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分享下本人的读书方法。
先说一下我的读书经历吧。大学前的读书是几个月甚至是半年一本,这段经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学后,大一到大三,看的书不断增多,而且也开始写读书笔记,但是每次的笔记都十分冗长,强迫症地每本书都记下好几页,十分费精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读书进度,在2016年我才读了20本。2017年的时候,某次偶然在公众号上看到一篇速读的文章,以及一本书《快速阅读术》,在下半年我彻底地改变了阅读方法和观念,于是2017年我一下子读了70多本。
所以总的来说,读书经历里,真正值得回顾的其实只有2017年。这一年里,对读书方法的认识也不断加深。
首先说个要点:不要为了读书数量而读书!或许在上面的经历中我似乎是以读书数量来衡量一年的读书质量,但数量顶多只是读书的副产品,而不是目标。例如,有时候为了某些目的而阅读时,并没有必要看完一整本书,这时候如果还是以看完一本书为标准的话,阅读数量并不大,但却真切地获得了效果。因此,真正的重点永远是阅读本身,读书数量充其量只是一个只供参考的标准。为了数量而读书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
本文大致结构如下▼
一、书单来源
自己最好要有专门的书单列表,记录自己想看的书本。看什么书呢?好的书如何发现呢?目前为止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 高质量的公众号和文章推荐。
2. 看书时作者另外提及到的推荐书籍,尤其是一些经典著作里面提到的。例如,《如何阅读一本书》背后就有一长串推荐阅读的经典书单;《乔布斯传》里面也反复提到对乔布斯影响深远的书;《人性的弱点》里面也有关于人际交往的书籍推荐。这些都可以引申出作为主题阅读的材料。
3. 逛书店、图书馆时的「偶遇」。这个就纯粹靠「缘分」啦。例如某次我在图书馆借书时恰好在茫茫书海中瞄到了蒋勋的《品味四讲》,似乎挺有兴趣,于是便毫不犹豫地借走了,阅读后也意外地有所收获。
当看到别人的推荐时,可以先在豆瓣或其他网站上上查一查大众对此书的评价,了解书本内容,如果合适,再加入自己的书单。但无论如何,别人推荐不一定适合自己,最终的状态应该是自己学会筛选书籍(通过阅读目录等等),书单只是一个大概的方向。另外,当真的不知道看什么书时,看那些经典书籍一般是不会错的,如一些世界名著、各专业的经典图书(如《经济学原理》)。
二、阅读途径
1. 图书馆
既然在学校,那么图书馆自然是一个非常好的免费资源库。(其实,要是只拿图书馆当自习室,而忽略了那浩瀚的藏书量和资源,那该有多浪费……)总之,我主要的书都是从图书馆借阅的。
2. 电子阅读工具
如kindle,或是一些阅读app(如微信读书)。对于我来说,这个主要是解决上下班坐地铁时的阅读问题,毕竟在地铁上还是拿着手机比较方便。虽然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纸质书,但必要时候还是要视情况结合两者。
3. 书店
这个一般是随兴阅读。逛书店时,看到感兴趣的书便取下立刻阅读,一睹为快。加上现在的书店越来越注重环境的打造,在里面看书是一个很棒的体验。
4. 购买
由于经济能力有限,这个选项很少出现,一般发生在放假难以把从图书馆借阅的书带回家时。而且买书时,一般会优先选经典的、评分高的书籍。既然花钱买,那就最好选择那些值得读一次以上的。
三、如何阅读
阅读时间方面,本人是每天固定至少30分钟阅读,这也是规定留给自己的时间的一部分(不管多忙,其实时间总是会有的)。另外,去实习后,上下班坐地铁时会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此时也一般会拿来阅读。
对于一本书,阅读前,一般先看目录,清楚大致架构和大概重点,并且可以由此先提出自己希望从书里获得答案的问题,写下来。至于阅读方法方面,下面是个人的感受:
1. 像听歌那样阅读
这句话出自书本《快速阅读术》。什么意思呢?听歌的时候,你并不会刻意去记住歌词,但是当听到一些触动内心的旋律,你自然而然印象深刻,并且能将歌词脱口而出。其实阅读也是一样:让书本内容像歌词一样流过自己的眼睛,当遇到触动自己的句子时,其实不用多加记忆也很容易记住。因此这里的重点就是:随性而读,不需要记忆,不需要担心错过,并且尽量快速。
或许这听上去有点不靠谱。但以前的我就是因为生怕自己错过什么,一字一句地细细阅读,并且十分注重摘抄,结果阅读乐趣大打折扣,而辛辛苦苦抄下来的句子其实很多都是日后不会再看的。再者,人的记忆力是很有限的,就算你很认真地阅读,其实也是会忘记。
而当真正学会「放下」后,就要相应提高阅读速度了。只有提高阅读速度,才能看更多的书,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读书带来的作用。如何速读呢?其实方法有很多,因人而异。例如,对于一些社科类的书,可以先直接跳过对论点的解释先看结论(头尾的句子),如果感到难以理解或者有必要深度学习才看中间的论述部分。对于一些难度较高,或者公式较多的书,也可以先把难的部分放下 ,直奔重点。
此外,如果是真正好的书,绝不仅仅只读一次。所以应把第一次看书看成是对书总体的快速评估,评估是否值得继续阅读。真正值得对我们有价值的书很少很少,没有必要所有书都一字一句去慢慢斟酌。
2. 关于摘抄
摘抄固然有一定作用,毕竟书本有一些精华还是十分值得记录下来的。但最好不要边读边抄,这会打断思路,破坏了读书的乐趣;而且很容易会抄过多,因为在没读完书之前我们无法知道哪里才是书的重点,反而事倍功半。因此,遇到好的地方,做个标记即可,等到读完后再进行整理。
至于摘抄形式,以前的我曾固执地进行书面摘抄,但毕竟数字时代一切都在进步,其实有一些更高效的方法可供采用,如一些app(本人用的是扫描全能王),或是手机拍照其实也可以。此后我一般会把这些照片分类存到OneNote中,当作电子版的阅读笔记。
3. 阅读后的输出
输出,就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有输入就一定要有输出!输入的过程,只是吸收的过程;而输出,就好比消化。只输入不输出,看的知识永远都是作者的,而不是自己的。
但也不要把写书评想得太复杂,非得是上千字长文,其实即使只是短短的几句话都可以。例如看完后在豆瓣、朋友圈,或是自己的笔记本上,任何地方,写上自己的看法。如下面是本人的例子▼
朋友圈 豆瓣当然,当遇到一些感触大的书本,也可以尝试写写文章(如之前写的我读《知觉之门》)。写完以后,还可以在豆瓣这些平台上搜搜别人的理解和评价,进行对比,更好地加深自己的认识。
除此以外,作为「读书仪式」的一部分,参照《快速阅读术》的方法,我还会在看完的书里拿出一句自己认为是最精华的部分,附上自己一两句简单的感受,集中放到一个地方。长此以往,就形成了自己在这一时间段内的读书记录索引,方便回顾,也可以算是对自己的激励吧。这一部分我以前是写在本子上的,今年才换成在Onenote上进行▼
OneNote读书记录四、其他要点
其实,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书方法。所以,以上说的方法也并非全部适用。例如小说类的书,看的时候也许就没有必要按照上面的方法,而且一些文学类的书更适合慢读,细细品味。此外,一本书不一定要看完。例如一些书看了一半仍然不知所云,觉得十分痛苦时,其实可以选择放弃。
对于读书,乐趣很重要。唯一能让自己把看书坚持下去的就是乐趣了,所以一开始最重要的是找到吸引自己的地方,让自己爱上阅读。但是也不能全部都只看自己喜欢的书,要恰当挑战自己,走出舒适区,才会有进步。所以在兼顾乐趣的同时也应该让难读的书占一定比例。
此外,不要只看一类书。什么书都应该看一看:文学、科学、艺术、经济、金融、心理……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知识面得以补充,培养一种跨学科的思维。查理芒格的传记《穷理查宝典》中就反复提到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其实就是讽刺那些只专注于某一学科而不理会其他学科的人;乔布斯也正是因为把科技与人文联系起来,才有了苹果公司这个传奇。因此,跨学科地看书,对于培养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十分重要。
好了,分享就暂时到这啦。还是那句:仅供参考。最终的实践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我的读书方法其实也在不断改进中。但无论如何,方法都只是作为一个辅助工具,最终的重点其实还是阅读本身。
最后,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分享呢?欢迎提出噢。
网友评论