家琴房,
在那里,他们创造出了彼此都非常满意的和音。
她读懂得他音乐里的悲伤,只因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
那首《Falling Slowly》,像是在讲述一颗伤痛的心如何慢慢沉沦。
他送给她一张CD和碟机,有一首无词的曲,希望她帮忙填词。
她在深夜从超市回家的路上,边走边唱,空灵的声音带走了多余的思绪。
也许是寂寥的夜触动了同样寂寥的心,
她创作出的《If you want me》,给人强烈的无法控制的心灵碰撞。
为了实现音乐梦想,本不富裕的他们,用仅有的钱租下了一间录音室。
休息时,男人说:“跟我一起去伦敦吧!”
然后两人一起梦想起在伦敦的生活:
他们可以组乐队,他们可以出专辑,他们将大红大紫。
“去吧,我是说真的。”
“我妈也一起去,行吗?”
男人苦笑,进而无言。
女人读懂了沉默里的信息,便知趣地转移话题。
故事的最后,
在现实与浪漫中矛盾挣扎的他,选择赶赴伦敦找寻自己的梦想,
只是将她最想要的一台属于她自己的钢琴留在都柏林。
于是镜头平行在两人之间,
她欣喜于自己的新钢琴;
他独自在飞机场买票准备登机。
她在家中弹钢琴,享受着琴键上的快乐;
他脸上露出腼腆的微笑,
心想,那份礼物,她一定会很开心吧。
或许他会找回他的女孩,并且CD大卖,从此成为很棒的歌者。
或许她会等回她的丈夫,并且收入稳定,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可他不会知道,她在窗边弹着他送的钢琴,
指间流出的点点音符,像晴朗的冬日里,枝头积雪融化的水珠,
干净纯洁,却带着冰凉与惆怅。
那静静的从窗外眺望的眼神,她看到,爱尔兰的阳光很温暖。
大部分爱情电影里的相爱结合、相濡以沫,
象征了人们关于“收获”和“幸福”的美好希冀。
而小部分爱情电影里的擦肩而过和相忘于江湖,
则满足了人们“得不到”和“不完整”的待续情结。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
我感觉脑袋里时常有熟悉的感觉和场景被唤醒:
是那种于茫茫人海中邂逅的喜悦与温暖,
是那种情到深处却爱而不得带来的忧伤,
是那种内心伤痛而不忍直说曲折的表达,
是那种不愿被人草率对待的眼神和倔强。
细细回想时才发现《once》里的男女主人公都没有名字。
可能是由于故事里的他们不是王子和公主,各自有着琐碎的生活吧。
而音乐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之一,塑造了极其浪漫唯美的氛围。
然后让人不知不觉中自动带入角色的情感,
徘徊在男女主角的情感共鸣圈里,
并毫不犹豫地相信了各种情愫发生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音乐是他们共同的梦想,
但我想,他们其实不太指望音乐真的能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
只是希望彼此的生活能因音乐而有所不同;
在爱情中遭受过伤痛是他们相似的经历,
所以才能听懂彼此的音乐中隐藏着的,
失去时的无力和分别后的难舍。
也让人不得不感慨人生中的出场顺序的重要性。
两个人在相近的情感状态下让他们在彼此的旋律中产生了强烈共鸣,
只是在一段由音乐牵引起的暧昧关系里,
这种共鸣是真心,还是错觉,让人难以分明。
也许电影就是想告诉我们:
对于爱情有相同经历、相同认识的两个人,
即使能懂得彼此间心中的伤痛,
但是这种状态下的相互陪伴,
却也未必是真正的爱情。
但我想,这部电影的浪漫之处也在于此。
或许,
那么一次的摩托兜风就够了,
那么一次合拍的弹唱就够了,
那么一次能和那些志同道合的人们录CD就够了,
那么一次曾经过也就够了。
渺小的我们,在浩大的星球相遇。
没有牵手,没有亲吻,没有拥抱。
在那个短暂的美好时光里,
我们放声歌唱,我们默然相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